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4300361)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胡品津高翔杨荣萍陈旻湖陈白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三硝基苯磺酸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下消
  • 1篇下消化道
  • 1篇下消化道大出...
  • 1篇消化道
  • 1篇消化道大出血
  • 1篇小鼠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炎
  • 1篇克罗恩
  • 1篇克罗恩病
  • 1篇化道
  • 1篇磺酸
  • 1篇急性下消化道...
  • 1篇发病
  • 1篇苯磺酸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高翔
  • 2篇胡品津
  • 1篇陈洁
  • 1篇彭晓忠
  • 1篇白爱平
  • 1篇陈为
  • 1篇陈白莉
  • 1篇陈旻湖
  • 1篇杨荣萍
  • 1篇贺青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克罗恩病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CD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3例,对其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确诊的CD患者共230例,其中发生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者13例,占5.6%。13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3:1,其中4例以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10例病变累及小肠,能明确出血部位者8例(小肠出血4例,吻合口出血2例,结肠出血2例)。13例首次大出血后,接受手术治疗4例,无死亡;接受内科保守治疗9例,死亡3例。随访10例,随访期6~94个月内,再发大出血8例,因再发大出血需手术2例,死亡1例。再发大出血而能继续存活的所有7例患者均以反复出血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且病变均累及小肠。结论部分CD患者可并发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其诊断和治疗均存在一定困难,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陈白莉高翔陈旻湖杨荣萍胡品津
关键词:克罗恩病下消化道大出血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蛋白在小鼠实验性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克罗恩病(CD)的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肠黏膜免疫功能异常导致了CD的发病。目的:研究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在小鼠实验性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TNBS结肠炎模型,实验第3天予STAT3反义寡核苷酸(ASON)灌肠,第7天处死。分离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流式细胞仪检测LPMC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LPMC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肠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BS结肠炎组炎症肠黏膜LPMCpSTAT3的表达增高,Bcl-2表达增高而Bax表达降低,炎症肠组织TNF-α、INF-γ高表达。以STAT3ASON治疗后,肠黏膜LPMCSTAT3、pSTAT3表达降低,Bcl-2表达降低而Bax表达增高,LPMC凋亡增加,炎症肠组织中TNF-α、INF-γ的表达也明显降低。结论:STAT3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调控LPMC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参与了小鼠实验性TNBS结肠炎的发病;抑制STAT3的激活能明显缓解小鼠结肠炎的病情。
白爱平胡品津陈洁高翔贺青陈为彭晓忠
关键词:结肠炎三硝基苯磺酸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