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BS2007047)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忠马根山陈学军钱琦冯毅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反应蛋白
  • 2篇补体
  • 2篇补体因子H
  • 2篇超敏C反应蛋...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危险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作者

  • 4篇陈忠
  • 3篇马根山
  • 2篇冯毅
  • 2篇方瑛
  • 2篇钱琦
  • 2篇陈学军
  • 2篇刘鸣
  • 1篇蒋益波
  • 1篇孙彩琴
  • 1篇刘乃丰
  • 1篇沈成兴
  • 1篇戴启明
  • 1篇丁建东
  • 1篇童嘉毅

传媒

  • 2篇现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合并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AMI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已建立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特征。方法:82例确诊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侧支循环分为有侧支循环组32例和无侧支循环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无侧支循环组相比,有侧支循环组患者吸烟比例(21.88%vs48.00%,P<0.05)、饮酒比例(12.50%vs34.00%,P<0.05)、糖尿病比例(9.38%vs32.00%,P<0.05)及心源性休克比例(6.25%vs24.00%,P<0.05)均较低。梗死前心绞痛比例(65.63%vs38.00%,P<0.05)及左室射血分数值[(61.05±7.85)%vs(55.84±13.95)%,P<0.01]有侧支循环组显著高于无侧支循环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侧支循环组多支病变比例(66.67%vs52.00%,P<0.05)及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比例(59.38%vs30.00%,P<0.01)显著高于无侧支循环组。结论:吸烟、饮酒及糖尿病不利于侧支循环的形成,侧支循环的形成有利于保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
刘鸣陈忠刘乃丰方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侧支循环冠状血管造影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特点。方法:99例OSAS患者按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度组65例(5≤AHI≤40)和重度组34例(AHI>40),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液学参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度组患者体重指数(kg.m-2)、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红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左室射血分数低于轻中度组(P<0.05或0.01)。两组空腹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度组患者肥胖、血脂代谢紊乱、血液高凝状态均更明显。加强对OSAS高危患者的防治,将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方瑛陈忠马根山刘鸣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因子H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补体因子H(CFH)浓度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sCRP和CFH浓度。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2和3支病变,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hsCRP对CAD易感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7(95%CI为0.540—0.675,P=0.002),敏感性72%,特异性59%。CFH对CAD易感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83(95%CI为0.414~0.552,P=O.624),敏感性52%,特异性48.7%。2支病变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FH浓度在不同血管病变支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参数后,吸烟和高血压仍然是CAD的独立危险因子,hsCRP与CAD无关。结论:hsCRP和CFH与CAD之间无相关性,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弱相关。
钱琦陈忠马根山冯毅蒋益波陈学军孙彩琴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补体因子H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浆补体因子H、超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血浆补体因子H(CF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抵抗(IR)与冠心病(CAD)关系。方法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排除冠心病(非冠心病组)204例,确诊冠心病155例。其中,冠脉病变血管1支组80例、2支组41例、3支组34例;按临床亚型可分稳定型心绞痛(SA)组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9例和心肌梗死(MI)组24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CFH浓度、Backman生化分析仪测定hsCRP、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血脂等指标。根据HOMA Model计算IR指数(IRI)。结果冠心病组IRI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3.89±1.89 vs 3.40±1.80)(P<0.05),MI组IRI(4.39±2.62)、UA组IRI(4.36±1.61)均明显高于SA组(3.19±1.14),(P<0.05);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和冠心病家族史后,hsCRP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17,95%CI:1.236~1.625,P<0.05);IR与hsCRP的相关系数r为0.186,P<0.01。血浆CFH浓度在组间无差别。三个指标在不同病变血管支数组中没有差别。结论hsCRP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IR可以预测冠心病,CFH与冠心病无关。
钱琦陈忠马根山冯毅沈成兴丁建东戴启明童嘉毅陈学军
关键词:补体因子H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