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SH002)
-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 相关作者:吕庆春伍爱华李军良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科技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市场化改革中权力的代表性及社会效应被引量:4
- 2010年
- 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是在权力的主导下并服务于政治的价值取向,是"权威志向型"的改革。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具有较突出的探索与试错性质。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在逐渐放权,但总的趋势是权力不褪色。随着权力的下放,对权力约束减弱,权力偏好现象较突出,一些经济市场与社会管理逐渐演变成权力的角逐,很多当权者都在改革中追逐着地方、部门以及自身的利益,一些权力的双重代表性突出体现,即在代表大众利益与权力者自身利益的双线上运行,权力者保持着高额的回报。这样,资源的累积不可避免,加速了财富的积累与贫穷的累积,引发社会发展的多重效应。
- 吕庆春伍爱华
-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权力
-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缺失与社会风险及其应对被引量:3
- 2009年
- 在户籍制度等旧有体制的影响下,城乡分割,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受到教育的阻隔和排斥,其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安全感丧失、亲情感缺乏,畸形成长。城乡分割的教育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知识与技能缺乏,当其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的时候难于正常地或者较好地生存与发展,过激或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威胁社会稳定。必须着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以此减少社会风险。
- 吕庆春
-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缺失社会风险
- 异化的范式转移——以中国“房奴”为例
- 2010年
- 异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其表现形式不同。早期有自然权力的异化、政治国家的异化和宗教的异化等理论,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异化劳动现象突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与消费的角色逐渐发生变移,从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由需求消费变为欲求消费。在消费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很多人为追求符号与荣誉而消费,在享受奢华的同时陷入了偿付困境,消费异化现象凸现。中国现在的"房奴"就是异化消费的重要体现,它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消费异化"综合症"。
- 吕庆春伍爱华
- 关键词:异化范式转移消费异化
- 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缺位与建设被引量:3
- 2012年
- 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的缺位导致企业在一些方面滋生出私人领域的合法性,企业主的个人权力取代或者形成了制度化权威,企业员工的政治权利与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党的权威性基础被削弱,出现了经济制度变迁与党的组织建设弱化现象。没有党的基层组织就不可能形成党的政治领导,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不断改进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从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
- 吕庆春李军良
- 转型社会中制度安排所形成的社会剥夺与国民差序
- 2011年
- "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广泛存在。在此期间,社会发展往往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出现了社会剥夺现象。只有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工业才有可能实行对农业反哺。中国的"二元"结构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二元性,有鲜明的制度安排与行政管理体制特征,资源汇聚于城市与工业部门,加重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索取,使农民以及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国民待遇。中国目前正处在打破体制樊篱,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必要对变革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作正确的解读,以便更好地加强社会整合,促进以工补农,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实现以城带乡的目标。
- 吕庆春伍爱华
-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剥夺
-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的基础教育整合
- 2011年
-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将教育机会和资源毫无歧视地提供给受教育者。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教育资源向城市严重倾斜,造成城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环境反差巨大。原有的基础教育投入和资源分配制度还在扭曲着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地仍延续着基础教育的排斥、倾斜与失衡现象。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中,必须在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城乡基础教育整合,形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新机制。
- 吕庆春伍爱华
-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统筹城乡财政投入
-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及其困境被引量:15
- 2009年
- 在社会转型期,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经济地位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满足现有的政治地位,而是需要谋取新的政治资源,将自己打造成完整的政治人,实现政治体系中的资源累积。现有的政治体系也在与时俱进,接纳一定数量的经济人士参与其中。通过参与,不仅创新了政治体制,拓宽了利益诉求渠道,也有利于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但是,部分参与者以功利为目的,属于利益诱致性政治参与,由此拓宽了权力资本化的路径,使一些政治参与不负载民意,成了从事各种腐败活动的温床。同时,在制度性参与路径较为狭窄的情况下,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现象较为突出,出现了政治参与的争议与困境。
- 吕庆春
-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