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867) 作品数:39 被引量:163 H指数:7 相关作者: 颜学兵 戴明佳 方圆 张莹 李春杨 更多>> 相关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航天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6年与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丙型肝炎治疗指南关于直接抗病毒药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2017年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丙型肝炎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可高达95%-100%。鉴于抗HCV药物研制进展非常迅速,针对抗HCV治疗的指南更新也非常及时。2015年3月,亚太肝病学会(APASL)组织专家小组制订了抗HCV治疗共识和推荐意见,同年4月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丙型肝炎治疗指南。 嵇玮嘉 颜学兵关键词:肝炎 丙型 抗病毒药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比较PEG-IFNα-2a与PEG-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PEG-IFNα-2a(180μg/周)(n=34)和PEG-IFNα-2b(180μg/周)(n=32)治疗的CHB患者,观察2组治疗4、12、24、48周时HBsAg、HBV DNA、HBeAg、ALT水平及应答率等指标,将第48周抗病毒疗效结果作为主要观察指标,同时比较应答组与非应答组上述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PEG-IFNα-2a、PEG-IFNα-2b治疗48周时CHB患者的血清HBV DNA应答率分别为67. 6%、59. 4%,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 3%、34. 6%,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PEG-IFNα-2a组中,HBV DNA应答组较非应答组基线ALT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390,P=0. 016); HBeAg应答组基线HBeAg水平比非应答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286,P=0. 021)。PEG-IFNα-2b组中,HBV DNA应答组较非应答组具有更低的基线HBV DNA水平、基线HBeAg水平(Z值分别为2. 154、2. 057,P值分别为0. 030、0. 041); HBeAg应答组较非应答组具有更低的基线HBV DNA水平(Z=2. 052,P=0. 042)。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PEG-IFNα-2b治疗组1例发生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1例发生血小板减少,而PEG-IFNα-2a组未见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和血小板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PEG-IFNα-2a、PEGIFNα-2b治疗CHB均有较强的抗病毒疗效和免疫调节作用,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近。 嵇玮嘉 颜学兵关键词: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类 临床对照试验 2014年与2015年欧洲肝病学会抗HCV治疗指南比较 被引量:5 2015年 鉴于抗HCV药物研制进展非常迅速,针对抗HCV治疗的指南更新也非常及时。2014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及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AASLD)联合发布了一部丙型肝炎诊治指南[1],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关于丙型肝炎管理及治疗的指南[2]。 戴明佳 颜学兵关键词:肝炎病毒属 1838例发热待查患者临床特征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1 838例发热待查(FUO)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 838例FUO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将病因分为感染性疾病(1 256例)、非感染性疾病(391例)和诊断不明(191例)3类,分析其性别、年龄、住院天数、发热原因、预后等特点。结果FUO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5,年龄(49.01±19.72)岁。不同病因组间性别、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6,P<0.01),其中肿瘤性疾病患者年龄(56.92±17.53)岁,高于其他各组患者。感染性疾病中以细菌性感染最多见,其中呼吸系统感染416例(22.63%)。非感染性疾病中以结缔组织病最多见,其中成人斯蒂尔病55例(2.99%)。药物热(2.01%)等其他原因所致FUO也较多见。出院后随访3个月示1 604例患者好转,102例治愈,7例死亡。结论临床诊疗FUO患者应首先考虑呼吸系统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以及成人斯蒂尔病等非感染性疾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指标临床综合分析,尽量明确或缩小可能的诊断范围。 嵇玮嘉 颜学兵关键词:病因 结缔组织病 呼吸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药物的研发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2018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脂肪变性发展到肝硬化之间的重要一步,它是目前重要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虽然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为NASH一线治疗方法,但很难实施且在疾病进展中的疗效有限。运用特定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目前市场上可用的以及处于临床试验的药物,为NASH研究者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提供最新研究进展信息。 嵇玮嘉 颜学兵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药物疗法 《妊娠期HBV的阻断、预防、治疗和随访管理》解读 被引量:6 2016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公众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并且是潜在疾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大部分HBV感染者主要由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MTCT)导致。由于通过MTCT感染者大多数会转变为慢性HBV感染,在妊娠期给予适当的预防和管理对于预防MTCT至关重要,所以预防HBV围产期传播是全球努力减少慢性HBV感染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姣春 冷雪君 张莹 颜学兵《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解读: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策略比较 被引量:29 2015年 自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第一部关于HCV的筛查、管理和治疗指南后,2015年3月WHO颁布了首部关于HBV的预防、管理和治疗指南,2015年5月15日国内发布了WHO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政策简报,指南原文共166页,政策简报封面照片隐含了指南主要针对全球中低收入国家(LMIC)。 戴明佳 冷雪君 颜学兵关键词:世界卫生组织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诱发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2016年 IFN诱发的甲状腺炎(IIT)是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接受IFN治疗时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引起了临床广泛关注。IIT的发病机制可能为IFN引起的免疫调节异常和(或)对甲状腺的直接毒性作用。IIT可分为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和无症状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对甲状腺直接毒性作用诱发的破坏性甲状腺炎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检测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抗体水平、治疗中密切监测TSH有利于及时发现IIT并进行处理,减少其发生和发展。大多数IIT是可控的而无需停止IFN治疗;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通常较容易恢复。 朱芳 张振江 姬会春 颜学兵关键词:甲状腺疾病 干扰素 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2018年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其病因复杂,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阳性结果,诊治较困难。虽然当今医学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但FUO的确诊率并未明显提高,加深对FUO的认识,研究其病因构成及诊治策略,对于提高诊断效率十分必要。本文就FUO可能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策略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嵇玮嘉 颜学兵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 病因 恩替卡韦与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干扰素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入组69例患者分成两组,即恩替卡韦组(46例)与干扰素组(23例),收集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12、24、36和48周时的血清;并检测血清HBV DNA、HBe Ag、HBe Ab、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结果在治疗12、24、36、48周时,恩替卡韦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82.6%、97.8%、97.8%和97.8%)显著高于干扰素组(34.8%、43.5%、47.8%和5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4.7、21.9、19.2,P均=0.00);治疗24、36、48周时干扰素组患者HBe Ag转阴率(34.8%、39.1%和43.5%)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4.3%、10.9%和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5.9、5.4,P=0.00、0.01、0.02);治疗24、36、48周时干扰素组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率(26.1%、30.4%和30.4%)显著高于恩替卡韦组(4.3%、4.3%和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7.0、3.9,P=0.02、0.00、0.04);各治疗时间点恩替卡韦组患者ALT复常率(87%、97.8%、100%和100%)显著高于干扰素组(34.8%、73.9%、73.9%和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7、7.2、10.1、14.9,P均=0.00)。结论 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而干扰素治疗可获得更高的HBe 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潘玉 王莉娜 宋正霞 颜学兵 丁芹关键词:HBV DNA 恩替卡韦 干扰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