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新医药学科群建设项目(XK100270569)

作品数:29 被引量:225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允岭金香兰郭蓉娟陈宝鑫侯小兵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新医药学科群建设项目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血管
  • 12篇轻度
  • 12篇轻度认知
  • 12篇轻度认知障碍
  • 9篇中医
  • 7篇血管源性
  • 7篇源性
  • 7篇痴呆
  • 6篇血管性痴呆
  • 6篇血管源性轻度...
  • 4篇证候
  • 4篇中医药
  • 4篇脑白质
  • 4篇脑白质疏松
  • 4篇白质
  • 4篇白质疏松
  • 3篇证候要素
  • 2篇医药治疗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机构

  • 18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北京大学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长春中医药大...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7篇山东中医药大...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22篇张允岭
  • 19篇金香兰
  • 12篇郭蓉娟
  • 11篇陈宝鑫
  • 11篇侯小兵
  • 11篇高芳
  • 10篇陈志刚
  • 8篇张艳霞
  • 8篇郑硕
  • 7篇白文
  • 7篇张玉莲
  • 7篇赵建军
  • 7篇何婷婷
  • 7篇戴中
  • 6篇南一楠
  • 6篇陈志强
  • 6篇薛斐然
  • 5篇傅晨
  • 5篇牛焕敏
  • 4篇曹晓兰

