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3-245)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赵充崔念基谢传淼卢泰祥苏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凋亡
  • 1篇咽后
  • 1篇咽后淋巴结
  • 1篇咽后淋巴结转...
  • 1篇咽肿瘤
  • 1篇异位症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计...
  • 1篇体层摄影
  • 1篇肿瘤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子宫内膜异位...
  • 1篇脱氧
  • 1篇脱氧葡萄糖
  • 1篇显像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崔念基
  • 2篇赵充
  • 1篇卢丽霞
  • 1篇朱玲
  • 1篇曾宗渊
  • 1篇孙颖
  • 1篇郑颖洁
  • 1篇李道成
  • 1篇邓高丕
  • 1篇韩非
  • 1篇吴湖炳
  • 1篇樊卫
  • 1篇苏勇
  • 1篇卢泰祥
  • 1篇杨小春
  • 1篇谢传淼
  • 1篇陈福进

传媒

  • 2篇癌症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凋亡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以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Survivi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状况,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39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39份异位子宫内膜及21份在位内膜为研究组;2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为对照组。Survivin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结果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增生期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水平(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分泌期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水平(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增生期凋亡指数(AI)分别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分泌期AI分别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与AI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下降。凋亡水平的下降导致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存和种植的能力增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是导致其凋亡水平下降的机制之一。
李道成邓高丕朱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SURVIVIN蛋白免疫组化凋亡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和PET-CT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3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天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MRI和PET-CT扫描检查。以横断面图像上咽后间隙内最大径≥4mm的独立肿大结节、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作为CT/MRI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判定标准;肿大咽后淋巴结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且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2.5为18FDG-PET-CT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治疗后咽后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比较三者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CT、MRI和PET-CT对53例患者106侧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39.6%(42/106)、45.3%(48/106)、20.8%(22/106),CT和MRI显著高于PET-CT(P<0.01);CT稍低于MRI,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T和MRI检出最大径0.4~0.9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别有27例和31例,但PET-CT仅检出5例;其中MRI检出最大径≤0.4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7例,CT检出4例,PET-CT均未见放射性浓集。最大径≥1.0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CT、MRI和PET-CT分别检出12、14和13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诊,1例最大径为1.0cm(合并坏死)和1例最大径1.5cm的咽后淋巴结在治疗后6个月内消退,其余均在放疗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诊断,MRI较CT并无明显优势。对最大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或MRI。对并发坏死或横径≤0.5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最大径≥0.4cm作为CT/MRI诊断鼻咽癌咽后�
苏勇赵充谢传淼卢丽霞孙颖韩非吴湖炳崔念基曾宗渊卢泰祥
关键词:咽后淋巴结转移磁共振成像(MRI)
^(99m)Tc-HL91在鼻咽癌乏氧显像检测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组织乏氧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直接影响临床放化疗效果。对于鼻咽癌乏氧检测目前还未有成熟可靠、简便易行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乏氧显像剂99mTc-HL91在鼻咽癌乏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鼻咽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HL91925MBq(25mCi)后3.5h进行头颈部SPE/CT断层显像,先对图像进行目测定性分析,以肉眼可辨别的鼻咽病灶区放射性浓聚高于正常鼻咽本底为乏氧显像阳性;再对阳性病例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核医学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ing,ROI)技术分别计算鼻咽病灶内乏氧显像部位(T+)及病灶内非乏氧显像部位(T-)与正常鼻咽组织(N)的放射性计数比(T+/N和T-/N);并将T+/N与肿瘤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8例鼻咽癌中乏氧显像阳性32例(84.21%);阳性病例中T+/N为1.54±0.44,T-/N为1.08±0.1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肿瘤体积与T+/N呈正相关(r=0.788,P<0.001)。结论:99mTc-HL91在鼻咽癌乏氧显像检测中对鼻咽癌的放疗影响及确定生物靶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颖洁樊卫赵充杨小春崔念基陈福进
关键词:^99MTC-HL91鼻咽肿瘤乏氧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