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9KJA430002)

作品数:13 被引量:77H指数:4
相关作者:姚超左士祥吴凤芹汪信陈天虎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凹凸棒
  • 9篇凹凸棒石
  • 7篇纳米
  • 7篇复合材料
  • 7篇复合材
  • 4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导电复合材料
  • 2篇稻壳
  • 2篇吡咯
  • 2篇纳米导电复合...
  • 2篇聚苯
  • 2篇聚苯胺
  • 2篇聚吡咯
  • 2篇孔径
  • 2篇孔径分布
  • 2篇白度
  • 2篇苯胺
  • 2篇比表面
  • 1篇电解液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3篇常州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化工研究院
  • 1篇中国石化扬子...
  • 1篇怀远县第一中...
  • 1篇江苏省凹土工...
  • 1篇江苏河海纳米...
  • 1篇济宁市产品质...
  • 1篇江苏正本净化...

作者

  • 13篇姚超
  • 4篇左士祥
  • 4篇吴凤芹
  • 3篇陈天虎
  • 3篇汪信
  • 2篇杜郢
  • 2篇于海洋
  • 2篇李锦春
  • 2篇秦泽勇
  • 2篇丁永红
  • 2篇魏科年
  • 2篇王茂华
  • 1篇王磊磊
  • 1篇贡宝仁
  • 1篇任强
  • 1篇李恒
  • 1篇陈群
  • 1篇张亮亮
  • 1篇刘文杰
  • 1篇徐斌海

