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6C11172)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 相关作者:钟明强杨晋涛王永忠陈枫王慧丽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硅烷接枝聚乙烯的加工流变性能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HAAKE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得硅烷接枝聚乙烯,然后将该接枝料用于毛细管流变测试和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扭矩曲线的峰值越大,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越短,并且料温上升也越快。毛细管流变测试表明体系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典型的切力变稀行为。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表观黏度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体系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减小。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表明,硅烷接枝PE的MFR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多而减小,但并非呈线性关系。
- 赖有根钟明强杨晋涛项赛飞
- 关键词:硅烷流变性能熔体流动速率
- 凹凸棒石/弹性体协同改性聚丙烯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得了聚丙烯(PP)/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天然凹凸棒石(OATT)/聚烯烃弹性体(POE)三元复合材料和PP/OATT、PP/凹凸棒石(ATT)二元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热性能。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二元体系中,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ATT和OATT含量提高而提高,但是在相同凹凸棒石含量下,PP/OAT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更显著;PP/ATT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与纯PP比较没有提高反而下降,而PP/OATT的冲击强度则随着OATT含量提高先增后降,并在OATT含量为1%时达到最大值。在PP/OATT/POE三元体系中,当固定PP/OATT比例为100/5时,POE含量达到5%,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为8.91KJ/m2,与未加POE体系相比提高了21.10%;当POE含量增加到15%时,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提高了44.80%,并且其拉伸强度基本得到保持,说明POE和OATT对PP具有明显的协同增韧增强效果。流变曲线分析表明,在低的剪切速率下,改性的凹凸棒石对PP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有较好改善。DSC分析结果表明,POE和OATT均能有效地促进PP结晶,并且OATT/POE二元组分对PP具有更有效的协同异相成核作用。
- 楼娣钟明强陈枫杨晋涛盛伟明
- 关键词:聚丙烯凹凸棒石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
- 聚丙烯/载银纳米TiO_2复合材料力学和加工流变性能被引量:4
- 2008年
- 用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处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进一步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得到了聚丙烯(PP)/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0~1.5%范围内,载银纳米TiO_2的加入可提高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但超过1.5%后,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开始下降。少量的载银纳米TiO_2加入可以使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降低,有利于PP加工性能的改善。
- 王永忠蒋东升杨晋涛钟明强
- 关键词: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流变性能
- 多元复合高流动性聚丙烯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滑石粉(Talc)及偶联剂用量、均聚聚丙烯(PP-H)与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H)及PP-H对高流动性共聚聚丙烯(PP)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在填充20%Talc的共聚PP中分别添加PP-g-MAH和PP-H的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用量为1%(相对于Talc)时,所得Talc填充共聚PP综合性能最佳;当Talc用量大于10%时,共聚PP/Talc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熔体流动速率随Talc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弯曲模量则逐渐提高;PP-g-MAH对高流动性共聚PP的拉伸强度增强效果明显优于PP-H,PP-H则使共聚PP的熔体流动性明显下降。
- 胡立聪桑燕钟明强
- 关键词:聚丙烯
-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聚丙烯结晶性能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熔融挤出制备载银纳米二氧化钛(TiO_2/Ag^+)/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纳米 TiO_2/Ag^+对 PP 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纳米 TiO_2/Ag^+对 PP 有成核促进作用,提高了结晶速率,使结晶度增大;当纳米 TiO_2/Ag^+质量份数超过1%时,PP 结晶性减弱,甚至起一定的抑制作用;纳米 TiO_2/Ag^+能提高 PP 结晶温度,而对 PP 熔融温度影响不大。
- 蒋东升王永忠卢康利杨晋涛钟明强
- 关键词:聚丙烯
- 新型抗菌聚乙烯塑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得到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稀土复合矿粉(Eli)、LDPE/Eli/吡啶硫铜锌(ZPT)(LDPE/Eli/ZPT)两种LDPE抗菌塑料。通过对其结晶行为、抗菌性能及抗菌持久性系统研究表明:Eli的加入对LDPE有异相成核作用;Eli用量为1份时,LDPE/Eli复合材料负离子释放量为790 ions/cc,与公园中负离子释放量相当,抗菌率达到45%以上;ZPT用量为0.15份时,LDPE/Eli/ZPT复合体系对大肠杆菌(E.coli)抗菌率达到98.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抗菌率达到96.15%,经过30天的水洗后,其抗菌率仍能保持82.14%(E.coli)和81.25%(S.aureus)。
- 钟明强王慧丽王永忠
- 关键词:聚乙烯抗菌率负离子
- 纳米Ag^+-TiO_2/聚氯乙烯抗菌塑料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7
- 2009年
- 将纳米Ag+-TiO2用8%硅烷偶联剂(KH-560)进行表面改性,再与聚氯乙烯(PVC)树脂、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等混合,经熔融塑化,制得软质PVC抗菌塑料。考察了改性纳米Ag+-TiO2加入量对PVC抗菌塑料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和抗菌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纳米Ag+-TiO2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VC塑料的力学性能和抗菌率,改善加工流变性能;当加入量为0.63%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已超过90%;当Ag+-TiO2添加量为2.5%时,抗菌率超过99%,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 王永忠钟明强杨晋涛刘吉王慧丽
- 关键词:抗菌塑料聚氯乙烯
- 硅基抗菌粉体表面改性及对聚氯乙烯塑料抗菌性能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硅基抗菌粉体进行表面有机化改性,研究了偶联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润湿性和吸光度测定,确定了最佳表面改性条件:硅烷偶联剂KH570含量为2份(100 g粉体中加入的改性剂量),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 h。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透射电镜(TEM)等对改性前后的粉体表面结构、热性能及在聚氯乙烯(PVC)中分散性分析表明:KH570以化学键形式接枝到粉体表面,形成了有机包覆,改变了粉体表面的极性;改性后的抗菌粉体在PVC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提高,使其抗菌性增强。
- 王慧丽王永忠钟明强
- 关键词:抗菌粉体表面改性硅烷偶联剂抗菌性能有机包覆
- 聚丙烯/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未改性水滑石(LDH1)、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水滑石(LDH2)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衣康酸协同改性水滑石(LDH3),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得到了PP/LDH1、PP/LDH2、PP/LDH3三种聚丙烯/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用热重分析和燃烧试验法,分析表征了水滑石、PP/LDH1、PP/LDH2、PP/LDH3三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空气中的燃烧性能;透射电镜(TEM)分析观察了水滑石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分布及其形貌。结果表明:LDH3上的羟基起始分解温度最高;不管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LDH3对提高聚丙烯热稳定性效果最好,与聚丙烯基体相容性也好,在基体中分散更为均匀。
- 施燕琴钟明强陈枫杨晋涛武艳辉
- 关键词:聚丙烯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纳米Al_2O_3对尼龙6结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氧化铝(nano-Al2O3)进行表面处理后与尼龙6(PA6)熔融共混制备PA6/nano-Al2O3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材料断面形貌,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原料配比及降温速率对PA6/nano-Al2O3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nano-Al2O3在PA6结晶过程中起异相成核作用,限制了PA6分子链运动,使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及结晶度提高,非等温结晶过冷度降低,结晶速率加快;材料结晶温度、结晶焓、结晶度随降温速率增加而下降。
- 张玉庆钟明强蔡伟乐蒋东升
- 关键词:尼龙6纳米氧化铝复合材料成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