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08G133)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石炳毅钱叶勇常京元胡晓李红梅更多>>
-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5例肝肾联合移植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combined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ation,CLKT)的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方法对我院15例CLKT患者原发病的分析及肝肾功能评估,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患者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应用方案。结果 15例全部存活,随访时间1.5-8(3.6±1.2)年。其中1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经床旁RRT治疗2周后肾功能恢复。1例术前RRT 4周,术后2个月肾图显示原肾脏功能恢复。免疫抑制剂为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激素三联方案,肝肾联合移植应用激素和霉酚酸酯的时间与单肝脏移植相同,明显短于单肾脏移植,他克莫司在术后早期及术后6个月的用量与单肝脏移植患者相似,均明显低于肾脏移植患者(P<0.05和P<0.01),其排斥反应发生率与单肝脏移植和单肾脏移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术前RRT时间>6周,需施行肝肾联合移植;术前患肝功能衰竭并伴有原发肾脏疾病患者,如果蛋白尿>500mg/d、GFR<30ml/min或活检证实肾小球硬化>30%,需实施肝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参考单纯肝脏移植方法即可达到满意疗效,激素和霉酚酸酯可在6个月停,他克莫司用量可低于单肾脏移植。
- 杜国盛石炳毅郑德华朱志东宋继勇崔洪涛
- 关键词: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适应证免疫抑制剂
- 肾移植受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心脑血管病(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CV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移植随访管理系统和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资料对本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间921例肾移植受者进行长期随访。依据CVD发病时间分为早期CVD组(术后1年之内发生CVD)和晚期CVD组。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计算CVD累积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移植后新发CVD在移植后1年和移植后7年有两个高峰。早期发生CVD危险因素为移植前有CVD病史,移植前为糖尿病受者、移植术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贫血、移植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是晚期CVD发病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术后不同CVD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防治可以减少肾移植受者CVD发病,从而提高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率。
- 钱叶勇石炳毅王振常京元张潮
-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肾移植
-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心肺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肺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心脏移植、1例肺移植、1例肺肾联合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对ECMO在心肺移植不同时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例肺肾联合移植术前应用ECMO 12d,术中联合应用ECMO与体外循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间断应用ECMO 17d,择期撤除ECMO。2例心脏移植、1例肺移植术中应用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顺利完成手术。1例肺肾联合移植患者因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3例顺利出院。结论尽早应用ECMO可有效支持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有效过渡到移植手术;术中应用ECMO代替常规体外循环可满足大部分心脏移植、肺移植手术需要;术后应用ECMO能够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辅助治疗。
- 李海斌石炳毅张向华王卓强陈翔李红梅刘京涛胡晓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脏移植肺移植体外循环
- 1例小肠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血管性排斥反应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报道1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对小肠移植术后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小肠移植术前进行组织交叉配型、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免疫抑制方案采用阿来佐单体诱导,术后单用他克莫司维持方案。移植肠末端腹壁造口黏膜色泽暗紫是AVR典型表现,但需排除外科技术并发症。AVR病理诊断为小血管内炎症细胞边集、血管内纤维素和血小板样沉积,管腔内有不同程度血栓形成,动脉壁纤维蛋白样坏死,C4d染色阳性。根据血管损伤严重程度,小肠移植AVR可分为0级和1-3级。结果淋巴细胞毒试验及PRA均阴性,术后40h发现移植造口发暗,B超显示移植肠血管通畅,术后44h造口液转为血性,行剖腹探查术发现移植肠已失去生机,遂切除移植肠。病理诊断重度血管性排斥反应(3级),C4d染色阳性。结论黏膜色泽暗紫是AVR典型临床表现,但需排除外科技术并发症。对于轻度的AVR,早期、及时的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挽救移植肠,但重度AVR移植肠的切除率非常高。
- 李元新石炳毅刘磊王雅文陈莉萍梁玉梅曹兵生
- 关键词:小肠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6例1型糖尿病患者采集自体骨髓并予以冻存;采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预处理后经静脉回输骨髓。观察移植前后胰岛素注射剂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C肽水平、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62-365)d,中位随访时间265d,68.8%(11/16)患者术后停用胰岛素,开始停用胰岛素时间在骨髓移植后(5-114)d,中位时间为21d,最长停用胰岛素360d。11例停用胰岛素患者中2例于移植后2个月左右重新使用胰岛素,5例未停用者胰岛素用量均较移植前减少(P<0.05)。移植后患者C肽水平较移植前明显上升(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长期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初步结果显示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 冯凯许怡薇叶扶光肖漓马锡慧高钰张鑫姚尚志石炳毅
- 关键词:骨髓移植
- 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原肾恶性肿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并发原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患者2016例,其中3例患者移植术后并发原肾恶性肿瘤,对这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3岁。肾移植术后采用钙调磷酸酶免疫抑制剂(CNI)+麦考酚吗乙酯(MMF)或硫唑嘌呤+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发生恶性肿瘤距肾移植术后时间分别14个月、16个月和54个月。首发症状分别为腰部疼痛1例、无痛肉眼血尿2例。3例患者均采用肾癌根治手术,病理结果分别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并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和透明细胞癌1例。在保证移植肾功能的情况下均调整了免疫抑制剂用量。随访发现前2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确诊半年内死亡,最后1例长期存活。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原肾发生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上以肾癌根治术为主,术后保证移植肾功能正常的同时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同时辅以其他综合治疗。
- 解俊杰钱叶勇石炳毅范宇柏宏伟常京元王洪阳
- 关键词:恶性肿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黏液性脂肪肉瘤血管肉瘤透明细胞癌
- 28例胰腺相关腹腔大出血患者液体治疗回顾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与胰腺相关的腹腔大出血患者液体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监护室200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与胰腺相关腹腔出血患者28例,失血量约2 000-3 000ml。患者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止血后进入ICU时作为液体治疗起点。治疗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实现平均动脉压(MAP)≥65mmHg(1mmHg=0.133kPa)、血红蛋白(Hb)≥80g/L、尿量0.5-1ml/(kg.h),可停用升压药物;第二阶段为实现血流动力学平稳,并避免组织间液回吸收引发的心衰和肺水肿。记录两阶段液体复苏过程和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变化。结果第一阶段(16.2±8.3)h,第二阶段(51.3±16.7)h。第一阶段补液量和输注的血液制品较第二阶段多。第二阶段尿量增加,凝血功能明显改善(P<0.05)。26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均为难治性感染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与胰腺相关的腹腔大出血患者液体治疗应分阶段进行。
- 何蕾苏茂生刘志伟马焕先赵庆华王鹤董家鸿蔡守旺
- 关键词:胰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