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C125)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奚耕思李兆英吕淑敏张振宇唐超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教育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中华蜜蜂
  • 7篇蜜蜂
  • 5篇蕈形体
  • 4篇胚后发育
  • 4篇精子
  • 4篇工蜂
  • 3篇精子发生
  • 2篇凋亡
  • 2篇受体
  • 2篇拟黑多刺蚁
  • 2篇脑部
  • 2篇发育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蛋白
  • 1篇短额负蝗
  • 1篇雄蜂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机构

  • 16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陕西教育学院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16篇奚耕思
  • 7篇李兆英
  • 2篇金卓明
  • 2篇欧阳霞辉
  • 2篇唐超智
  • 2篇吕淑敏
  • 1篇严红蕾
  • 1篇王慧丽
  • 1篇罗晶
  • 1篇杨月红
  • 1篇何慧
  • 1篇汪小会
  • 1篇贺丽清
  • 1篇周继勇
  • 1篇王平
  • 1篇张振宇
  • 1篇赵卓
  • 1篇王雪峰

传媒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昆虫学报
  • 1篇昆虫知识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Zoolog...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华蜜蜂雄蜂脑部组织结构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雄蜂的脑部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雄蜂的脑由前脑、中脑和后脑三部分构成,前脑视叶两侧具有大而显著的复眼,而其他结构相对较小。蕈形体在脑中所占的比例小于工蜂和蜂王;中心体的比例小于工蜂,与蜂王接近;中脑的嗅叶相对较为发达,这使它们在同蜂王的交配过程中,能够更灵敏地接收来自于蜂王性外激素的刺激。中华蜜蜂雄蜂的嗅叶具有性二态现象,但是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雄蜂发达的巨大纤维球复合体相比,中华蜜蜂并不明显;除此之外,它们在脑部结构上没有显著差异。
李兆英奚耕思严红蕾
关键词:中华蜜蜂雄蜂蕈形体
类c-kit原癌蛋白在多伊棺头蟋胚后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和定位
2007年
为了了解类c-kit原癌蛋白在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胚后精子发生中的表达、定位及可能的调控作用,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减数分裂中期Ⅰ至末期Ⅱ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类c-kit原癌蛋白阳性颗粒;精巢或受精囊内成熟精子头部也具有类c-kit原癌蛋白阳性颗粒。结果反映了类c-kit蛋白对于维持动物精子发生过程中减数分裂、精子成熟及受精能力具有特殊功能。
奚耕思欧阳霞辉王雪峰何慧
关键词:精子发生
中华蜜蜂工蜂嗅叶的胚后发育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形态解剖、免疫组织化学、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嗅叶的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中华蜜蜂工蜂的嗅叶由神经纤维网区和外围的中脑神经细胞体层组成,在幼虫早期,神经纤维网的腹外侧和背外侧区内有几个大型的成神经细胞,呈现出典型的不对称分裂模式;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纤维网的体积逐渐增加,神经细胞逐渐分散,细胞层变薄;分裂细胞主要集中在背外侧细胞区;在3龄幼虫期,触角嗅觉神经元的传入纤维开始进入嗅叶;在蛹发育的第3天,神经纤维网内的神经纤维球开始出现;(2)嗅叶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发生较少,增殖细胞和凋亡细胞数量的相对比率基本恒定;细胞凋亡的高峰期出现在幼虫末期;蛹发育的第4天左右,凋亡细胞完全消失;(3)中华蜜蜂的嗅叶存在雌雄异形现象。
李兆英奚耕思
关键词:中华蜜蜂发育凋亡
中华蜜蜂工蜂蕈形体胚后发育中神经胶质的形成模式
2008年
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蕈形体胚后发育中神经胶质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蕈形体中神经胶质增殖的高峰期集中在幼虫发育末期到蛹发育早期;在工蜂蕈形体的蕈体冠、蕈体柄以及小叶的发育过程中,神经胶质细胞往往先于神经纤维网出现在特定的区域,引导神经纤维网的形成。它们一方面规定了神经纤维网的边界和区域,为神经纤维网提供内部的分隔;另一方面也为神经纤维的移动提供特定的"路标"和靶向。与神经纤维网相关联的神经胶质的数量的持续增加,除了神经胶质的分裂增殖外,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外部细胞体层的神经胶质的迁入。
李兆英奚耕思
关键词:中华蜜蜂蕈形体胚后发育神经胶质
乙酰胆碱酯酶在拟黑多刺蚁脑部的分布被引量:2
2009年
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乙酰胆碱脂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AChE)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脑部分布.结果显示,AChE在拟黑多刺蚁脑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后脑、咽下神经节、中脑,其次是前脑的中央复合体、视叶、蕈形体冠,前脑的蕈形体柄和叶分布最少;品级间比较显示,工蚁视叶和嗅叶分布较雌蚁和雄蚁的少,雌蚁中央复合体的分布多于其他品级.由该结果推测AChE可能参与拟黑多刺蚁视觉和嗅觉信息传递;根据AChE组织化学在临床上着色判别标准确定蕈形体冠是蕈形体的感觉信息输入区,而蕈形体的柄和叶是蕈形体的运动信息输出区.
