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76010)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倪玉山王华滔黎军顽张文李生飞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压痕
  • 5篇纳米
  • 5篇纳米压痕
  • 2篇多尺度
  • 2篇压头
  • 2篇体心立方金属
  • 2篇金属
  • 2篇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分布
  • 1篇散热
  • 1篇失配位错
  • 1篇施工方
  • 1篇施工方案
  • 1篇塑性
  • 1篇隧道
  • 1篇绕流
  • 1篇热分析
  • 1篇位错模型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倪玉山
  • 3篇黎军顽
  • 3篇王华滔
  • 2篇张文
  • 2篇梅继法
  • 2篇李生飞
  • 1篇张华兵
  • 1篇饶勇
  • 1篇刘超峰
  • 1篇李季
  • 1篇王洪生
  • 1篇秦昭栋
  • 1篇陆怀宝

传媒

  • 3篇物理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强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光源与照明
  • 1篇岩土力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心立方金属钽Ⅱ型裂纹尖端缺陷萌生的多尺度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采用多尺度准连续介质法(quasi-continuum method,QC)模拟体心立方(body-centered-cubic,bcc)金属钽(Ta)Ⅱ型裂纹尖端位错的形核与发射过程,获得位错发射位置与应力强度因子关系曲线,分析裂纹尖端缺陷萌生过程,研究全位错分解以及扩展位错形成机理.位错活动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一致的特征,新位错的发射对于位错运动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裂纹扩展初始阶段首先萌生点缺陷,点缺陷随着加载强度增加会萌生新的点缺陷,点缺陷最终运动到边界,导致Ⅱ型断裂破坏.在全位错发射之前有不全位错的形核与发射表明全位错的分解分步进行,从势能曲线上来看,也就是两个极小值点的形成机理不同.
陆怀宝黎军顽倪玉山梅继法王洪生
关键词:多尺度
压头不同晶向下纳米压痕的多尺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压头晶体各向异性对纳米压痕的影响,采用多尺度准连续介质(QC)法模拟了不同晶向Ni压头与Ag薄膜的纳米压痕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晶向下压头在薄膜上触发的原子滑移,发现压头的晶向引起的界面失配位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薄膜开启初始原子滑移系的难易。然后对比了压头在不同晶向下测得的薄膜纳米硬度,发现其计算值是一样的。最后研究压头表面和压痕表面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的分布,分析了应力分布与原子滑移系的关系。
李生飞倪玉山
关键词:纳米压痕失配位错应力分布
The effect of surface roughness on rarefied gas flows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被引量:1
2008年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ughness effect combining with effects of rarefaction and compressibility by a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for rarefied gas flows at high Knudsen numbers. By discussing the effect of the tangential momentum accommodation coefficient on the rough boundary condition, the la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s of nitrogen and helium flows are performed in a two-dimensional microchannel with rough boundaries. The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in the microchannel on the velocity field, the mass flow rate 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are studied and analysed.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two gases in micro scale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macroscopic flows and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lattice Boltzmann model in rarefied gas dynamics.
刘超峰倪玉山
黄土隧道施工方案的数值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黄土隧道围岩不同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的数值分析,对了解黄土隧洞变形破坏机理以及黄土隧洞设计施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对黄土隧道围岩采用中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各3种不同支护顺序分别进行了模拟计算,考察了各个施工工序地表最大沉降量、隧洞拱顶最大下沉量、围岩塑性区分布、衬砌单元弯矩以及岩体总应变能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从开挖方法来说,双侧壁导坑法要优于中壁法;从支护顺序来说,滞后支护要优于及时支护。此结果可为黄土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倪玉山张华兵
关键词:黄土隧道开挖
考虑晶界效应的纳米压痕多尺度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准连续介质多尺度方法,模拟铜薄膜的纳米压痕变形过程,为了研究晶界在纳米压痕中的效应,分别计算单层和双层薄膜两种情况,得到载荷—位移响应曲线。加载过程中,对薄膜内部变形比较剧烈的部分画出原子图,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剧烈变形的原因,对比两种情况下微观机理的不同。结果表明,在单层薄膜的压痕中,位错在压头左右两边的正下方-45°A处分别成核,随着加载的进行,在薄膜内部-130°A处第二次成核;在双层薄膜压痕中,位错同样在-45°A处成核,随着加载的进行向下移动,终止在晶界处,没有出现第二次成核;对比两种情况发现,晶界对薄膜的硬度影响不是很大,而对薄膜的应变能变化影响显著。
