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8ZD169)
-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 相关作者:温儒敏刘方政张巧玲叶诚生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商丘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被引量:39
- 2013年
- 本文提出"文学生活"这个概念,强调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提倡文学研究关注"民生"———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文学生活"研究将超越那种从作家到评论家、文学史家的"内循环"式研究状态,关注大量"匿名读者"的阅读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流露出来的普遍的趣味、审美与判断,不但要写评论家的阐释史,也要写出隐藏的群体性的文学活动史。这种研究既是文学的,又是社会学的,二合一,就是"文学社会学"。不只是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也可以引入"文学生活"的视野。这个新的研究方向应当也可能从文化研究的理论中获取某些启示,或采用文化研究的某些方法,但也应当防止陷于"泛文化"研究的困境。
- 温儒敏
- 关键词:文学生活文学社会学文学理论文学史
- 突围与坚守——论“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论题对于文学研究者的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当今时代的文学虽然面临着传统的阅读方式日益走向式微、人们用于书本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的危机,但实际并不缺乏阅读的欲望,而关键在于如何重新界定"文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何重新认识与评价人们如今的阅读期待以及现时各种文学现象所呈现的全新价值理念及其与过去不同的表达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论题的提出,首先意味着文学研究界的又一次学术突围,它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文学研究与最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术研究直面社会人生的现实变迁。其次,将普通人的文学阅读情况纳入学术反思的范畴,这表现出一种清醒的理性自觉意识,也反映了这个喧嚣时代学者坚守责任与良知的持续努力。
- 张巧玲刘方政
- 从《读有所得》看人文读本的文学趣味
- 2014年
- 人文读本的取材大多集中于经典对象,在纯文学读者群不断缩减的背景下,《读有所得》所代表的此类出版物体现出别样的文学性,成为考察当下公众文学阅读取向的某种标本。《读有所得》既有文学倡导之形式、也有足够坐实的文学阅读之内容,刊物的文学趣味浓郁,人文情怀凸显,已经构成了文学阅读的别样空间,表明文学阅读的空间其实是富有弹性的。就文学品格而言,如何在凸显思想价值的同时,恰当引导读者对文学形式的感知欲求,这也是尚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份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文读本,《读有所得》为了解和提振全社会的文学阅读活动积累了某些经验,也为我们观察和思考出版物与文学传播之间的良性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 叶诚生
- 关键词:文学阅读文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