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009)

作品数:85 被引量:609H指数:18
相关作者:孙兴国刘方李浩冯静谭晓越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心肺运动
  • 45篇心肺运动试验
  • 16篇心脏
  • 13篇心力衰竭
  • 13篇衰竭
  • 11篇生理
  • 11篇生理学
  • 11篇理学
  • 11篇慢性
  • 10篇康复
  • 10篇个体化
  • 9篇动脉
  • 9篇通气
  • 9篇精准
  • 9篇病患
  • 8篇慢性心力衰竭
  • 7篇心力衰竭患者
  • 7篇心脏移植
  • 7篇功率
  • 6篇心率

机构

  • 37篇国家心血管病...
  • 27篇重庆医科大学
  • 2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7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4篇潍坊医学院
  • 6篇湖北省中医院
  • 6篇美国加州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如皋市人民医...
  • 5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太和医院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1篇孙兴国
  • 29篇刘方
  • 19篇李浩
  • 13篇冯静
  • 11篇谭晓越
  • 9篇王桂芝
  • 9篇胡盛寿
  • 9篇张振英
  • 8篇黄洁
  • 8篇刘艳玲
  • 6篇徐丹丹
  • 6篇朱嘉宝
  • 5篇席家宁
  • 4篇王冬
  • 4篇姜立清
  • 3篇宋云虎
  • 3篇王凯
  • 3篇王巍
  • 3篇刘琴
  • 3篇席家宁

传媒

  • 5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4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实用器官移植...
  • 3篇中国老年保健...
  • 3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年份

  • 3篇2022
  • 30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25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体通气状态对动脉血气波浪式幅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发现不同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气的变化特点。方法:选择心功能正常,需要连续监测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患者6例,4男2女,年龄(59.00±16.64)岁,体质量(71.67±10.37)kg,左心射血分数(LVEF)(61.33±2.16)%。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于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过度通气状态下连续15~16次心跳桡动脉、颈静脉逐搏取血,测定PO_(2),用于分析三种呼吸状态下动、静脉血气的变化特点。分别比较患者相邻最高和最低值,以验证三种呼吸状态下动、静脉血气是否都存在周期性波浪式信号变化;此外,将患者动、静脉血气周期性波浪式信号的变化幅度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比较有无差异。结果:共6例ICU住院监护患者,抽取动、静脉血液充满肝素化细长塑化管需要15~16次心跳,即取血需要15~16次心跳,全部覆盖超过2个呼吸周期。患者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通气状态下动脉血气中PaO_(2)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分别是(9.96±5.18)mmHg,(5.33±1.55)mmHg和(13.13±7.55)mmHg,分别是各自均值的(8.09±2.43)%,(5.29±2.19)%,(10.40±2.68)%,高通气量呼吸模式波浪式变化幅度大于正常呼吸模式(P<0.05),正常呼吸模式波浪式变化幅度大于憋气状态(P<0.05)。正常呼吸、憋气20 s以及高潮气量通气状态下静脉血气中PO_(2)未呈现波浪式变化,幅度分别是(1.63±0.41)mmHg,(1.13±0.41)mmHg和(1.31±0.67)mmHg,分别是各自均值的(3.91±1.22)%,(2.92±1.12)%,(3.33±1.81)%,都显著低于同状态下动脉血气,但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分别于三种通气状态下采用连续逐搏动脉取血血气分析法证实,患者高通气状态呼吸时动脉血气的周期性波浪式变化信号增强,憋气时波浪式呼吸变化信号变弱,而静脉血氧分压波浪式变化幅度于三种呼吸状态下都不明显。说明肺通气导致肺换气是影响动脉血液波浪式信号幅度的直接决定性因素。
崔闫孙兴国慈政葛万刚李浩王桂芝王桂芝李银俊朱嘉宝马铭欣陈荣黄燕邹昱馨谭晓越刘方
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不同潮气量和频率影响活体山羊颈动脉血氧动态变化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在初步验证超快反应聚合物基质光纤氧传感器及其测定系统记录颈动脉氧分压(PaO_(2))连续动态变化使用基础上,为了分析探讨肺通气对PaO_(2)连续动态变化的影响,我们设计本活体整体动物实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杂种山羊4只,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空气机械通气下,切皮直接暴露把后接测定系统的氧传感器直接插入左侧颈动脉连续记录PaO_(2)动态变化。正常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分别通过三种潮气量实施:正常潮气量(潮气量V_(T)=15 ml/kg、呼吸频率Rf=20 bpm)、减半潮气量(V_(T)减半、Rf加倍)和加倍潮气量(V_(T)加倍、Rf减半)。三种潮气量通气时间分别稳定10~15 min,选取后180 s分析计算PaO_(2)平均值、呼吸间PaO_(2)变化的升降幅度和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以ANOVA及两两比较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潮气量的影响。结果:活体山羊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实验时心率和血压均稳定;肺-颈动脉延迟时间为1.4~1.8 s(约为此时的3次心跳)。机械通气正常潮气量下PaO_(2)平均值在(102.94±2.40,99.38~106.16)mmHg,升降幅度是(21.43±1.65,19.21~23.59)mmHg,占平均值的(20.80±1.34,18.65~22.22)%;减半潮气量下,PaO_(2)平均值维持在(101.01±4.25,94.09~105.66)mmHg,虽略降但不显著(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_(2)升降变化幅度却显著降低为(18.14±1.43,16.46~20.05)mmHg,占平均值的(17.95±1.07,16.16~18.98)%(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1);加倍潮气量机械通气下,虽仅略升的PaO_(2)平均值维持在(106.42±4.74,101.19~114.08)mmHg(与正常机械通气比较P>0.05,与减半潮气量机械通气比较P<0.05),但PaO_(2)升降幅度却显著增大为(26.58±1.88,23.46~28.46)mmHg,占平均值的24.99%±1.58%(与正常机械通气和减半潮气量比较P均<0.01)。结论:正常肺通气的吸气和呼气是颈动脉PaO_(2)上升和下降的始动因素。正常通气量机械通气下减半潮气量和倍增潮气量显著改变PaO_(2)升降幅度,但PaO_(
