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634001)

作品数:23 被引量:1,367H指数:18
相关作者:毛景文谢桂青杨富全代军治袁顺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矿床
  • 11篇钼矿
  • 10篇地质
  • 10篇成矿
  • 8篇钼矿床
  • 5篇地质意义
  • 5篇同位素
  • 5篇流体
  • 5篇斑岩
  • 4篇多金属
  • 4篇石英
  • 4篇石英脉
  • 4篇辉钼矿
  • 3篇地质特征
  • 3篇地质学
  • 3篇多金属矿
  • 3篇锆石
  • 3篇锡多金属
  • 3篇锡多金属矿
  • 3篇金属矿

机构

  • 2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3篇毛景文
  • 12篇谢桂青
  • 7篇杨富全
  • 7篇代军治
  • 5篇袁顺达
  • 4篇赵财胜
  • 3篇叶会寿
  • 3篇程彦博
  • 3篇屈文俊
  • 3篇高阳
  • 3篇陈毓川
  • 2篇张东亮
  • 2篇郭春丽
  • 2篇周珂
  • 2篇杨宗喜
  • 2篇侯可军
  • 2篇杜安道
  • 2篇孟芳
  • 2篇高亚龙
  • 1篇刘敏

传媒

  • 7篇地质学报
  • 7篇矿床地质
  • 6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4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南新田岭大型钨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5
2012年
新田岭矿床是湘南地区一大型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在成因上与骑田岭岩体早期侵位的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相关。分别对该矿床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内的辉钼矿单矿物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矽卡岩型矿石中1件辉钼矿的187Re-187Os模式年龄为159.1±2.6Ma,6件石英脉型矿石中辉钼矿的187Re-187Os模式年龄为159.1~160.2Ma,加权平均值为159.4±1.3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1.7±9.3Ma,与已有的矽卡岩内铁云母Ar-Ar年龄(157.1±0.3Ma)和石英脉内石英流体包裹体的Rb-Sr年龄(157.4±3.2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指示新田岭钨钼矿床的成矿时限大致可限定为157.1~161.7Ma,表明钨钼矿化与该区骑田岭岩体早期侵位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160~163Ma)具有密切的时间关系。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认为,新田岭大型钨钼矿床与骑田岭岩体早期侵位的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而南部的芙蓉锡矿与晚期侵位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更为密切,整个骑田岭A型花岗岩的侵位及相关的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应为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均为南岭地区150~160Ma钨锡多金属爆发式成矿作用的产物。该区在中-晚侏罗世(150~165Ma)岩石圈的伸展减薄背景下,软流圈地幔物质沿着深大断裂上涌,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可能为大规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及钨锡多金属的成矿大爆发提供了主要的热动力和部分物源。
袁顺达张东亮双燕杜安道屈文俊
豫西嵩县前范岭石英脉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被引量:33
2010年
位于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前范岭钼矿是东秦岭地区新近发现的石英脉型钼矿床之一。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熊耳群安山质火山岩类。矿体主要以含辉钼矿石英脉产出,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金属矿物以辉钼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萤石等。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钾长石化、青磐岩化等。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所获得的模式年龄为233.3±3.3~248.2±3.5Ma,等时线年龄为239±13Ma,表明矿床形成于中三叠世。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华北与扬子两个板块碰撞对接的晚期阶段。区域上整体的挤压造成了局部的剪切和伸展环境,这种环境为控矿断裂的形成和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嵩县境内现已发现的多处脉型钼矿床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时期(三叠纪),它们构成了熊耳山与外方山之间的嵩县脉型钼矿田。
高阳李永峰郭保健程国祥刘彦伟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RE-OS同位素年龄
安徽宁芜地区铁氧化物-磷灰石矿床中金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51
2010年
铁氧化物-磷灰石型铁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成岩成矿时限的精确厘定,是理解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演化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宁芜盆地南部白象山、和睦山及中部的陶村三个大-中型铁矿床中与磁铁矿密切共生的金云母单矿物进行了Ar-Ar同位素测年,获得白象山矿床金云母Ar-Ar坪年龄为134.9±1.1Ma,对应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33±2Ma;和睦山矿床金云母Ar-Ar坪年龄为132.9±1.1Ma,对应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33.9±2.4Ma;陶村矿床金云母的反等时线年龄为128±14Ma。该区铁氧化物-磷灰石型矿床与该区火山-次火山岩具有密切的时间联系,成岩成矿时限主要集中于135~126Ma。综合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第二期成岩成矿作用的时限为135~126Ma,对应于岩石圈的大规模快速减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袁顺达侯可军刘敏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背景
宁芜盆地火山-次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8
2010年
宁芜火山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盆地之一,在盆地内自下而上依次发育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姑山组和娘娘山组火山岩和若干个同源次火山岩或小侵入岩体。本文对宁芜盆地火山-次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王山组粗安岩锆石U-Pb年龄为130.3±0.9Ma,姑山组两个粗安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8.2±1.3Ma和128.5±1.8Ma,另外三个侵入岩年龄分别为127.1±1.2Ma、128.3±0.6Ma和128.2±1.0Ma,均为早白垩纪。综合前人成果,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火山盆地内火山活动的时限在135~124Ma之间,不存在侏罗纪岩浆活动。宁芜盆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锆石176Hf/177Hf值在0.282502~0.282673范围内,εHf(t)变化为-6.9~-0.7,显示岩浆源自于岩石圈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地壳物质的混染,为岩石圈伸展环境的产物。
