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UT11RW411)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敬巍纪秀明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代文
  • 2篇文明
  • 2篇现代文
  • 2篇现代文明
  • 2篇小说
  • 2篇小说创作
  • 1篇审美
  • 1篇审美特质
  • 1篇生命
  • 1篇生态批评
  • 1篇生态情怀
  • 1篇生态写作
  • 1篇诗意
  • 1篇诗意栖居
  • 1篇世界观
  • 1篇视阈
  • 1篇特质
  • 1篇栖居
  • 1篇情怀
  • 1篇尊重自然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外国语学...

作者

  • 3篇李敬巍
  • 1篇纪秀明

传媒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反思之上的世界观的重构——试析中国当代生态写作的审美特质被引量:1
2011年
在欧美生态文学的影响之下,自上世纪80年代伊始,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即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生态倾向,以沈从文、徐刚、贾平凹为首的中国新一代生态写手们,本着文学创作者高度的生态责任感,以中国的生态现实为经,用写作者应有的生态审美作纬,通过对生态现实的摹写与反思,共同构建起了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绿色生态维度,他们在创作中所倡导的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基于整体性之上的世界观的重构意识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生态写作的审美特质及思想倾向,并使生态写作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隅。
李敬巍
关键词: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基于现代文明之上的生态构想——生态批评视阈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被引量:3
2011年
从黑龙江漠河的白山黑水之间走向文坛的小说家迟子建,其独特的童年生活经历令她对现代文明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抗拒。尽管迟子建从未在其作品中标榜自己的生态信仰,其仍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生态创作模式。她通过对现代城市文明的质疑与反感,对大自然灵性的生态感悟,完成了对生态的解构与重构,搭建了属于自己的生态创作视阈。
李敬巍纪秀明
关键词:小说生态批评现代文明
现代文明藩篱中的诗意栖居——解析迟子建小说创作的生态情怀被引量:1
2011年
在中国当代生态作家群中,迟子建是一位自在的生态写手。她从未明确标榜自己的作品是现代生态意识下的指导之作,特殊的童年生境令她对现代文明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抗拒,这成为其作品生态气质建构的泉源。对现代城市文明及现代人思想价值取向的摹写传达了迟子建对于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派生的现代文明的质疑,而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重构之上的"皈依自然观",以及作为大自然符号的动物的生态关照则向我们昭示了作家对于大自然灵性的一种特有的生态感悟。迟子建以其特有的生态创作内涵完成了现代文明之上的诗意栖居,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生态情怀。
李敬巍
关键词:现代文明诗意栖居生态情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