传媒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医杂志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源性认知障碍自我辨识筛查系统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血管源性认知障碍自我辨识筛查量表建立筛查数学模型,初步筛查出轻度血管源性认知障碍患者。方法收集年龄≥50岁、存在血管源性危险因素的人群共计610例,通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调查病例的一般资料、自我辨识筛查量表资料以及MMSE、MoCA量表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学历、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的函数总体预测结果的一致率达到66.3%,灵敏度(Sen)为79.8%,特异度(Spe)为44.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在具有血管源性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进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筛查。
南一楠华茜金香兰白文戴中赵建军曹晓兰张玉莲陈志强张允岭
关键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LOGISTIC回归分析
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证候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进行多中心合作,纳入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3例,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合并症对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气虚、痰、血瘀、阴虚比例较高,存在火证的风险较低(OR=0.55,95%CI=0.31,0.9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气虚、血瘀、痰、阳虚比例最高,存在气虚的风险高于无冠心病的患者(OR=3.75,95%CI=2.65,5.31),存在阴虚的风险低于无冠心病的患者(OR=0.38,95%CI=0.23,0.65);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气虚比例最高,其次为血瘀,存在阳虚的比例高于无脑血管病的患者(OR=1.90,95%CI=1.23,2.95)。结论不同的合并症影响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在四诊合参的同时,结合合并症综合考虑,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陈宝鑫金香兰郭蓉娟陈志刚高芳王乐张艳霞傅晨牛焕敏薛斐然侯小兵曹晓岚黎明全田军彪张玉莲白文张允岭
关键词:合并症证候要素
建设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转化医学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2012年
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病程漫长、渐进加重。目前血管性痴呆的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低,也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案。应结合转化医学的理念,建立有关痴呆的古文献数据库,进行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建立动物研究模型,建立生物标志物数据库,积极推进社区健康促进活动,为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转化医学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和政府的支持。
陈宝鑫张允岭郭蓉娟陈志刚金香兰张艳霞高芳侯小兵南一楠郑硕林安基田军彪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中医
脑白质疏松伴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初探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参照2006年NINDSCSN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的建议而制定相关标准,收集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55例,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与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预防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可以有效预防脑白质疏松进一步发展,对于预防痴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金香兰张允岭高芳陈宝鑫侯小兵郭蓉娟陈志刚张锦白文戴中柳洪胜谢颖桢王麟鹏郭靖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中医干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干预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L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AMCI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给予非干预方案,治疗组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综合干预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蒙特利尔认知(Mo CA)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社会功能活动(FAQ)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Mo CA总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DL和FAQ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核心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四方面模糊综合评价疗效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AMCI中医综合干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模糊综合评价可为类似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张艳霞张允岭金香兰高芳郭蓉娟陈志刚曹晓岚陈志强张玉莲赵建军王少杰侯小兵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
从转化医学的理念谈血管性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防控被引量:6
2011年
慢性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导,社区是慢性病防治的主阵地,中医药进社区适合慢性病防控的需求。在进入社区后,可分类对老年人进行监控,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选择中医药社区适宜技术。痴呆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健康重大慢性病,病程漫长,病情逐渐加重,尚无确切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转化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防治重心前移,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成为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的有效措施。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障碍的知晓率。推广运用自我辨识系统及专业筛查系统,建立血管源性认知障碍社区中医药分层防治体系。推广运用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综合干预社区适宜技术,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张允岭高芳孟繁兴金香兰侯小兵
关键词:慢性病血管性痴呆轻度认知障碍防控体系
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术语的临床初步验证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临床验证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核心症状观察表,规范中医术语。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收集155例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核心症状观察表,进行信度、效度评定。结果:验证并优化出"言谈不知首尾,时作时止","转盼遗忘","语后便忘,回忆不能","神思不聚","持筹握算差","犹豫不决","言语懒","言语如凝","言善误","兴趣索然","思维迟钝","反应迟钝","忧愁思虑","肢体笨拙","步履迟重"等24项核心症状。结论:24项核心症状能较全面地描述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状态,所用术语与痴呆术语有较好的区分,可以运用于病情描述。
张允岭金香兰陈志刚郭蓉娟侯小兵陈宝鑫高芳白文戴中柳洪胜谢颖桢王麟鹏郭静
关键词: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中医术语
叶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在不同温度下的pH 7.4的Tris-HCl缓冲溶液体系中,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人血清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使人血清白蛋白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机制。通过计算得到人血清蛋白与叶酸在17和37℃下静态猝灭的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7.396 6×104和7.2652×104L.mol-1、结合常数分别为7.50×104和1.98×105L.mol-1、结合位点数均为1。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出给体(HSA)与受体(叶酸)间的作用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分别为1.77和0.052 65 nm,并结合热力学参数说明了叶酸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作用以疏水作用为主,同时也存在静电引力。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人血清蛋白与叶酸的相互作用中HSA的构象变化,发现色氨酸残基所处环境的疏水性降低,说明叶酸分子进入了人血清白蛋白的疏水腔中。
刘慧娟李鹏张亚东郭操邓畯元蔡健炜刘伯里
关键词:叶酸荧光光谱荧光猝灭
病络理论本源与临床被引量:26
2016年
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时代特质,势必将共识疗效推向中医学发展的前沿目标,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及其方法虽然能被实践证明,但是现有的科学体系难以解释,因此借用相应科学方法进行临床或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结果往往差强人意。久病入络学说自创建以来,不仅为疑难病的诊疗提供了有益启示,而且络作为一种通道的概念,可以成为中西医共识的一个切入点。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络的理论内涵尚未完善,病络也绝不等同于络病。病络作为核心病机的反映,一定是构建于中医意象思维创造之上,大概念的抽提与其伴生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推演并不矛盾,这一点已在毒损脑络的研究上得以印证,故基于中医原创思维,对病络理论本源及临床实践进行探讨。
张志强谢颖桢张华敏王永炎
关键词:病络毒损脑络
增广新概念五行图——论元系统模型被引量:2
2019年
西北大学二级教授、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孟凯韬先生独创哲理数学,从思维的层面解读宇宙观,基于辩证逻辑的思维模式发现世界十二大规律,提炼出元系统的概念,并在中医学时空医学基础上,柔合河图易道的思维,创造新概念五行图,全面解读中医学思维模式的起源及演化。本文亦从思维的角度出发,着重解读元系统之内涵,对孟先生元系统之思维模型新概念五行图隐涵之五行分布、中轴、中气、维度等内容予以发掘。提出五行分布与中轴、中气、维度的内容密切相关,土居中央以溉四旁,脾不主时;脾主四时符合宇宙大化的思维模式。五行生克并非顺式之线性,而是土居中央,各王四行导致的浑圆运动。极化相易而生中气,中气属先天元气,是升降浮沉曲而有返之元动力。中轴非实体线性之形质,而是思维变化之神气,内孕阳气。阳气之柔升出于沉而降出于浮,中轴处于左下右上之两立之间位,具有时空内涵。五行图勾勒浮沉升降,旨在解读四维相代之内涵,浮沉为阴阳之本体,升降为阴阳之造化,名既不同实亦不同,非一面接续,不同者维也;另,孟先生提出的顺逆交替转化规律,说明沉升浮降四者难易程度存在差别,指向新概念五行图之升降浮沉运动隐含维度的内容。宇宙大化大体上呈现四曲四折之四维性,然中医学之四维同样蕴涵时空的内容,四维是变化的,元系统之四维内寓神气形,随着阴阳分化维度则倍增,不是简单的三维、四维之构建,而呈现多维性。
张志强
关键词:维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