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1B061300051)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曾融生李玥周洋郑广森黄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颌
  • 2篇正颌外科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骨细胞
  • 2篇成骨
  • 2篇成骨细胞
  • 2篇磁场
  • 1篇修复颌骨缺损
  • 1篇咬合
  • 1篇咬合板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模拟
  • 1篇牵张
  • 1篇牵张成骨
  • 1篇牵张器
  • 1篇缺损
  • 1篇颌骨
  • 1篇颌骨缺损
  • 1篇静磁场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曾融生
  • 2篇周洋
  • 2篇李玥
  • 1篇王荣洁
  • 1篇郑广森
  • 1篇黄武

传媒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3D咬合板的临床应用与精确性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以传统咬合板为参照,评价3D咬合板的临床可靠性;通过手术前、后三维头影测量,评价3D咬合板的精确性。方法:选择颅颌面畸形患者15例,术前制作传统咬合板,使用Mimics 10.01软件在锥形束CT(CBCT)重建三维模型上进行虚拟手术及3D咬合板设计,并由Objet Eden260VTM 3D Printer打印3D咬合板。术中先后使用3D咬合板和传统咬合板,统计3D咬合板的成功率。术后1周复查CBCT,进行三维头影测量。手术前、后分别进行3次重复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软件包和MedCalc13.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例3D咬合板的成功率为100%,三维头影测量的24个线距测量值和24个面角测量值在虚拟手术与实际手术间无显著差异(P>0.05)。线距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角度测量值一致性欠佳。结论:3D咬合板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但其精确性有待提高。
李玥曾融生郑广森
关键词:正颌外科
新型磁牵张器修复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修复下颌骨骨缺损的新型磁牵张器。方法:选取钕铁硼永磁体作为牵张器驱动装置,与牵张板一起组成其主要结构,牵张板用于移动传送骨盘,外壳采用钛合金。建立小型猪颌骨缺损牵张模型,研究不同强度静磁场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型磁牵张器能够达到动物实验牵张力要求(牵张力≥15N),牵张板位移控制在1 mm/次,小型猪传送盘移动良好,在一定强度范围内,静磁场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结论:新型磁牵张器具备牵张成骨实验要求,是理想的牵张成骨器材。
黄武曾融生李玥周洋
关键词:磁场牵张器牵张成骨成骨细胞
静磁场促进成骨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相关研究表明,静磁场可以促进细胞成骨作用,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关于其具体机制,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大量学者通过实验试图明确这一机制。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
周洋曾融生
关键词:静磁场成骨作用成骨细胞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2年
计算机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也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计算机技术贯穿至术前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手术计划、手术效果预测和虚拟手术的现实转移整个过程中,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是今后正颌外科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围绕以上各环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荣洁曾融生
关键词:手术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