周继勇奚耕思
关键词:乙酰胆碱脂酶胆碱能神经蕈形体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Glycoconjugates During Oogenesis of Atractomorpha sinensis
2006年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hree different glycoconjugates in oocytes and follicle cells during the oogenesis of Atractomorpha sinensis were detected using biotin-labeled Peanut Agglutinin (PNA), Soy Bean Agglutinin (SBA) and Ulex Europaeus Agglutinin I (UEA-I) lecti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oogenesis there was no distribution of the UEA-I receptor. The receptors of PNA and SBA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developmental stage and present different distribution patterns accordingly. The binding sites of the two lectins indicated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sugars (PNA for Galβ1,3GalNAc and SBA for GalNAc) and showe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during oogenesis. PNA and SBA receptors first appeared at the oocyte growth phase, the PNA receptors then disappeared gradually and the SBA receptors exhibited the greatest expression. At the early phase of yolk formation, PNA and SBA receptors were located just at the brim of ooplasm, which was the region of vitellin formation. However at the later phase of yolk formation, neither of the two receptors was detected. In the mature egg, PNA and SBA receptors were distributed again on the vitellin membrane and the eggshell. The two receptors were also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follicular cells, showing similar distribution variation to the oocyt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two receptors may be greatly related to the growth of oocytes, the preparation for yolk forma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follicular cells and the maturation of oocytes. The glycoconjugates on the vitellin membrane probabl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perm and egg recognition. The two lectins bound moderately or strongly to the eggshell,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eggshell of A. sinensis contains the GalNAc and GalβGalNAc glycoproteins.
吕淑敏奚耕思赵卓唐超智
关键词:OOGENESISGLYCOCONJUGATESOOCYTE
短额负蝗配子发生过程中蓖麻凝集素受体的分布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凝集素细胞化学方法对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配子发生过程中蓖麻凝集素(Ricinus communis agglutininⅠ,RCA-Ⅰ)受体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旨在认识昆虫配子发生过程中β-半乳糖复合物的分布规律及意义。结果表明:在短额负蝗精子发生过程中,RCA-Ⅰ在各期生精细胞膜上均有明显的阳性反应,变形期及成熟期精子头部为中强度阳性反应。卵子发生中,各阶段卵母细胞均为阳性反应,在卵母细胞生长期阳性反应达峰值,随着卵黄颗粒的逐渐形成,阳性反应逐渐减弱,成熟卵子中卵黄膜上重新出现中强度阳性反应。结果提示短额负蝗配子发生过程中β-半乳糖复合物的高度表达和修饰变化与其配子发生密切相关。
吕淑敏奚耕思唐超智
关键词:短额负蝗精子发生卵子发生糖复合物
职业枯竭的生理心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2008年
职业枯竭作为一类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疾病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生物学、环境学等到多个领域.本文对职业枯竭的生理心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慢性应激和枯竭综合症关系密切,慢性应激可通过脑中介机制引起中枢神经生理功能改变,导致机体产生相应的病理症状,该症状具有明显的职业相关性,可能是对环境易感的个体容易产生生理、心理的不适应,激发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引起机体心身疾病.诱发职业枯竭的因素很多,若能从心理调节、优化环境和行为矫正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预防,可能会取得更好效果.
奚耕思张振宇汪小会
关键词:生理学机制慢性应激
中华蜜蜂工蜂视叶的胚后发育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研究蜜蜂视叶的胚后发育模式,本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视叶的胚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的视叶起源自幼虫早期脑内部的两个视原基。外部视原基经过不对称的细胞分裂产生神经节母细胞,随后这些细胞经过快速的对称分裂,复制自身并生成视髓层神经细胞;外部视原基的极少数细胞分裂产生视神经节层神经节母细胞,到蛹发育中期,随着视神经进入的刺激,神经节层神经细胞才开始快速增殖,并最终形成了视神经节层的所有结构。内部视原基的分裂方式同外部视原基相同,最终生成视叶的视小叶部分。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华蜜蜂的视叶起源自两个视原基,大多数神经细胞在前蛹期产生,视神经的进入刺激了视神经节层的发育。
李兆英奚耕思
关键词:中华蜜蜂工蜂视叶胚后发育免疫组织化学
TELEOGRYLLUS EMMA精子体外顶体反应的超微结构比较研究(英文)
2007年
采用相同种类卵水诱导的方法对直翅目,蟋蟀科,黄脸油葫芦的受精囊精子的顶体反应过程进行系统观察。发现黄脸油葫芦精子顶体反应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精子质膜膨胀、断裂或丢失;第2阶段,顶体复合体的顶体外层与顶体本体外膜发生融合,囊泡化;第3阶段,顶体复合体大部分脱落,只留有短锥状的顶体位于核前端。据观察,蟋蟀精子质膜不参与囊泡形成,此结果与家蝇及哺乳类的猪、牛、绵羊、猕猴精子的顶体反应结果很相似。经过比较发现卵水对受精囊内精子的诱导率明显高于精巢内,据分析,可能与精子的生理成熟有关,即便受精囊内精子比精巢内精子更趋于成熟。与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相比,蟋蟀精子顶体反应率与家蝇的相似,但明显低于其他动物。这可能与动物的授精方式有关。
奚耕思金卓明杨月红贺丽清欧阳霞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