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05)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兴胜崔社怀吴学玲杨雪梅徐智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纤维化
  • 3篇肺纤维
  • 3篇肺纤维化
  • 3篇VASOHI...
  • 2篇脂质体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脂质体
  • 1篇单克隆
  • 1篇导管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血管生成抑制...
  • 1篇抑制剂

机构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吴学玲
  • 4篇崔社怀
  • 4篇王兴胜
  • 3篇杨雪梅
  • 2篇赵云峰
  • 2篇徐智
  • 1篇黄勇
  • 1篇李新焕
  • 1篇曹国强
  • 1篇孙桂明

传媒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Vasohibin家族与血管生成的负反馈调节被引量:1
2009年
王兴胜吴学玲崔社怀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负反馈
基于vasohibin的免疫脂质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并鉴定基于vasohibin质粒的免疫脂质体,为抗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理想的载体工具。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首先制备含vasohibin质粒的脂质体,并与山羊抗小鼠VWF单克隆抗体相连,形成免疫脂质体,并对其形态结构、粒径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结果证明本实验成功构建含vasohibin质粒的免疫脂质体,所获得的免疫脂质体能形成平均粒径为50.100nm的球形颗粒。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制备了基于vasohibin的免疫脂质体,为体内的进一步应用于抗肺纤维化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王兴胜赵云峰杨雪梅吴学玲徐智崔社怀
关键词:VASOHIBIN脂质体质粒单克隆肺纤维化
Vasohibin免疫脂质体抑制小鼠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制备Vasohibin免疫脂质体,并观察对小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首先制备含Vasohibin质粒的脂质体,并与山羊抗小鼠VWF单克隆抗体偶联,形成免疫脂质体,并用博莱霉素诱发肺纤维化小鼠模型。14 d后,处死小鼠,取出肺脏组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肺间质血管密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入Vasohibin免疫脂质体的小鼠的肺间质血管密度减少,CD31细胞数在模型组平均为(78±12)个,治疗组为(46±16)个,空白对照组为(9±2)个。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对照组为(1.39±0.23)μg/mg,治疗组为(0.84±0.12)μg/mg。结论 Vasohibin免疫脂质体能有效降低博莱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为肺纤维化的早期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兴胜吴学玲杨雪梅赵云峰徐智崔社怀
关键词:VASOHIBIN免疫脂质体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期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IPF急性加重期患者的HRCT影像学改变,总结其特点。结果IPF的HRCT影像学改变多样,可表现为双肺多灶性病变、磨玻璃影、网状影、蜂窝状影、细支气管扩张、胸膜下线、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以及肺气肿。急性加重期HRCT特点为双肺出现新增磨玻璃影,与双侧胸膜下网格状影及蜂窝状影重叠。结论IPF急性加重期HR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HRCT对IPF的诊断及急性加重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王兴胜吴学玲曹国强杨雪梅黄勇崔社怀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影像学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结合局部化疗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结合局部化疗对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单侧中量或大量老年恶性胸腔积液崽者65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3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两组均胸腔局部注入顺铂、高聚生行胸膜腔封闭。结果研究组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84.85%(CR11例,PR17例),明显优于对照组43.75%(CR4例,PR10例),(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好转率87.9%,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引流结合局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适合于老年患者。
孙桂明李新焕王兴胜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顺铂高聚金葡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