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51029)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琴凤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新生代作家
  • 2篇作家
  • 1篇叙事
  • 1篇鸳鸯
  • 1篇鸳鸯蝴蝶
  • 1篇鸳鸯蝴蝶派
  • 1篇中国文学
  • 1篇身份建构
  • 1篇追寻
  • 1篇文学
  • 1篇戏仿
  • 1篇历史叙事
  • 1篇洛神
  • 1篇蝴蝶
  • 1篇华人
  • 1篇古典
  • 1篇国文
  • 1篇国文学
  • 1篇红楼
  • 1篇红楼梦

机构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琴凤

传媒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台湾地区及马华新生代作家的“戏仿”历史叙事被引量:1
2010年
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新生代作家作为超越传统的文学一股新生力量已引起了文坛的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马华"新生代"作家在历史叙事上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二者都追求游戏性的"戏仿"历史叙事,通过戏拟、模仿的游戏手法解构、颠覆传统宏大历史叙事,揭示其虚假性本质,最终实现回归主体自我的个人化游戏性历史叙事。
张琴凤
关键词:戏仿历史叙事
“梦中洛神”的追寻——中国文学“美人幻象”由古典到现代的演变
2009年
中国梦幻文学发展的中心——美人幻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绎,终于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话题。沿着这条线索上下探求,追寻这“美人”在男权社会中的影像。
张琴凤
关键词:《红楼梦》鸳鸯蝴蝶派
华人新生代作家边缘意识和身份建构比较论——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马来西亚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汉语文坛中,华人“新生代”作家作为一种“代际”现象,因其不同的在地性而呈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他们虽存在时空背景、社会形态、文化语境的差异,但在文学立场上却具有共通的后现代解构、颠覆精神。因而,立足于比较研究视角,从新生代命名、边缘意识、身份建构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不同地区华人新生代作家的异同性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张琴凤
关键词:身份建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