王桂芝王桂芝孙兴国孙兴国赵晓勇杨希营张蕊于剑锋张蕊李浩李军马铭欣李浩邹昱馨
关键词:潮气量
心肺运动试验整体功能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6年
心脏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脏运动康复是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而心肺运动试验在患者运动能力评估、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制定、康复效果及预后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心肺运动试验在CHF患者心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包括客观定量整体功能评估、精准指导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评估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预测预后、个体化评估其他康复项目治疗效果和指导整体健康管理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肺运动试验康复
肺动脉高压及其合并心脏内右向左分流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特征性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明确肺动脉高压及合并心脏内右向左分流(R-L)患者的心肺运动试验(CP_(ET))气体交换变化。方法: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16-10至2017-08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_(ET)的73例肺动脉高压病人CP_(ET)数据,采取双盲方式抽取四位医生作为判读者分别独立识别R-L后,结果分为四组:①分流阳性组(n=20)、②分流可疑组(n=9)、③无分流组(n=37)、④分流延迟开放组(n=6)。选择同期完成CP_(ET)正常人14例作为对照。结果:分流阳性组在运动开始时分钟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率和呼气末氧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升,分别为(7.36±2.72)L/min、(1.84±3.59)、(5.02±4.34)、(3.75±2.6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6±2.59)L/min、(2.22±2.08)、(-1.46±4.68)、(-3.96±2.82)mmHg);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降(-1.63±1.6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08)mmHg(P均<0.01)。分流延迟开放组在运动后期呼吸商(RER)、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率和呼气末氧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升,分别为(0.40±0.08)、(11.07±5.60)、(30.55±7.89)、(13.72±2.2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8±0.12)、(5.67±4.6)、(4.54±3.83)、(5.51±4.24)mmHg;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相对于静息期的改变值骤降(-6.82±1.96)mmHg,明显区别于对照组的(5.67±4.6)mmHg,在恢复期分流延迟开放组二氧化碳排出通气效率、氧气通气效率相对于峰值功率时的改变值(分别为-8.38±3.24、-13.14±6.47),明显低于对照组(6.22±2.87、16.56±4.2)(P均<0.01)。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较正常人CP_(ET)的整体功能和通气效率指标降低;肺动脉高压合并右向左分流患者不仅在静息通气效率受限更剧;且特征性地运动初始时出现P_(ET)O_(2)明显上升、P_(ET)CO_(2)明显下降,RER跳升到1.0左右,V_(E)/VCO_(2)不降反升与VO_(2)/V_(E)不升反降,常有SpO_(2)显著下降,还有V_(E)更大�
王冬王冬孙兴国邹昱馨冯云红陈荣李浩李浩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心肺运动试验气体交换右向左分流
心肺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运动康复治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5
2016年
目的观察心脏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运动强度下心脏运动康复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治疗的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15例。按照随机原则和患者参与意愿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n=5)患者进行除心脏运动康复治疗之外的常规治疗指导;中等负荷组(n=5)和高负荷组(n=5)患者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精准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进行心脏运动康复治疗,30 min/d,5 d/周,共12周。中等负荷组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80%无氧阈水平,高负荷组功率自行车运动强度为无氧阈以上Δ50%功率强度。记录3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无并发症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CPET,中等负荷组和高负荷组患者完成12周全程心脏运动康复治疗。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前,3组患者无氧阈、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最大功率、超声心动图指标、6MWD和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等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1)·kg^(-1))、最大功率(%pred)、6MWD较对照组升高,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1)·kg^(-1))、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最大功率(W、%pred)、6MWD较对照组升高,QoL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负荷组患者无氧阈(ml/min)、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1)·kg^(-1))、峰值氧脉搏(ml/次)较中等负荷组升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PET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6MWD、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负荷组患者治疗后无氧阈(ml/min、ml·min^(-1)·kg^(-1)、%pred)、最大功率(W、%pred)、左心室射血分数(L
