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QN2011170)
- 作品数:8 被引量:106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晓峰刘威刘成良孔荣王艺璇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创新的理想模式及其功能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具有以下综合优势:保证单位面积农田的最大产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青年农民居村务农,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还能培育并不断壮大农村中间阶层的规模,产生积极的正面社会影响效应,有助于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在提高资本下乡门槛的同时,鼓励农地在村庄内部自发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 赵晓峰刘威
-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制家庭农场合作社
- 阶层分化、派系竞争与村域合作社发展——基于河南省先锋村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实践的调查被引量:15
- 2013年
- 村域合作社是当前中国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形式。本文从村庄社会基础的角度,引入阶层分化和派系竞争两个变量来分析村域合作社发展的底层逻辑。研究发现,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是农民合作社制度异化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当前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兼业小农利益被剥削的现象是农民自发合作的必然结果,具有阶段的合理性,而派系竞争则是制约村域合作社发展壮大的内生性关键变量。政府应从增进各派系村民的共同利益、提高合作社骨干社员同质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做好合作社的政策扶持与规范发展工作。
- 赵晓峰王艺璇
- 关键词:阶层分化农民合作社
- 农村社会组织生命周期分析与政府角色转换机制探究——以鄂东南一个村庄社区发展理事会为例被引量:12
- 2012年
- 农村社会组织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诞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分化期四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重心不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同,需要政府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农村社会组织既需要通过政府的有效治理来强化农民认同的合法性根基,培育和完善规则的自我生成机制,也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来获取"受保护的协商权",形成制度化的社会自治能力。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农村社会组织的良好发展,有待政府完善管理机制,实现从"体制吸纳组织"向"体制对接组织"的模式转变,以强化政权建设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
- 赵晓峰刘涛
- 关键词:农村社会组织政府角色生命周期社会自治
-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嵌入式发展及其超越被引量:21
- 2014年
- 论文探讨的中心主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问题,即在现有的行政体制框架下,地方社会是如何影响合作组织及合作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内生过程,决定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发展逻辑与实践成效的。为此,研究通过"行政结构"框架的构建,引入综合性的"嵌入观",分析了双二元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结构、分化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分立的宗族派系势力结构,以及人格化运作的行政力量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嵌入特定的社会场域中,受多种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逻辑,现阶段合作社发展的复杂局面受到了"四重嵌入"机制的影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阶段的合理性。
- 赵晓峰孔荣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 农民上访诉求的三层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的再阐释被引量:6
- 2014年
-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维权范式和治权范式都注意到在官民互动博弈的过程中上访农民的"正当性言说"非常复杂,基层政治正在迈向"博弈性政治"的发展阶段。借用场域理论,综合两大范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出农民上访诉求的三层分析法:农民的初始性上访逻辑主要体现为求援型政治;官民互动中的农民上访逻辑正在从"抗争性政治"向"博弈性政治"转变;而进京农民的上访逻辑则基本上又体现为求援型政治。因此,农民上访问题的研究,应该区分出研究对象所处的实践场域,场域不同,农民上访诉求的逻辑不同,折射出来的政治运作机制也有不同。
- 赵晓峰
- 关键词:农民上访
- 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基于农业部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代表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通过对2012年农业部公布的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进行分析发现: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有限,分布地区不均衡,多为种粮大户领办型。以种粮大户为参与主体组建的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过于追求规模经营的效益,导致其粮食增产的功能不足,且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普遍提升。土地耕种面积在30-100亩之间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群体,应该成为参办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力量。这种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既能增加种粮农民的经济收入,优化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又能提高亩均粮食产量,为国家粮食安全添保障。
- 赵晓峰
-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粮食安全阶层分化
- 利益分化与精英参与:转型期新型农民合作社与村两委关系研究被引量:34
- 2013年
- 作为新增的利益主体,合作社的发展打破了村落社会内部的权力平衡体系,带来了村庄利益格局的分化。本文将合作社视作权利拓展型参与者,将村支部和村委会合并统一视作权力垄断型参与者,双方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分化。合作社需要拓展自身的权利体系,不断扩增自主活动的空间;村两委则需要让渡部分权力,尤其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权力,而这需要双方能够构建起一个有机的民主协商机制。在村落内部,不同组织的精英围绕权力制衡与权利增长的博弈,体现为对村落内部稀缺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民的行动逻辑尚受碎片化的宗族等地方传统的影响,资源的争夺会带来不同宗族派系势力之间的合纵连横,这极有可能会激化不同派系之间的冲突,从而不利于村两委与合作社关系的整合。当前合作社发展中出现的负责人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现象具有阶段的合理性,而如何在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快速变化的需要,构建一个权力制衡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
- 赵晓峰刘成良
- 关键词:合作社村两委利益分化多中心治理
-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理想模式及功能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为基础组建农民合作社,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具有以下综合优势:保证单位面积农田的最大产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吸引青年农民居村务农,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增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这样的发展模式还能培育并不断壮大农村中间阶层,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效应,有助于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在提高资本下乡门槛的同时,鼓励农地在村庄内部自发流转,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 赵晓峰刘威
-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制家庭农场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