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733202)

作品数:29 被引量:292H指数:9
相关作者:汤明高吴礼舟杨何黄润秋李部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7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滑坡
  • 5篇地质
  • 4篇地质灾害
  • 4篇斜坡
  • 4篇边坡
  • 3篇水压力
  • 3篇降雨
  • 3篇崩塌
  • 2篇岩体
  • 2篇危岩
  • 2篇稳定性分析
  • 2篇孔隙水
  • 2篇孔隙水压
  • 2篇孔隙水压力
  • 2篇滑坡变形
  • 2篇发育
  • 1篇大型滑坡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地形仿真

机构

  • 26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四川省交通运...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宜宾学院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8篇汤明高
  • 8篇吴礼舟
  • 5篇杨何
  • 4篇黄润秋
  • 4篇李部
  • 3篇郑达
  • 3篇许强
  • 3篇李绍红
  • 2篇赵建军
  • 2篇巨能攀
  • 2篇罗剑
  • 2篇马旭
  • 2篇王少阳
  • 2篇李涛
  • 1篇肖燃
  • 1篇张维顺
  • 1篇肖先煊
  • 1篇匡野
  • 1篇李渝生
  • 1篇柴贺军

传媒

  • 6篇工程地质学报
  • 4篇水利水电技术
  • 4篇人民长江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铁道建筑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测绘工程
  • 1篇岩土力学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长春工程学院...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烈岩溶控制型崩塌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2006年1月27日,贵州省威宁县猴场镇腰岩脚发生崩塌。腰岩脚高陡坡为软弱基座型,上覆硬岩为碳酸盐岩,下伏软岩中有近水平可采煤层。基于灾害特征及过程分析,建立了崩塌发生机制概念模型,即高陡斜坡中因强烈岩溶作用发育有深切溶蚀裂缝和水平溶洞,形成高陡岩墙,坡体深部煤层向坡面过度回采,导致岩墙下部应力集中过大而发展为破坏。基于MIDAS/GTS分析软件量化分析了崩塌发生机理及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采空率下回采工作面距离陡崖面的临界安全距离,可为类似条件下煤矿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林锋冯亮孙赤张维顺曾辉
关键词:岩溶作用回采率
顺层斜坡溃屈机制与早期识别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本文采用物理机制模型、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分析研究了顺层斜坡滑移—弯曲变形机制,提出了顺层斜坡产生滑移—弯曲变形的地质和力学条件、临溃状态判别与早期识别标志。研究认为:岩层倾角>20°是滑移—弯曲变形产生的必要地质条件。斜坡前缘岩层弯曲隆起是临溃状态的早期判识标志。岩层倾角、单层厚度、临界坡长和溃屈深度之间相互制约和影响。岩层倾角越大,越易产生溃屈,且溃屈层数和深度越大;斜坡临界坡长与岩层倾角呈负幂函数变化规律;层间黏结作用产生的共弯效应影响弯曲岩层的整体抗弯刚度,从而制约溃屈深度并对斜坡最终溃屈状态起着决定性作用。该成果对于早期防范和识别地质灾害具有重要价值。
汤明高马旭张婷婷黄润秋李九乾
关键词:地质灾害
Rapid Susceptibility Mapping of Co-seismic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Using the Regression Model Developed fo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被引量:7
2013年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is the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landslides in landslide-prone areas.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a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model could be tested in an adjacent area of similar ge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find out the reliability. Both the 2oo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2o13 Lushan Earthquake occurred in the Longmen Mountain seismic zone, with similar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two earthquakes are both featured by thrust fault and similar seismic mechanism This paper adopted th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model of co-seismic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to pred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slides induced by Lushan earthquake. Six influencing parameter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distance from the seismic fault, slope gradient, lithology, distance from drainage, elevation and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zones with high susceptibility of co- seismic landslid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f Lushan, Baoxing and Tianquan counties. The co-seismic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 was completed in two days after the quake and sent to the field investigator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rescue and relief work.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susceptibility map was validated by ROC curve analysis method using 2o37 co-seismic landslides in the epicenter area. The AUC value of o.71o indicated that the susceptibility model derived from Wenchuan Earthquake landslides showed good accuracy inpredicting the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Lushan earthquake.
LI Wei-leHUANG Run-qiuXU QiangTANG Chuan