张振英孙兴国席家宁刘艳玲冯静姜立清高华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肺运动试验康复
河南省76698例体检人群心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分析
2021年
目的:肺功能和心电图检查是心肺运动试验(CPET)人体心肺代谢整体功能评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研究对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异常及其临床相关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l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76698例体检人员行常规心电图、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检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心肺功能异常检出率,进一步分析心肺功能异常严重程度的特点。结果:①在76698例常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71.04%。②肺通气功能异常检出率36.86%,其中男性44.78%(17570/39237),女性28.57%(10703/3746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且各年龄段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均<0.01)。③小气道功能异常检出率为56.26%,男性57.73%(22661/39237),女性54.72%(20499/37461),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39岁组,40-49岁组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均<0.05),20~2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均男性高于女性(P<0.05)。④换气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8.54%,其中男性30.55%(7433/24327),女性26.50%(5507/2078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P<0.05)、20~29岁组和40~49岁组(P均>0.05),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50~59岁组,60~69岁组,≥70岁组,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均<0.05)。结论:河南体检人群心功能、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及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检出率较高,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年龄≥70岁者高于其他年龄段。
张娜孙兴国孙兴国赵桂华徐金义谢燕清谢燕清陈嘉楠
关键词: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背景心肺运动试验(CPET)是目前唯一的整体功能状态客观定量评估方法和临床技术,广泛使用于心肺移植管理。但是国内仍有专家由于担心安全问题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放弃CPET的客观定量评估。目的探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实施CPET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肺运动试验室接受检测的重度心力衰竭住院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77例,其中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级32例、Ⅳ级45例,均进行CPET,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标准连续递增功率方案完成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检测其肺通气功能指标、一般指标、CPET指标,并记录患者终止CPET主要原因。结果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Ⅳ级患者无氧阈(ml/min、ml·min^(-1)·kg^(-1)、%pred)、峰值摄氧量(ml/min、ml·min^(-1)·kg^(-1)、%pred)、峰值氧脉搏(ml/次、%pred)、摄氧效率平台(OUEP)(比值、%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比值、%pred)、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slope、%pre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终止CPET主要原因有乏力38例(49.3%)、气喘20例(26.0%)、胸闷7例(9.1%)、头晕5例(6.5%)、口干4例(5.2%)、心慌2例(2.6%)、恶心1例(1.3%)。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Ⅳ级患者终止CPET主要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结论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实施CPET肺功能通气指标、一般指标、CPET指标均无显著异常,安全可行。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Ⅳ级患者CPET指标及终止CPET主要原因无差异。
