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D880048)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宋国英郭彩琴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理工学院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教育一体化
  • 3篇城乡教育
  • 3篇城乡教育一体...
  • 2篇义务
  • 2篇义务教育
  • 2篇社会
  • 2篇社会认同
  • 2篇伦理
  • 1篇新生代农民
  • 1篇新生代农民工
  • 1篇义务教育均衡
  • 1篇语境
  • 1篇正义
  • 1篇认同焦虑
  • 1篇社会身份
  • 1篇社会文化心理
  • 1篇社会正义
  • 1篇身份
  • 1篇师资

机构

  • 4篇江苏技术师范...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5篇宋国英
  • 1篇郭彩琴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伦理诉求及其实现被引量:2
2013年
作为对"城市偏向"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的适度矫正,城乡教育一体化蕴涵着社会正义的伦理诉求,给予农村(薄弱)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差别支持,促进所有社会成员获得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改革创新义务教育体制,赋予以农村户籍人口和外来民工子女为表征的社会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权利,以及职业与人生发展所需能力素质的培育空间,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伦理实践及探索。
宋国英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社会正义伦理实践
论流动儿童积极社会认同的制度支持
2011年
流动儿童之于"城里人"的社会认同,有着主动谋求自身及其家庭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积极价值内涵。城市边缘人的生活与学习境遇,使得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遭遇困扰甚至危机。城乡教育一体化赋予城乡户籍儿童相同的义务教育机会、过程以及资源,是流动儿童积极社会认同的制度支持。
宋国英郭彩琴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城乡教育一体化
论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均衡提升被引量:1
2013年
教师资源不均衡是制约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其实践探索,形成了可资完善发展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均衡提升的方向及空间。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的均衡提升,客观上要求完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注重师资的内培与外引,不断推进县域内"人走关系走"的教师全员周期性流动制度。
宋国英唐军民
关键词:师资水平
论城乡教育一体化语境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2012年
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是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实践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常州模式,旨在为城乡人口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机会及资源,创新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全区域覆盖为方向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权利为表征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市、县政府应该以合理科学的政策选择,赋予不同类别教育集团运行发展为动力支持,加强集团间办学经验的推广及共享;赋予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过程,以及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教师收入补贴等政策支持。
宋国英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伦理向度被引量:5
2011年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焦虑,是一个受到政府关切、社会关心以及学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之于“城里人”后致性社会身份的谋求及建构,不仅仅在于其自身的主体性认知,也在于社会制度安排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环境中的主体间性共识。假如新生代农民工之于“城里人”社会身份的情感归属及其行为追寻,常常遭遇社会制度以及城市社会文化心理的拒斥,就可能引发社会认同焦虑甚至危机。从和谐社会秩序以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和旨趣给以伦理关怀的视角,
宋国英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伦理向度社会文化心理认同焦虑社会身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