传媒

  • 5篇非金属矿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塑料科技

年份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脂酸对纳米TiO_2有机表面修饰方法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报道了一种利用硬脂酸对纳米TiO2进行有机表面修饰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纳米TiO2水分散液的制备和把纳米TiO2粒子由水分散液中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甲苯溶液中两个过程。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粒度分布、紫外-可见光谱和分散性实验等对所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说明硬脂酸以双齿配位的方式化学键合在纳米TiO2表面。表面元素分析和热分析数据表明,在纳米TiO2表面的硬脂酸化学修饰层的均匀性和致密性通过本方法得以改善。透射电镜、粒度分布、紫外-可见透过率光谱和分散性实验结果说明,本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有机表面修饰后的纳米TiO2具有分散性好、团聚粒径小、粒度分布窄、可见光透过率高和紫外线屏蔽能力强的优点。
贡宝仁姚超陈群王茂华魏科年
关键词:纳米TIO2硬脂酸蒸馏有机表面修饰
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吡咯/凹凸棒石(PPy/ATP)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吡咯(Py)用量为m(Py):m(ATP)=0.32,过硫酸铵(APS)与Py的摩尔比为1.1,十二烷基磺酸钠(DSNa)与Py的摩尔比为0.27,15℃下反应2h得到的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可达26Ω·cm。通过热重-热差分析、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TEM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测试表明: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与纯聚吡咯相比明显提高,聚吡咯以非晶态形式包覆在凹凸棒石单晶的表面,它们之间没有新键生成,存在的是物理作用。
李恒姚超吴凤芹丁永红李峰徐斌海
关键词: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
纳米二氧化硅/凹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吸附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用硫酸调节pH,通过液相沉淀法在凹土单晶表面原位生成纳米粒状二氧化硅,制备纳米二氧化硅/凹土复合粉体。利用XRD、TEM、TG-DTG、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方法对复合粉体进行表征。XRD表明,二氧化硅以非晶态的形式包覆在凹土表面,防止了凹土的团聚。TEM照片显示,包覆后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减小,粒度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张国庆尹振燕王丽赵彦军李秀娟姚超
关键词:比表面孔径分布
凹凸棒石/硅酸铝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2010年
以凹凸棒石、硅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凹凸棒石/硅酸铝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硅酸铝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白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m(硅酸铝)∶m(凹凸棒石)=1.5,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所制得凹凸棒石/硅酸铝纳米复合材料与凹凸棒石相比,白度由31.3%增加到85%。通过FTIR,XRD,TEM,BET等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凹凸棒石表面形成了连续的硅酸铝包覆层,硅酸铝与凹凸棒石以化学键结合并且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于凹凸棒石表面,所制得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BJH孔容、BJH平均孔径都减小。
姚超左士祥杜郢汪信陈天虎
关键词:凹凸棒石硅酸铝纳米复合材料白度
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首先以纳米凹凸棒石(ATP)为核体,盐酸为一次掺杂剂,原位合成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HCl-PANI/ATP),然后在氨水溶液中脱杂,再以磺基水杨酸(SSA)为二次掺杂剂,制备了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SSA(HCl)-PANI/ATP)。利用热分析(TG-DTA),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粒度分布和电导率测试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HCl-PANI/ATP相比,二次掺杂将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从10Ω·cm降到2Ω·cm,导电稳定性从90℃提高到120℃,平均粒径从383.8nm降到261.6nm;与传统掺杂工艺相比较,SSA的使用量大约降低了33.3%。
王磊磊姚超吴凤芹汪信陈天虎
关键词:聚苯胺凹凸棒石
凹凸棒石复配膨胀阻燃剂阻燃HDPE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聚磷酸铵(APP)与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THEIC)为膨胀阻燃剂(IFR),凹凸棒石(ATP)为协效剂,采用熔体共混法制备了阻燃高密度聚乙烯(HDPE),通过红外光谱、氧指数、热失重和锥形量热分析,研究了ATP对阻燃HDPE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ATP能催化APP/THEIC间的酯化反应,提高了HDPE的阻燃性能;当ATP的用量为2%时,HDPE/28%IFR/2%ATP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30%,阻燃等级提高为V-0,体系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比HDPE/30%IFR复合材料降低了22.7%和26.7%。
姚超张亮亮任强李锦春丁永红
关键词:高密度聚乙烯凹凸棒石膨胀阻燃剂
凹凸棒石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脲醛树脂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1年
利用凹凸棒石的多孔和棒状的特殊晶体结构,在合成脲醛树脂过程中加入凹凸棒石,以达到有效改善脲醛树脂的整体应用性能。研究了凹凸棒石经硅烷偶联剂KH-792表面改性前后对脲醛树脂复合材料中游离甲醛含量、剪切强度、耐水性的影响,确定了改性凹凸棒石的用量。并通过分散性实验、Fourier变换红外、热重-差热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改性前后的凹凸棒石和制备的脲醛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凹凸棒石合适的用量为纯甲醛和尿素总质量的7.5%,在此条件下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游离甲醛含量降至1%以下,与纯脲醛树脂相比其剪切强度提高了一倍,并提高了脲醛树脂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耐热性和交联度;有约4.5%的KH-792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于凹凸棒石表面;与来改性凹凸棒石相比,改性凹凸棒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姚超左士祥杜郢汪信陈天虎
关键词:凹凸棒石表面改性耐水性剪切强度复合材料
凹凸棒石/稻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阳离子黄X-GL的吸附性能被引量:4
2011年
以凹凸棒石和稻壳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了凹凸棒石/稻壳活性炭(ATP/RHAC)复合材料,研究了凹凸棒石与稻壳质量比、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与稻壳质量比为1∶1、浸渍比为2∶1、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1 h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吸附性能较好,对阳离子黄X-GL的吸附量为176.49 mg/g。X-射线衍射、比表面和扫描电镜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孔结构为微孔型,比表面积为471.61m2/g,总孔容为0.35 cm3/g。
秦泽勇姚超魏科年王茂华刘文杰尹琳傅成义
关键词:凹凸棒石稻壳复合材料
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阳离子红吸附性能被引量:9
2012年
以纳米凹凸棒石为核体,在其表面原位聚合包覆聚吡咯层,制备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对阳离子红X-GRL的吸附。结果表明,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X-GRL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为113.629mg.g-1,吸附焓变为18.66kJ.mol-1,吸附自由能变在-27.18~-35.14kJ.mol-1之间,吸附熵变约为151J.mol-1.K-1。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聚吡咯/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X-GRL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吸附并存的过程。
姚荣胜左士祥王文娟于海洋姚超
关键词:聚吡咯凹凸棒石
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2年
本实验用盐酸活化凹凸棒石,然后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探讨了磷酸铝用量、反应体系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白度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BET-比表面分析技术对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铝/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铝用量占纳米复合材料总质量的6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 min,反应体系pH值控制在8.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纳米复合材料与原凹凸棒石相比,白度由52%提高到86.6%;凹凸棒石经酸化和磷酸铝包覆之后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磷酸铝以非晶态形式均匀包覆于凹凸棒石表面,磷酸铝与凹凸棒石之间的作用为物理吸附,没有化学键的结合。
于海洋姚超左士祥刘文杰吴凤芹朱斌
关键词:凹凸棒石酸化磷酸铝白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