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A01301-02)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何治胡敏姚岚周聪游艳更多>>
相关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脑血
  • 1篇单胺
  • 1篇单胺类
  • 1篇单胺类神经递...
  • 1篇蛋白
  • 1篇递质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多器官功能障...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氨基酸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流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性

机构

  • 4篇三峡大学

作者

  • 4篇何治
  • 2篇姚岚
  • 2篇胡敏
  • 1篇陈超
  • 1篇袁丁
  • 1篇陈涛
  • 1篇游艳
  • 1篇周聪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神经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α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旋美托嘧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脑缺血缺氧时,神经元会出现损伤和死亡。现有大量研究证明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保护大脑神经元免受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但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激活有关。右旋美托嘧啶(dexmedetomidine)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右旋美托嘧啶的分子药理学及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作一综述。
胡敏何治
关键词:右旋美托嘧啶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保护作用
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对脑缺血后肝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介导大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保护作用。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溶媒对照组、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20mg/kg.d,30mg/kg·d)治疗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手术后断头取脑,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称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取肝和肺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力的变化。结果 1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P﹤0.05),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2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减少肝和肺组织MDA和NO的生成(P﹤0.05)、抑制其SOD、GSH-Px、XO活力升高(P﹤0.05)。结论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可通过其抗氧化应激效应对脑缺血介导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挥保护作用。
胡敏陈超周聪游艳何治
关键词:香椿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脑缺血再灌注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脑缺血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脑缺血后,脑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在缺血性脑损伤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中起重要作用。介绍脑缺血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机制,以及其对神经元、局部脑血流(rCBF)和脑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兴奋性氨基酸(EAA)、自由基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相互关系。
何治袁丁姚岚
关键词:单胺类神经递质脑缺血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兴奋性氨基酸局部脑血流脑组织内
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1970年,Biedler等在放线菌素处理的中国仓鼠细胞和小鼠白血病P388细胞中首先发现多药耐药(MDR)现象;继之,Juliano等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MDR株的细胞膜上分离出一种磷酸糖蛋白,即P-糖蛋白(P-gp)。
何治陈涛姚岚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血脑屏障P-糖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