王华滔倪玉山黎军顽张文
关键词:纳米压痕晶界
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的封装热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建立了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光源模块的一种封装结构,采用热通路和电通路分离的改进方案,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热分析,比较了不同LED间隔和功率、基板底面不同对流强度等情况下光源模块的散热性能,仿真结果显示,在使用大功率(>1W)LED时,自然对流不能满足光源模块的散热要求,必须加载强制对流装置。
李季倪玉山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散热
不同晶体取向下纳米压痕的多尺度模拟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准连续介质多尺度方法模拟面心立方金属铝单晶薄膜的纳米压痕变形过程.对薄膜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晶体取向(分别为x[111],y[10],z[2];x[2],y[111],z[10];x[10],y[001],z[0]),得到载荷-位移响应曲线.加载过程中,对晶体内部变形比较剧烈的部分画出原子图,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剧烈变形的原因.结果表明,薄膜变形的微观机理因其晶体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在x[111],y[10],z[2]取向下,压头下压方向和晶体密排面平行,薄膜内部的主要变形机理为晶面滑移产生位错成核.该情况下材料的硬度较大,材料z方向位移较大;在x[2],y[111],z[10]取向下,压头下压方向与晶体密排面垂直,薄膜内部的主要变形机理为孪生变形.该情况下材料硬度最大,z方向位移也最大;在x[10],y[001],z[0]取向下,压头下压方向与晶体密排面呈一定角度,薄膜内部的变形机理为晶体层先滑移产生一小段位错,之后随着加载的进行在薄膜内部出现孪晶.该情况下材料硬度最小,z方向位移也最小.
王华滔秦昭栋倪玉山张文
关键词:纳米压痕晶体取向
并列双方柱绕流的Lattice Boltzmann模拟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采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对并列双方柱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对方柱间距比s/D=0.2、0.3、0.4、0.5、1.0、1.4、1.5、1.6、1.8、2.0、2.5共11种情况下的流场分别进行计算,给出了对应的流线图、方柱的升力图及阻力图,同时计算了方柱各边中点的压力,给出了压力与间距比的变化曲线,并对各个流线图、升力图、阻力图及压力图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当s/D≤1.5时,流动呈偏流型,形成周期漩涡;当s/D>1.5时,流动呈对称型,形成对称漩涡;s/D=1.5为流动从偏流型向对称型转换的临界间距比。该结果对工程中建筑物位置的安排及其安全系数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饶勇倪玉山刘超峰
关键词:LATTICE方柱绕流流场模拟
体心立方Ta的广义面错能及在Ⅱ型裂纹尖端初始塑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嵌入原子势考察体心立方(bcc)金属Ta的广义层错能和广义孪晶能并获得广义层错能和广义孪晶能曲线.研究表明,bccTa的广义层错能曲线与面心立方金属的广义层错能曲线有明显差异,Ta的广义层错能曲线不存在明显的能量极小值,位错主要以全位错的形式发射.不同原子厚度的广义孪晶能曲线表明4个原子层的孪晶能曲线开始出现亚稳定的能量极小值,5个原子层的孪晶能曲线出现稳定的能量极小值.为进一步验证广义层错能和广义孪晶能曲线揭示的塑性变形机理,采用准连续介质力学多尺度方法研究Ⅱ型裂纹尖端的初始塑性变形过程.结果表明,变形孪晶和全位错发射同为Ⅱ型裂纹尖端两种重要的塑性变形机理.
梅继法黎军顽倪玉山王华滔
Quasicontinuum simulation of indentation on FCC metals
2008年
Quasicontinuum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processes of incipient plastic deformation on three FCC metals (Ag,Ni and Pd) under the action of a rigid indenter.Four widths (9.3,18.6,27.9 and 37.2 ) of the indenters were modelled for each metal specimen.A series of load-displacement responses and the strain energy versus displacement responses of the indenter were presented.It is shown that the abrupt drop of the load in the load-displacement response is triggered by the nucleation of dislocations in the metals.The critical load of each metal specime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denter width,while the hardness of the metal specimen decreases as the indenter width increases.Furthermore,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in the films was analyzed.Two dislocations are nucleated respectively beneath the right and left sides of the indenter.Each dislocation successively decomposes into two Shockley partial dislocations after the first nucleation process.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two partial dislocations are equal for both sides of the indenter,which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s.
王华滔秦昭栋倪玉山张文
关键词:成核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