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资助项目(20050612)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资助项目(20050612)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梁艳荣张少英姜伟胡晓红陈春梅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理特性
  • 1篇生理特性研究
  • 1篇紫斑
  • 1篇紫斑病
  • 1篇斑病
  • 1篇大葱

机构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篇张颖力
  • 1篇陈春梅
  • 1篇胡晓红
  • 1篇姜伟
  • 1篇张少英
  • 1篇梁艳荣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葱抗感紫斑病品种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研究大葱对紫斑病的抗性,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以抗病性差异很大的2个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感病前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不论是抗病材料还是感病材料,发病后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感病材料下降的幅度大。发病前后,抗病材料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材料,发病后2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大幅度提高,但抗病材料增幅大于感病材料。抗病材料未发病时MDA含量差异很小,发病后MDA均增加,但感病材料MDA含量明显高于抗病材料。抗病材料脯氨酸的自然含量高于感病材料,发病后两类材料脯氨酸含量都上升,抗病材料明显高于感病材料。抗病材料可溶性蛋白质的自然含量差异不大,发病后抗病材料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感病材料则略有增加。大葱受紫斑病侵染后,无论抗病材料还是感病材料,可溶性糖含量都呈下降的趋势,但抗病材料下降的幅度小于感病材料。感、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的自然含量高于感病材料,发病后感病材料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抗病材料的含量下降。
梁艳荣胡晓红张颖力姜伟陈春梅张少英
关键词:大葱紫斑病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