侯可军袁顺达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火山岩
斑岩型钼矿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1
2010年
文章总结了北美西部及中国斑岩型钼矿床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斑岩型钼矿床的分类、共生岩浆岩、矿化方式及蚀变特点,重点探讨了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流体特点,钼在岩浆-热液系统中的富集沉淀机制以及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
简伟柳维石黎红
关键词:地质学斑岩型钼矿床流体
东秦岭外方山地区石英脉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被引量:9
2010年
东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钼(多金属)成矿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钼矿带之一。在此钼矿带中,钼矿床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燕山期,并且钼矿床类型以斑岩(-矽卡岩)型为主。近年来,东秦岭地区陆续发现一系列石英脉型钼矿床,是本区新发现的钼矿床类型。此类型钼矿床主要产在外方山地区,随着越来越多同类型钼矿床的发现,研究其矿床地质特征。
高阳毛景文叶会寿孟芳周珂高亚龙
关键词:钼矿床石英脉型成矿时代熊耳群华北地块
河北撒岱沟门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被引量:20
2007年
撒岱沟门钼矿床位于河北省境内,是该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钼矿床,矿体分布于二长花岗岩体内,钼矿化主要与微斜长石化、硅化、白云母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撒岱沟门钼矿床主要发育3种类型的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和CO_2包裹体。成矿前与成矿期后流体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剐为280℃~452℃、5.4%~18.4%NaCl eq和153℃~279℃、3.9%~9.7%NaCl eq;成矿期流体中3类包裹体都发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0℃~370℃,盐度4.3%~14.4%NaCl eq;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撒岱沟门钼矿床石英中的δD为-82‰~-98‰,δ^(18)O_(H_2O)为0.1‰~6.2‰,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大气水的混入。成矿流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3个阶段的流体演化:早期岩浆脱水、脱气,成矿期不混溶作用和晚期大气水混合,其中,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对辉钼矿的沉淀成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代军治谢桂青段焕春杨富全赵财胜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流体演化不混溶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模型被引量:123
2009年
本文在总结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出现的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集中在110~80Ma)的基础上,通过成矿环境和成矿年龄的分析研究,基于前人的工作基础,对不同阶段典型的矿床组合建立或补充完善了4个矿床模型。包括170~160Ma中侏罗世斑岩—矽卡岩型铜矿模型,160~150Ma晚侏罗世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模型,白垩纪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模型及白垩纪锡钨多金属矿床模型。上述矿床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在华南地区和类似的地质环境中开展找矿评价和勘查。
毛景文谢桂青程彦博陈毓川
关键词:矿床模型斑岩铜矿钨锡矿床矿床组合中生代
辽西兰家沟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8
2007年
兰家沟钼矿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独立钼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细粒花岗岩体内部及与粗粒花岗岩的接触部位,矿石类型以辉钼矿-石英大脉为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兰家沟钼矿床含钼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较少,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个别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测试表明,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微量的CO2、CO23-。成矿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60~405℃,集中于180~320℃;盐度w(NaCleq)为2.4%~16.5%,多数在8%~14%。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中等盐度和低盐度流体的混合作用,2种不同成分流体的混合作用使得辉钼矿大量沉淀而成矿。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D为-81‰^-101‰,δ18O水为-0.1‰~4.5‰,小于兰家沟花岗岩全岩δ18O水值,反映成矿流体来自混合的岩浆水与大气降水。通过与典型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围岩蚀变、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同位素组成的对比,认为兰家沟钼矿床属于热液脉型向斑岩型过渡类钼矿床。
代军治毛景文谢桂青杨富全赵财胜
关键词:地球化学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矿床成因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被引量:487
2008年
以广泛地质调查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精测数据为基础,总结提出了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成矿出现于三个阶段,即晚三叠世(230-210Ma)、中晚侏罗世(170-150Ma)和早中白垩世(134-80Ma)。晚三叠世矿化组合为钨锡铌钽;中晚侏罗世的矿化组合进一步分为170-160Ma斑岩-矽卡岩铜矿和160-150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白垩纪矿化虽然持续了54Ma,但主要峰期在100-90Ma,主要矿化组合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和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铜多金属矿床。晚三叠世钨锡铌钽矿化成因上与过铝质二云母花岗岩有关,是华北、华南和印支三大板块后碰撞过程的成岩成矿响应。在180Ma左右Izanagi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于170-160Ma期间可能由于俯冲板片局部多处撕裂而形成Ⅰ型或埃达克质岩石和有关的的斑岩铜矿,紧接着在南岭地区于160-150Ma期间俯冲板块开天窗,软流圈物质直接涌入上地壳,形成了一种壳幔混合型高分异花岗质岩石及其钨锡多金属矿床。在135Ma左右由于俯冲板块改变了运动方向,由斜向俯冲调整到几乎平行大陆边缘沿NE方向走滑,造成大陆岩石圈大面积伸展而形成了大量白垩纪断陷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和花岗质岩浆侵位及其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化系统、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化系统和热液型铀矿的形成。
毛景文谢桂青郭春丽袁顺达程彦博陈毓川
关键词: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