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JH06238)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宇玮步怀宇王英娟贾敬芬郝建国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青稞HvBADH1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烟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应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青稞总RNA中扩增得长度为1512bp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cDNA全长编码序列。通过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发现该序列的推定表达产物与大麦BADH同工酶BBD2的同源性为98.4%,而与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BADH同源性分别为97.0%、84.7%和85.1%。将克隆到的青稞cDNA序列命名为HvBADH1,投递到GenBank,获得收录号EF492983。HvBADH1可以在原核表达系统TB1-pMALc2x中正常表达出分子量为54.2kD的多肽链。将HvBADH1的编码ORF,插入到添加了植物表达CaMV35S启动子和NospolyA终止子调控元件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质粒相应的克隆位点中,构建了HvBADH1基因的农杆菌植物转化系统LBA4404(pCAM-ba)。进而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vBADH1基因导入烟草中,对所获得的潮霉素抗性烟草株系进行PCR、Southernblot和RT-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在得到的2个转基因株系中,HvBADH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物基因组中,并且可以在mRNA水平上进行转录。
- 赵宇玮郝建国步怀宇王英娟贾敬芬
- 关键词:青稞基因克隆耐盐性RT-PCRRACE
- AtNHX1基因对草木樨状黄芪的转化和耐盐性表达研究被引量:9
- 2008年
- 应用RT-PCR技术从100mmol/LNaCl胁迫处理的拟南芥幼苗中克隆得到编码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AtNHX1基因cDNA编码ORF,并在该ORF上游分别插入CaMV 35启动子和TMV RNA5′UTR的Ω片段,而在下游插入NOS polyA构建真核表达盒,进而将该表达盒插入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NT质粒的T-DNA区构建了携带AtNHX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质粒pNT-AtNHX1。将pNT-AtNHX1导入农杆菌LBA4404,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tNHX1基因导入豆科牧草草木樨状黄芪中,共获得103株Kan抗性再生植株。通过对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和乙酰丁香酮浓度等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进行优化,初步建立了稳定的草木樨状黄芪农杆菌转化体系。经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表明,AtNHX1基因已被成功整合到草木樨状黄芪基因组中,并且能够正常转录。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诱发的愈伤组织进行耐盐生长实验,结果显示相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愈伤组织。施加梯度NaCl胁迫后,植株叶片K+,N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植物叶片比野生型积累更多的Na+和K+,维持较高的K+/Na+;而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AtNHX1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在提高草木樨状黄芪耐盐性的同时减轻了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
- 赵宇玮步怀宇郝建国王英娟贾敬芬
- 关键词:ATNHX1农杆菌耐盐性
- AtNHX1基因对菊苣的转化和耐盐性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tNHX1基因导入菊苣中,共获得42株卡那霉素(Kan)抗性再生植株。经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表明,AtNHX1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菊苣基因组中,并且能够正常转录。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诱发的愈伤组织进行耐盐生长试验,结果显示,相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愈伤组织。施加梯度NaCl胁迫后,植株叶片K+和N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叶片比野生型积累更多的Na+和K+,维持较高的K+/Na+;叶片相对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AtNHX1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在提高菊苣耐盐性的同时减轻了盐胁迫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
- 赵宇玮王英娟步怀宇郝建国贾敬芬
- 关键词:ATNHX1菊苣农杆菌耐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