关键词:LANDSLIDE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以宣汉地区为例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已有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容易忽略斜坡活跃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精准性的问题,为提高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宣汉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的方法对斜坡活跃度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坡度、坡高、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系、道路、斜坡活跃度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加权信息量法,完成对宣汉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及高危险五级危险区,并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较高危险区及高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234处,占总灾害点的87. 31%,较高及高危险区分布面积为370. 89 km^2,占总面积的8. 68%;在中危险区分布灾害点29处,占总灾害点10. 82%,中危险区分布面积为200. 26 km^2,占总面积的4. 69%;在低危险区及较低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5处,占总灾害点1. 87%;低及较低危险性区分布面积为3 699. 85 km^2,占总面积的86. 63%。采用成功率曲线对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评价精度为92%,与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基本相符。研究成果为宣汉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王天河汤明高李云杰王嵩志
关键词:地质灾害ARCGIS泥石流
甘肃天水泥岩压缩蠕变特性试验及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甘肃天水地区黄土-岩质滑坡和岩质滑坡分布面积较广,数量较多,且滑面多处于泥岩中。为了进一步探究软岩的蠕变特性,了解滑坡变形破坏的本质,采用YSJ—01—00岩石三轴压缩蠕变试验仪对天然状态下的甘肃天水泥岩进行了分级加载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了泥岩的蠕变全过程曲线、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应变-时间曲线和长期强度。通过对其蠕变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西原模型和模型的破坏判据,并利用改进的西原模型对泥岩压缩蠕变曲线进行拟合,获得了泥岩的蠕变参数,推导出蠕变破坏的时间。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西原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泥岩的蠕变规律,特别是加速蠕变阶段,这有利于滑坡临滑预报的研究,对甘肃地区黄土-岩质滑坡、岩质滑坡和其他软岩研究等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工程意义。
周小棚李部吴礼舟许强
关键词:泥岩蠕变试验蠕变模型
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崩塌形成机制研究——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被引量:15
2014年
以贵州开阳磷矿崩塌为例,通过对地质条件、采矿扰动与变形破坏特点的分析,阐明在地下开采作用下,"反倾上硬下软"型斜坡变形破坏的发展过程,并总结斜坡失稳破坏的3种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的破坏变形均以坡顶拉裂为前兆,而斜坡岩体结构特征是产生不同破坏模式的关键控制因素。进一步运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方法,分析该类型崩塌的形成机理,认为"反倾上硬下软"型崩塌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地质背景,动力条件与诱发因素;崩塌最终可能以急剧破坏的形式出现,但其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了从发生、发展直至破坏的长期过程。从地下开采后采空区顶底板的变形,发展到地表裂缝的产生,崩塌的形成是地表裂缝沿着陡倾结构面追踪发展的过程,并受岩体结构特征的控制最终发生倾倒、突破"锁固段"剪出或沿中缓倾结构面滑塌。因此,对此类斜坡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必须把握前兆现象,加强早期识别与预警。
郑达黄润秋黄刚
关键词:崩塌磷矿
不同宽度岩桥节理岩体直剪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室内常规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宽度岩桥节理岩体的破坏特性和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节理岩体的抗剪强度主要由岩桥提供;随着岩桥由窄向宽变化,破坏方式由剪断破坏到大范围的剪切破坏,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剪切面;在岩桥由宽变窄的过程中,对岩石抗剪强度起主导作用的强度参数由黏聚力变为了内摩擦角。
张国峰陈国庆敖昌啟张岩赵永杰
关键词:岩桥直剪试验黏聚力内摩擦角
库水与降雨作用下白水河滑坡加卸载响应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根据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以月降雨量和库水位的变化量作为堆积层滑坡的加卸载参数,以滑坡变形加速度作为其加卸载响应参数,计算白水河滑坡上监测点的加卸载响应比,并总结白水河滑坡加卸载响应比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的基于位移时序曲线的滑坡变形分析,加卸载响应比可以考虑滑坡"外部荷载-位移-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滑坡受到外界因素扰动后,变形趋势加剧,其加卸载响应比升高,稳定性系数减小;外界影响因素消失后,变形趋势减弱,加卸载响应比又有所降低,稳定性系数有所回升。利用加卸载响应比的这一特征可以对滑坡进行预报。
曹阳健汤明高杨何
关键词:库水位降雨加卸载响应比滑坡
考虑降雨类型的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被引量:25
2018年
降雨是诱发滑坡尤其是浅层滑坡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降雨作用下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都是基于常降雨强度假设,忽略了降雨特性对该类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文章建立了常规型降雨强度-时间类型,通过控制参数统一均匀型降雨、递增型降雨、递减型降雨、峰值型降雨等类型。根据入渗理论和无限边坡模型,提出了考虑降雨类型的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编制MATLAB程序计算一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降雨类型对基岩型浅层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在实际边坡防治中,应考虑降雨特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李绍红朱建东王少阳吴礼舟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的比较分析与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过程中模型的选取是评价的关键。为了研究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分析比较了常用模型的优缺点。以黄登水电站库区为例,根据适用条件选取了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应用。通过ROC曲线的比较,两种模型都能很好的评价黄登水电站库区的灾害危险性,但是逻辑回归模型能够剔除对地质灾害贡献小的因子,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精确。分析表明,合适的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地质灾害做出危险性评价,从而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缪信汤明高王自高杨何
关键词:地质灾害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黄登水电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