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801) 作品数:13 被引量:98 H指数:5 相关作者: 靳素荣 郭仰东 张娜 张蕴薇 胡中立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近红外光谱在植物种及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4年 为了研究植物品种的有效鉴定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近10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等种及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发现该技术在粮食作物和药用植物中的应用较多,且准确性较高,在经济作物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且建模方法比较单一,在饲草作物和能源植物中的应用目前还鲜有报道,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品种鉴定模型,实现更多植物种及品种的准确鉴定。 黄艳华 杜娟 夏田 刘斯佳 李洪超 张蕴薇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蔗糖是植物中重要的代谢产物,它直接或间接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提高植物生物学产量和增强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蔗糖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催化蔗糖代谢中的限速反应,SPS基因在分子水平编码调控SPS。研究SPS基因克隆与表达规律是从分子水平揭示蔗糖代谢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PS基因克隆和表达研究进展,并展望了SPS基因的研究前景和应用前景。 路海博 孙元元 汤海港 张蕴薇关键词:蔗糖 克隆 花魔芋中三种功能性成分联产分离工艺 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超声辅助联产工艺法对魔芋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分离进行了研究。用正交优化试验考察了提取神经酰胺与生物碱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得到魔芋中神经酰胺提取量为1.57 mg/g,生物碱提取量为0.41 mg/g。采用柱层析、重结晶等技术纯化后神经酰胺和生物碱的纯度分别为80.77%和71.68%;采用乙醇沉淀法从魔芋残渣中提取KGM类化合物,提取量为0.51 g/g,纯化后的纯度为93.86%。进一步对神经酰胺的保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保湿效果强于橄榄油和甘油。本研究对提高魔芋的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附加经济值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周秀秀 丁亚平 徐乐乐 胡中立 靳素荣关键词:魔芋 联产工艺 神经酰胺 葡甘聚糖 外源施加褪黑素对NaCl胁迫下狼尾草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8 2014年 在狼尾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外源施加褪黑素,观察测定NaCl胁迫下狼尾草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萌动种子体内的抗逆酶活性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NaCl胁迫下狼尾草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其中300和500μmol/L的褪黑素处理效果比较明显。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狼尾草胚根的直径,起到了壮根的作用。NaCl胁迫下褪黑素处理组的平均干重显著高于非褪黑素处理的组别,表明褪黑素处理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另外褪黑素提高了种子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助于抵抗盐胁迫逆境造成的渗透伤害;提高了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SOD、POD和CAT),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有效防止了胁迫产生的多余活性氧所造成的过氧化伤害。综合以上数据,褪黑素具有提高狼尾草抵抗NaCl胁迫逆境的作用。 张娜 蒋庆 李殿波 蔡林桐 张海军 司文君 范希峰 郭仰东关键词:狼尾草 褪黑素 NACL胁迫 发芽率 Advances in Melatonin and Its Functions in Plants 2012年 Abstract Melatonin (N-acetyi-5-methoxytryptamine) is a well-known animal hormone, which is synthesized and secreted by pineal gland and takes part in the regulation of circadian rhythm in animals. At present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melatonin is widely existed in higher plants while there have no enough studies on functions of melatonin in plants. Researches have already indicated that the possible functions of melatonin in plants include regulating photoperiod, participating in growth regulation, clearing active oxygen, and promoting activity of antioxidase. General reviews upon functions of melatonin in plants are made upon experiments in recent years. We fo-cus on the demonstrated and predicte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melatonin in plants to bring researchers up to date on this field. The weakness in present studies and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pointed out. 张娜 张海军 杨荣超 黄韫宇 郭仰东关键词:MELATONIN ANTIOXIDANT PHOTOPERIOD 常见精油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植物精油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生物活性多样、作用机制新颖、纯天然、无污染等特点,在抑菌、防腐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见植物精油对9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用含精油溶液浸种处理作... 刘凡关键词:植物精油 抑菌活性 种子萌发 防腐保鲜 文献传递 须芒草、虉草和柳枝稷对干旱和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3 2014年 以营养生长期须芒草(Andropogon virginicus)、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和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用盆栽土培法研究了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盐分浓度下3种草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加重,3种草脯氨酸、可溶性糖、POD活性、CAT活性均呈持续增加或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柳枝稷CAT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且在7%土壤含水量下达到最大值;随盐胁迫加重,3种草脯氨酸、可溶性糖、POD活性呈持续增加或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须芒草可溶性糖含量和POD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且在2‰盐分浓度下达到最大值,须芒草、虉草、柳枝稷CAT活性均先增加后减少,且分别在2‰、4‰、6‰盐分浓度下达到最大值。可初步得出须芒草、虉草对干旱具有一定适应能力,但对NaCl较敏感,柳枝稷对干旱和NaCl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李雁博 张蕴薇 哈依夏 杜金鸿 刘源 陈果 王佺珍关键词:虉草 柳枝稷 盐胁迫 可溶性糖 保护酶 芒草化学成分分析研究 2013年 以芒草(芒、五节芒、荻、南荻、奇岗以及芒荻杂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及其在种间(或类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在不同种间(或类型间)差异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纤维素含量在不同种间(或类型间)差异不显著。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的种内变异贡献率大于种间变异贡献率,说明利用种内遗传变异,能够对纤维素含量及半纤维素含量进行遗传改良。 张艳红 王志花 丁亚平 刘述光 刁英 胡中立 靳素荣关键词:芒草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化学成分 柳枝稷质膜型水通道蛋白基因PvPIP1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14年 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技术从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中克隆得到了cDNA全长为1215 bp的柳枝稷质膜型水通道蛋白基因(PvPIP1),包含867 bp开放阅读框序列,编码288个氨基酸,将该基因提交到GenBank,获得登录号KC95517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vPIPI基因分子量为30.78 kD,含有6个跨膜区,2个高度保守的NPA模体结构,存在PIPs的高度保守序列GGGANXXXXTGY和TGI/TNPARSK/FGAAI/VI/VF/YN。对其同源性的分析表明,PvPIP1基因与黑麦草(Lolium pereune)和大麦(Hordeum vulgare)的质膜型水通道蛋白同源性高达98%和9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PEG胁迫的任何时间点PvPIP1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都表现上调,在ABA和NaCl胁迫的9h内其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推测PvPIP1基因能参与柳枝稷对逆境的抗性反应。研究结果将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该基因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提供依据与信息。 石锦 李仁 王晋芳 吴新新 张娜 孙倩倩 齐艳 邢燕霞 周春蕾 赵冰 郭仰东关键词:柳枝稷 同源克隆 亚细胞定位 非生物逆境 不同生态型的11个柳枝稷品种组织培养反应评价 被引量:5 2014年 以美国从南到北11个不同生态型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对其愈伤组织各种形态及比例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不同生态型柳枝稷的组织培养反应。结果表明:低地型品种Alamo和Performer的种子发芽率和愈伤诱导率均较低,但组织培养中结构松脆、生长旺盛、色泽鲜亮、增殖较快、容易分化成苗的Ⅱ型愈伤组织比例高,容易再生成苗;虽然高地型品种Dacotach,Blackwell和Nebraska28等的愈伤诱导率和种子发芽率较高,但较难挑选出Ⅱ型愈伤组织,不易获得组培再生苗。本研究结果为柳枝稷的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育种奠定基础。 刘燕蓉 张万军关键词:柳枝稷 发芽率 愈伤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