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5Z212)
-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5
- 相关作者:马重芳鹿院卫吴玉庭刘广林杨红昌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教委科技项目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系统参数分析与工质选择被引量:9
- 2011年
- 为了对液化天然气(liquied natural gas,LNG)冷能发电系统参数及工质选择进行分析,以单级朗肯循环为基础,选取不同工质,对LNG低温冷能发电亚临界循环基本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确定了几种典型工质的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以系统净发电量为评价标准,工质存在最佳蒸发温度,最佳蒸发温度越高,净发电量越大;结合低温动力循环工质选择原则,最终优选出以R290为低温动力循环系统工质、11.08℃为最佳蒸发温度构建的单级冷能系统净发电量为81.34 kW,研究结果为LNG冷能发电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 鹿院卫杨红昌吕鹏飞刘广林马重芳吴玉庭
-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工质
- 基于LNG气化分段模型的低温动力循环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构建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是冷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笔者提出了冷能的分段利用模型,并采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低温朗肯循环各环节的[火用]损失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LNG气化曲线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段规律,为建立高效的冷能发电循环提供了基础;②LNG低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火用]损失主要集中在换热设备当中,因而系统的优化重点应放在对于换热设备尤其是冷凝器的优化上,减少平均换热温差能有效降低换热器的传热不可逆损失;③对LNG按不同温度段进行回收利用,构建梯级循环发电系统,能有效减小循环冷[火用]损失,提高LNG冷能回收效率。根据LNG气化特性构建的梯级循环流程较单极循环流程而言,总的冷[火用]损失显著减少,冷火用利用效率提高了16.2%。
- 杨红昌鹿院卫刘广林吕鹏飞马重芳吴玉庭
- 关键词:LNG[火用]分析
- LNG冷能梯级利用系统优化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为了设计一种高效的LNG冷能回收方案,对不同压力下的LNG气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构建了三级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针对剩余部分做功能力很小的冷能,制备厂区中央空调用冷冻水,提高整体冷能利用率。文章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选择的梯级方案冷能利用率高达51.79%,与国际经验相比,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某些LNG接收站的LNG冷能利用率。
- 杨红昌鹿院卫马重芳吴玉庭
-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气化特性朗肯循环
- 小型天然气膨胀液化流程参数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洁净的能源,因其热值高、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少,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首选能源。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是国际上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小型液化流程装置的要求出发,提出小型天然气膨胀液化流程,并以液化单位千摩尔天然气的比功耗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对影响比功耗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优化,为流程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 吕鹏飞鹿院卫刘广林马重芳
- 关键词:天然气液化功耗
- 低温地热有机朗肯循环(ORC)工质选择被引量:27
- 2009年
- 对低温(60~150℃)地热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以净输出电功和系统能量损失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地热流体温度下有机工质R290,R134a,R600a,R600,R601a的做功能力,确定最佳循环工质。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湿流体工质,由于临界温度较低,当地热流体温度高于其临界温度20℃时,不存在最佳蒸发温度;对于60~80℃的地热流体,工质R601a的最大净输出电功最大;对于90~120℃的地热流体,工质R134a的最大净输出电功最大;对于125~150℃的地热流体,工质R290的净输出电功最大。这些结果为中低温地热利用提供设计依据。
- 朱江鹿院卫马重芳吴玉庭
- 关键词:工质地热发电
- 超临界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参数优化被引量:9
- 2010年
- 本文针对中温地热流体,分析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工质参数对系统净输出电功的影响,确定了系统最佳运行参数及工质选择标准。采用EES软件模拟分析地热流体温度及膨胀机入口参数对系统输出净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超临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当系统输出净功达到最佳值时,膨胀机入口温度较高,烷烃类和其他新型工质成为工质选择对象,而且在确定的地热流体温度和膨胀机入口压力下,合适选择膨胀机入口温度会使系统净输出电功达到一个最佳值。
- 刘广林鹿院卫马重芳吴玉庭
- 关键词:地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工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