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95-81001249)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季成叶陈天娇尹小俭张欣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国儿童青少年1995—2010年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变化情况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95—2010年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和体脂率的变化,为建立更科学的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来自199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北京等13个省和直辖市,共82 921和93 264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检测指标为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分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4个社会经济群体计算体脂率。结果 1995—2010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36 mm/10 a,女生为1.05 mm/10 a;肩胛下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07 mm/10 a,女生为0.67 mm/10 a。男肱三头肌皮褶厚度7~12岁期间增长迅猛;女生从青春中期开始两处皮褶厚度逐步显著超过男生。1995年4个社会经济群体体脂率顺次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15 a间富裕乡村、中小城市增速最迅猛,各群体间差异显著缩小。2010年4个群体体脂率男生分别为18.6%,16.9%,16.0%和13.9%,女生分别为21.9%,20.5%,20.4%和18.5%;男、女增幅分别为1.42%和0.91%/10 a。结论应及时分析我国青少儿群体及其亚群的体脂率迅猛增长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策略和措施。
- 季成叶陈天娇
- 关键词:皮脂体脂肪率人体质量指数
- 中国儿童青少年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正常值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的皮褶厚度正常值,为建立我国儿童少年体脂率、瘦体重等评价及预估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资料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有215 142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参与。以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为指标,通过LMS平滑曲线建立百分位数,使用长岭晋吉和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结果我国儿童少年皮褶厚度发育受性别、年龄、青春发育进程的综合影响。随年龄增长,女孩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的增长幅度逐步超过男生,而男生则在青春期前和早期出现迅猛增长。在皮褶厚度基础上,计算各性别—年龄组体脂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体脂分布变化的百分位数体系。结论我国儿童少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正常值的建立,为分析体脂在超重/肥胖领域的作用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奠定重要基础。
- 季成叶陈天娇
- 关键词:皮脂肥胖症
- 贵州省苗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与体格发育动态变化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贵州苗族儿童青少年1985—2010年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变化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适龄人群的营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WHO-2006标准,对1985—2010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贵州省苗族7-18岁学生进行筛查。结果 2010年男、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37.7%和39.0%,消瘦率分别为3.3%和1.3%。和1985年相比,生长迟缓率仅小幅下降。将年龄阶段分"儿童""少年"两阶段分析1985—2010的变化趋势,7-12岁儿童期生长迟缓率逐渐降低,而13-18岁少年期生长迟缓率逐渐上升。结论苗族学生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处于不完全性长期趋势。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全面兼顾苗族儿童青少年整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
- 季成叶尹小俭
- 关键词: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
- 布依族和水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布依族和水族儿童青少年群体营养和生长发育状况,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少数民族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少数民族数据中的7-18岁布依族和水族中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布依族男、女生生长迟缓率分别为44.3%和43.4%,水族分别高达62.2%和62.7%。布依族各年龄身高均值均接近低水平界值点,部分年龄段如男14,15岁比界值点仅差0.1 cm;水族多数年龄段均低于界值点。结论应把布依族和水族儿童青少年列为重点营养干预人群,在加快民族经济、民族教育的同时将中央政府提供的学校午餐措施列入重点干预内容。
- 季成叶尹小俭
- 关键词: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
- 大理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大理白族青少儿2010年营养不良状况及1985—2010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群体的营养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2006筛查标准,对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云南白族点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白族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男生生长迟缓率1985年、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32.6%,24.3%,19.6%,女生分别为29.8%,24.3%,19.6%,其中后10 a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受身高长期趋势强有力支持,前15 a身高突增期出现在12-17岁,后10 a为7-11岁增长显著。学生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较为平衡。讨论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明显,迅猛发展的民族经济和旅游业为儿童营养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 季成叶陈天娇
- 关键词:营养状况青少年
- 贵州侗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与发展趋势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分析贵州侗族青少年1985—2010年营养状况发展趋势,为探索西部少数民族儿童营养改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用WHO-2006筛查标准,对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7-18岁侗族中小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侗族7-18岁男、女生长迟缓率分别为26.8%和28.8%,消瘦率为7.7%和4.6%。生长迟缓率从1985至2000男生从59.8%下降至48.0%,女生从55.8%下降至41.6%。完全性的良性长期趋势为生长迟缓率下降提供支持;近10 a来下降趋势比以往更明显,男生身高增长以2001—2010年为主,13岁为突增高峰;女生身高增长以1985—1991年正向促进作用最强,12岁为突增高峰。结论侗族儿童青少年正向促进营养因素为兄弟民族提供借鉴,负向消极因素则为该民族制定干预策略奠定科学基础。
- 季成叶张欣
- 关键词: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