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1160185)
-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焕章杨少荣曹文宣李小娟唐琼英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项目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葛洲坝水库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被引量:19
- 2012年
- 2009~2010年的5~6月和11~12月在葛洲坝库区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分析了鱼类群落结构特征。调查期间共收集到鱼类6目10科55种,其中鲤科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67.3%。5~6月和11~12月的鱼类群落结构组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库区内优势种为贝氏、鳊、和蛇鮈,优势种个体较小,平均体长分别为91.4±15.7、219.7±35.3、86.7±16.0和102.5±22.3mm。分析发现,静水缓流型和江湖洄游型鱼类是葛洲坝库区主要的鱼类类群,分别占渔获物重量的50.2%和46.5%。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显示,葛洲坝库区鱼类群落结构受到中度干扰。根据生态类群分析,葛洲坝库区的鱼类群落结构与三峡库区相似,但与葛洲坝坝下江段和建坝前流水环境的鱼类群落结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水文条件变化对鱼类群落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 刘春池高欣林鹏程杨少荣刘焕章曹文宣
- 关键词:鱼类群落优势种葛洲坝水库
-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黑鳍鳈(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生物地理学过程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黑鳍鲸(Sarcocheilichthys nigripinnis)为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小型淡水鱼类,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良好材料。该研究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为分子标记,对中国8个水系20个采样点的黑鳍鲸共142尾个体进行遗传变异及生物地理学过程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42条Cytb基因序列共检测出56个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h=0.971),而核苷酸多样性较低(a=0.0212),平均遗传距离较小(2.2%)。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黑鳍鲸种群分为7个谱系,以秦岭为界可分为南、北两大支系,北方支系分化时间较早(谱系I)而南方支系分化程度较高(谱系II~VII)。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克氏鲸(sczerskii)的物种形成过程,估算其祖先在较晚近时期(~1.03Ma)由黄河水系的黑鳍鲸分化而来。谱系生物地理学分析显示,黑鳍鲸的各地理种群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演化的趋势,地理隔离可能是限制该物种扩散和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分子钟分析显示,分化时间发生于0.95~3.92Ma。种群历史动态结果则推测黑鳍鲸经历过种群扩张,且该过程可能与更新世冰期与间冰期的更迭相关。
- 刘思情唐琼英李小娟刘焕章
-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地理隔离
- 广东韩江潮州江段鱼类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了解韩江潮州江段鱼类生物多样性及季节变化,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采用定置刺网和地笼网对韩江潮州江段5个样点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共采集鱼类53种,隶属8目19科48属,以鲤形目和鲈形目为主,分别为27种和11种,占总种数的50.9%和20.8%;其中13种为该水域新记录种;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福建小鳔鮈(Microphysogobio fuki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为全年优势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均表现出夏季最高,其后依次是秋季、冬季、春季;Simpson指数(D')秋季最高,其后是夏季、冬季、春季;Bray-Curtis尾数/种类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在38.23%的水平上将12个月分为2个群聚:I包括夏、秋季节6个月,II包括春、冬季节6个月,这与多样性指数H'、E、D和D'的变化趋势一致,表明韩江潮州江段鱼类资源的季节变化显著,水温和流量是影响该江段鱼类资源的主要环境因子。10个主要物种被聚合为两大类群,分别为季节性出现的小型鱼类和常见种。我们认为保护栖息环境、建立适宜的禁渔制度是保护该江段鱼类资源的关键措施。
- 林小植李冬梅刘焕章林鸿生杨少荣范汉金温茹淑
- 关键词:鱼类资源群落动态新记录种聚类分析
- 嘉陵江流域鱼类区系分析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总结嘉陵江流域的鱼类分布情况,发现该流域分布有鱼类共156种,隶属于7目18科86属。采用以所含种属的绝对数目进行排序的传统方法和以科(属)所含次级分类类群在该地出现的相对频率进行排序的区系存在度方法分别对目、科和属级水平进行排序,进而分析嘉陵江鱼类区系组成特点。结果显示,2种分析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排序方法中占优势(广布性)的科和属在嘉陵江的分布并不多,区系存在度也相对较低;而一些分布较窄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却相对较高。鳗鲡科和钝头鮠科都只有一个属分布在亚洲,但它们的区系存在度较高;金沙鳅属和鯮属只有1个种分布在长江流域,其区系存在度也高达100%。因此,需要结合2种区系分析方法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出嘉陵江鱼类区系的组成特点。此外,比较嘉陵江鱼类区系与长江干流鱼类区系存在度,发现两者存在较高的相似性。
- 曾燏周小云
- 关键词:鱼类区系
-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的骨骼特征及系统发育地位被引量:4
- 2013年
- 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已作为新型实验动物而逐渐成为生物学研究各领域的热门对象,但是,其系统分类位置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制作了稀有鮈鲫的透明骨骼标本,对其骨骼特征进行描述;选取47个形态特征,与鲤科各亚科鱼类的典型特征进行比较,建立了分支分析特征矩阵,并使用PAUP4.0软件中的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稀有鮈鲫和鮈亚科鱼类聚在一起,属于鮈亚科。
- 李小娟唐琼英刘焕章
- 关键词:骨骼特征系统发育地位
- 赤水河半年龄与生长被引量:3
- 2012年
- 2011年7~12月在长江上游一级支流赤水河的赤水市河段采集371尾半Hemiculterella sauvagei样本,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年龄结构与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鳞片的年轮结构呈普通疏密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半样本的体长主要分布在80~120mm,占总数的86.8%;体重主要分布在5~25g,占总数的96.2%;年龄在1~4龄,其中以2~3龄居多,共325尾,占总数的87.6%。体长和鳞径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其表达式为:L=39.522R+25.403;体长和体重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明显差异,其表达式为:W=2×10-5L2.872;其生长属于等速增长类型,生长规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为:Lt=176.1[1-e-0.275(t+1.13)];Wt=59.54[1-e-0.275(t+1.13)]2.872;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为2.706龄,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114.78mm和17.41g。为保护赤水河半的鱼类资源,应该加强对其捕捞的管理,限制网目的大小。
- 王俊王美荣但胜国曹文宣刘焕章
- 关键词:年龄
- 鄱阳湖及邻近水系银鲴的种群分化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以2010~2011年采自鄱阳湖及邻近水系(赣江和洞庭湖)的7个地理种群的228例银鲴样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和线粒体Cytb数据,研究了银鲴种群的分化情况。主成分分析显示,银鲴地理种群间已具有一定的形态差异,尤其是赣江种群与其他种群间形态差异显著,能够明显区分。判别分析显示各地理种群间判别率较高,尤其是赣江种群高达100%。综合形态分析结果,银鲴各地理种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分子分析中,获得长度为1131bp的Cytb基因部分序列,共检测到107个单倍型。各地理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0.96471~0.99310),核苷酸多样性均较低(0.00419~0.00560)。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银鲴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地理种群内,地理种群间分化程度很低,相互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流。结合形态和分子分析结果,认为银鲴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主要是其对特定环境适应的结果,而不是遗传分化所产生的。
- 胡玉婷杨少荣黎明政曹文宣刘焕章
- 关键词:银鲴鄱阳湖细胞色素B种群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