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1791)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化磊杨松涛齐瑛琳夏咸柱高玉伟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犬病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病毒
  • 2篇病毒
  • 1篇疫苗
  • 1篇疫苗株
  • 1篇乳鼠
  • 1篇弱毒
  • 1篇弱毒疫苗
  • 1篇弱毒疫苗株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 1篇脑内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篇冯娜
  • 2篇王铁成
  • 2篇赵永坤
  • 2篇郑学星
  • 2篇李露
  • 2篇高玉伟
  • 2篇夏咸柱
  • 2篇齐瑛琳
  • 2篇杨松涛
  • 2篇王化磊
  • 1篇冯烨
  • 1篇黄耕
  • 1篇金宏丽
  • 1篇梁萌
  • 1篇李忠义
  • 1篇赵国星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SRV9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并建立其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方法通过DNAStar对狂犬病病毒SRV9株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单一的酶切位点,将SRV9全长cDNA分为4段,根据每段重叠区域的酶切位点拼接全长,分别连入pCI和pCDNA3.1(+)载体,并通过PCR方法分别在全长序列的3′端和5′端引入核酶HamRZ和HdvRZ序列,构建全长真核表达质粒pCI-SRV9和pD-SRV9。同时构建能表达狂犬病病毒核蛋白(N)、磷蛋白(P)、糖蛋白(G)和聚合酶蛋白(L)的4个辅助质粒。分别将pCI-SRV9或pD-SRV9与辅助质粒通过脂质体共转染BSR细胞,拯救重组病毒。结果两种质粒表达系统均可拯救到有感染活性的病毒粒子,但pD-SRV9表达质粒的拯救效率(8/8)较pCI-SRV9表达质粒拯救效率3/30高;重组病毒与母本野生病毒的体外生长动力学曲线相一致,相同培养时间的病毒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筛选新型狂犬病疫苗或开发基于狂犬病病毒载体的其他疾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金宏丽冯娜王化磊齐瑛琳梁萌李露郑学星赵永坤王铁成高玉伟黄耕杨松涛夏咸柱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
3株我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的培养及生长特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3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的生长特性,为建立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细胞培养法进行连续传代,测定不同代次SXYQ、YN01和GDMMD57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病毒滴度,计算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结果 SXYQ、YN01和GDMMD57株病毒乳鼠脑内接种传代至10代,病毒滴度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至第8代后,病毒滴度趋于稳定,分别为105.85、105.63和105.97 TCID50/g,不同毒株间病毒滴度存在差异。SXYQ、YN01和GDMMD57株病毒接种N2a细胞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对细胞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病毒滴度呈上升趋势,至第15代后,病毒滴度趋于稳定,不同毒株间病毒滴度存在差异;第20代SXYQ株病毒的滴度在感染后2.5 d达到峰值(106.80 TCID50/ml),YN01和GDMMD57株病毒滴度在感染后3 d达到峰值(均为107.30 TCID50/ml)。结论 3株病毒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经连续传代后均能达到较高滴度,可用于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新型疫苗的研究。
李露王化磊赵国星齐瑛琳郑学星冯娜赵永坤王铁成李忠义高玉伟冯烨杨松涛夏咸柱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