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945)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慧霞张佳妮陈金虎谭莺全养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JNK信号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传导通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中的表达,探讨其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周对照组、12周对照组、8周高脂组及12周高脂组各16只,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饲高脂饲料。正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技术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生物化学法检测空腹血糖(FBS)、ALT、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s);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JNK1、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磷酸化(pIRS-1^Ser307)、蛋白激酶B(PKB)、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磷酸化(P—PKB^Ser473)。正态分布数据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8周高脂组与8周对照组、12周高脂组与12周对照组比较:体质量、肝指数、血清ALT、AST、TG、TC、Fins、FFAs、TNFα、及肝匀浆TG、TC,FFAs、MDA,高脂组(8、12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2周),t值分别为5.90和7.92、9.91和7.42、5.49、4.99和5.31、7.37、2.30和5.86、2.64和3.85、3.86和6.61、10.53、7.07和8.45、T=89.5和T=100、5.20和6.18、11.90和17.83,P值均〈0.05或〈0.01。肝匀浆每毫克蛋白SOD:8周对照组、12周和8周高脂组、12周分别为(21.6±4.0)U、(22.0±3.6)U、(13.0±3.0)U、(10.1±2.2)U,高脂组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4.88、7.92,P值均〈0.01;GIR:8周对照组、12周和8周高脂组、12周分别为(10.8±1.3)mg·kg^-1·min^-1、(10.7±1.2)mg·kg^-1·min^-1、(8.1±1.1)mg·kg^-1·min^-1、(6.3±1.5)mg·kg^-1·min^-1,高脂组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4.52、6.41,P值均〈0.01;高脂组与同期
- 谭莺张佳妮陈金虎王利娟刘慧霞
- 关键词:脂肪肝胰岛素抗药性信号传导C-JUN氨基末端激酶
-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胰岛素抵抗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中的表达及在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8周对照组、12周对照组、8周模型组和12周模型组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或高脂饮食喂养8周和12周。于第8周和第12周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BS)含量;正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检测IR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中JNK表达变化。结果大鼠NAFLDIR模型组TG、BS含量较对照组增高,随着喂养时间的延长,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IR水平逐渐加重,JNK阳性细胞和JNK蛋白表达强度逐渐增加,JNK的表达强度与IR呈正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喂养8周能够成功构建NAFLDIR大鼠模型,肝细胞JNK可能参与了NAFLDIR的发生和发展。
- 陈金虎刘慧霞张佳妮全养雅郭敏谭莺
-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胰岛素抵抗
- 库普弗细胞异常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库普弗细胞(KCs)异常在高脂饲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各12只,分别予高脂饲料和普通饲料饲养12周。然后测定体重、肝重、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并观察KCs形态变化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ALT、AST、TG、TC水平、肝脏KCs产生的TNF-α及NO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小叶内KCs发生形态及功能改变,该变化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r=0.702,0.810,0.587,0.765,P均〈0.05)。结论高脂饮食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呈现形态及功能异常,该异常可能与NAFLD脂肪变性及炎症坏死的发生有关。
- 贺丹刘慧霞李岚谭雅琴
- 高脂饮食构建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大鼠模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模型;分析胰岛素抵抗(IR)在NAFL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G)及高脂饮食组(FG)各24只。第2、4、6、8周末时,2组各随机抽取6只,称体重,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然后计算肝指数(肝湿重(g)/体重(g)×100%);制备肝组织匀浆测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光镜检查肝组织切片以评价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结果FG组大鼠的体重增长比NG组快;肝指数在第2、4、6、8周末均大于NG;第2周末时已出现肝细胞脂肪变,其程度随喂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第4周末开始出现IR、高TG、TC血症、肝脏转氨酶异常及肝脏脂质过氧化损害,第6周末时形成轻度脂肪肝,第8周末时发展为中度脂肪肝。结论SD大鼠用改良型高脂饲料持续喂养6周可形成伴有IR的NAFLD,IR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李岚刘慧霞贺丹陈金虎张佳妮全养雅
- 关键词:膳食脂肪类脂肪肝胰岛素抗药性
- 支气管上皮细胞在气道高反应中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5
- 2007年
- 气道高反应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但大多数人认同是气道的一种慢性炎症。近十年来,上皮缺陷学说逐渐成为解释气道高反应机制的主流观点。气道上皮不再被仅仅看作为单纯的机械屏障,而是机体内环境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界面。气道上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包括抗氧化、内分泌和外分泌、黏液运输、生物代谢、结构性黏附、损伤修复、应激或炎症信号传递、抗原递呈作用等。借助这些生理作用,支气管上皮细胞在气道局部微环境稳态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理由相信,气道上皮的结构完整性缺陷或功能紊乱是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道高反应性疾病的启动环节。
- 秦晓群向阳刘持谭宇蓉屈飞彭丽花朱晓琳秦岭
- 关键词:支气管上皮细胞气道高反应性
- 表达人JN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制备表达人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方法将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WT-JNK线性化后,与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38,进行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将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包装细胞HEK293内制备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经PCR及DNA测序鉴定。结果JNK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内成功包装,5d后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明显表达,搜集的病毒经过PCR扩增得到特定JNK基因片段并测序鉴定,动物实验证实构建的Ad-WT-JNK能有效在肝组织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JNK重组腺病毒载体及相应重组腺病毒颗粒,为进一步研究JNK的作用及应用JNK进行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陈金虎刘慧霞张佳妮郭敏全养雅谭莺
- 关键词:基因JUN蛋白激酶类腺病毒科遗传学
- DN—JNK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 2009年
- 目的制备表达人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DN—JNK),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功能鉴定。方法将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CMV—DN—JNK线性化后,与pAdEasy—1共转化大肠杆菌BJ5138,进行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将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入包装细胞HEK293内制备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并经PCR及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检测Ad—DN-JNK在SD大鼠肝组织中JNK1蛋白表达情况,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IRS-1^Ser307)磷酸化水平。结果JNK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EK293细胞并在细胞内成功包装,5d后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明显表达,搜集的病毒经过PCR扩增得到了特定JNK基因片段并测序鉴定。所制备的Ad—DN—JNK滴度为2.5×10^10pfu/ml,动物实验证实构建的Ad—DN-JNK能有效在肝组织表达。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DN—JNK重组腺病毒载体及相应重组腺病毒颗粒,动物实验证明Ad—DN—JNK能有效介导DN—JNK基因蛋白表达并下调IRS-1^Ser307磷酸化水平。为进一步研究JNK的作用及应用DN—JNK进行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 张佳妮刘慧霞陈金虎郭敏全养雅谭莺
- 关键词:重组蛋白质类腺病毒科
- 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及吡格列酮干预组,饲养8周;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剩余两组喂饲高脂饲料;吡格列酮干预组于实验第4—8周予吡格列酮灌胃,其余两组同期予蒸馏水灌胃;测定空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HE染色分析肝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观察Kupffer细胞形态变化及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空腹FIRI、TG、T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呈以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的混合性脂肪变性并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肝脏Kupffer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其产生的TNF-α、NO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P<0.05);吡格列酮干预组大鼠空腹FIRI、TG、TC均低于高脂饮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肝脏Kupffer细胞形态及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吡格列酮可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和调节Kupffer细胞功能有关。
- 贺丹李岚刘慧霞
-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脂肪肝枯否细胞胰岛素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