尚广配孙兴国谭晓越葛万刚刘方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肺运动试验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心肺运动中核心指标的特征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肥厚型心肌病(HCM),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猝死率高。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胸痛等。症状限制性极限运动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整体整合生理和医学(HIPM)理论指导下是唯一评估人体整体功能状态检查,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心肺运动中核心数据变化值得进一步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在阜外医院就诊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完成CPET受试者2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19例肥厚型心肌病(肥厚心组)和无诊断疾病健康人25例(正常组),观察两组CPET核心指标的异同。结果:①肥厚心组男163女56例,正常组11男14女;肥厚心组年龄(46.7±12.8,16.0~71.0)岁;正常组年龄(43.7±10.4,26.0~61.0)岁。②肥厚心组CPET核心指标的峰值摄氧量(Peak VO_(2))为(65.2±13.8,22.8~103.4)%pred;无氧阈(AT)为(66.4±13.0,33.7~103.5)%pred;峰值氧脉搏(Peak O_(2) pulse)为(84.3±19.0,90.9~126.0)%pred;摄氧效率平台(OUEP)为(99.2±13.4,69.1~155.5)%pred;分钟通气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值最小值(Lowest V_(E)/VCO_(2))为(108.0±13.2,70.4~154.0)%pred;分钟通气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值斜率(V_(E)/VCO_(2) Slope)为(108.5±17.9,66.9~164.9)%pred,肥厚心组较正常组在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峰值氧脉搏,摄氧效率平台等百分预计值(%pred)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Lowest V_(E)/VCO_(2)和V_(E)/VCO_(2) Slope(%pred)显著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个体而言,部分患者就诊时整体功能状态尚在正常范围内。③CPET中Peak VO_(2)与其他核心指标AT、OUEP、Peak O_(2) pulse、峰值收缩压呈正相关;与Lowest V_(E)/VCO_(2)和V_(E)/VCO_(2) Slope呈负相关。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安全完成CPET,CPET指标具有特异性,不仅可用于整体功能评测、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危险分层、疗效评估和精准预后预测,并可用于整体论指导下的个体化整体方案慢病有效管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
陈颖哲陈颖哲台文琦宋雅石超郝璐王继楠胡小莹张也刘方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心肺运动试验用于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对于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6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年龄在18~80岁)行CPET、运动负荷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分析CPET相关指标(峰值摄氧量%预计值Peak VO_(2)%pred、峰值氧脉搏%预计值Peak O_(2) pulse%pred、摄氧量对应功率的做功效率(ΔVO_(2)/ΔW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其诊断价值。结果:Peak VO_(2)%pred的最佳截断点是≤69%pred,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5.1%,特异度为77.0%,AUC为0.698。Peak O_(2) pulse%pred最佳截断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50.7%,特异度为72.4%,AUC为0.58。ΔVO_(2)/ΔWR最佳截断点处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44.9%,特异度为87.4%,AUC为0.647。Peak VO_(2)%pred及ΔVO_(2)/ΔWR敏感度远高于负荷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PET部分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优于运动负荷心电图,最佳截断点处特异度及诊断价值均较高,而且CPET本身也包括连续动态全程心电图分析,不建议各自分割使用,主张所有指标整体整合分析使用。CPET相关指标对冠心病诊断有预测价值,可以早期、较准确的诊断冠心病。
朱珊雨王曦孙兴国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冠心病运动心电图
心肺运动试验精准制定个体化适度强度运动康复处方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探讨运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进行客观定量整体功能评估,精准制定个体化适度强度运动康复处方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015年4—7月招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工作、确诊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5例医务工作者,采用CPET检查结果计算无氧阈功率,进而精准制定个体化适度强度负荷功率的运动康复处方,并配合优化药物、精神心理方面、生活习惯及禁烟限酒等整体康复方案。患者CPET过程中连续监测血压,每天运动康复前、后分别测定静息血压,坚持运动康复12周,期间根据血压调整药物。结果高血压患者运动康复前均服用至少一种降压药物,运动康复开始后逐渐停用降压药物,至运动康复第12周均未服用降压药物。患者运动康复后收缩压(SBP)〔(116±10)mmHg(1 mmHg=0.133 kPa)与(125±11)mmHg〕、舒张压(DBP)〔(71±7)mmHg与(74±8)mmHg〕均较运动康复前降低(P<0.05)。运动康复第12周时运动康复前静息SBP较运动康复第1周时降低(P<0.05);运动康复第1周与第12周运动康复后静息SBP、运动康复前后静息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CPET客观定量评估整体功能,精准制定个体化适度强度运动康复处方为核心的整体康复方案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停药后仍然维持血压稳定。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数深入研究。
葛万刚孙兴国刘艳玲冯静席家宁张振英
关键词:高血压心肺运动试验康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