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765)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琦万成松张其威韩朋赵素慧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杆菌O157:H7体内多聚磷酸盐的DAPI荧光定量检测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应用荧光剂DAPI探索一种直接定量大肠杆菌O157:H7无机多聚磷酸盐(polyP)的可靠方法。方法提取并纯化大肠杆菌O157:H7野生株DNA,DAPI与DNA、polyP45结合,测定360 nm和415 nm激发光的发射光谱;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DAPI-DNA和DAPI-polyP复合物荧光,验证DAPI检测polyP的可行性;细菌液氮速冻溶解、-80℃速冻溶解、-20℃速冻溶解、60℃加热10 min、Triton x-100作用、室温下放置后倍比稀释涂平板,观察6种方法对细菌存活的影响;与DAPI作用后,测定荧光值,确定细胞膜通透性的最佳前处理方法;建立标准曲线,测定EHEC野生株、ppk1两个突变株polyP含量。结果应用360 nm激发波长,DAPI-DNA最大发射波长为460 nm;应用415 nm激发波长,DAPI-polyP最大发射波长为550 nm;应用405 nm激发光,收集DAPI-DNA蓝色荧光(425~475 nm),应用488 nm激发光,收集DAPI-polyP绿色荧光(500~560 nm);最佳细菌前处理方法为-80℃速冻后室温下自然溶解;标准曲线为Y=1849X+127.5(R2=0.991),测定各株菌polyP量,其中野生株显著高于ppk1缺失突变株。结论 DAPI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具有直接、可靠、易于操作、定量检测等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polyP在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中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持。
- 杜艳丽韩宗利王湘雨万成松
- 关键词:DAPI染色大肠杆菌O157:H7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F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敲除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的esp 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建立以p BAD 33质粒为载体的esp F基因回补实验平台。方法设计1对同源臂引物扩增卡那霉素抗性打靶片段,将抗性打靶片段电转入含有PKD46质粒的EDL933w,在PKD 46介导的重组系统帮助下,打靶片段和菌体esp F基因发生同源重组,PCR和测序验证;PCR扩增esp F及其核苷酸片段的整个ORF区序列,将其克隆入p BAD33质粒,分别将重组质粒转入相应的缺失株,以构建出相应的回补突变株。采用RT-PCR的方法验证在相应的回补突变株中esp F及其核苷酸片段是否转录。结果构建了esp 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缺失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和相应的回补株,且esp F基因及其核苷酸片段在回补株中均发生转录。结论本研究运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esp F基因缺失株,并建立以p BAD33质粒为载体的EHEC O157:H7基因回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中esp F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华颖孙琦王湘雨杜艳丽邵娜张其威赵卫万成松
- 关键词:同源重组突变株
-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pp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 ppk基因缺失株,并研究其生物特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一对同源臂引物,每条引物5'端与ppk基因同源,3'端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同源,扩增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制备含有pKD46质粒的EHEC O157:H7 EDL933w感受态细菌,然后将该抗性基因片段电击转化入制备的感受态菌株中;利用pKD46介导的Red重组系统,通过同源重组替换EHEC O157:H7 EDL933w ppk基因,PCR和测序验证;通过革兰染色、测D600值、吉姆萨染色比较EHEC O157:H7 EDL933w野生株和突变株的形态结构、生长能力和黏附性。结果构建了ppk基因缺失并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EHEC O157:H7 EDL933wΔppk),初步探索了EHEC O157:H7 EDL933w野生株和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结论本研究运用Red重组系统构建了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ppk基因缺失株,为进一步研究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中ppk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韩朋孙琦赵素慧张其威万成松
- 关键词:EHECO157H7RED重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