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2001BA703B16)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石怀银张笑明门保忠周定标苏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cl-2基因在人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Bcl-2基因在人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以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人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42例,以病理学分类分为稳定型(19例)和不稳定型(23例)两组,8例肝肾移植捐献者的正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作为对照组。Bcl-2抗凋亡基因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化(n=42)和原位杂交(n=25)进行检测。结果 Bcl-2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在不稳定型斑块中分别表达20例和9例,在稳定型斑块中表达11例和4例(P<0.05)。在平滑肌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泡沫细胞均有表达。Bcl-2在炎性细胞成分聚集的肩区,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在不稳定斑块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2±28.84和258±29.93,稳定性粥样斑块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93±4.66和11.32±6.15,表达强度在不稳定型斑块中明显高于稳定型斑块(P<0.01)。对照组中无表达。结论 Bcl-2在不稳定斑块中的表达均高于稳定型斑块,是抗凋亡和维持粥样斑块稳定的因素。
- 门保忠苏琴周定标石怀银张笑明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BCL-2基因
- Bax基因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Bax基因在稳定和不稳定粥样斑块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标本25例,由病理学分成稳定性(14例)和不稳定性(11例)两组,对照组正常动脉取自肝移植供者的腹主动脉及其分支(6例);进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原位凋亡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Bax凋亡基因表达。结果稳定性斑块Bax阳性表达免疫组化5例,原位杂交5例,TUNEL阳性4例;不稳定性斑块Bax阳性表达免疫组化10例,原位杂交11例,TUNEL阳性表达9例,表达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P<0.01);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阳性细胞半定量计数在稳定性斑块中分别为8.63±2.62和10.32±3.12,在不稳定性斑块分别为122±21.64和152±23.35,高于稳定性斑块(P<0.01);对照组无表达。结论Bax高表达是影响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分子病理学基础和脑卒中发生率的因素之一,在不同时期控制其表达可为基因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靶点。
- 门保忠周定标石怀银张笑明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BAX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