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114401) 作品数:18 被引量:29 H指数:4 相关作者: 刘庆慧 黄倢 万晓媛 孙新颖 吴垠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凡纳滨对虾RAS与WSSV-VP26的相互作用 2019年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对虾养殖中主要的病原之一,病原与宿主作用是介导病毒感染的重要过程。RAS蛋白是Ras基因分泌的保守蛋白,为小G蛋白家族的一员,普遍存在于从酵母菌到哺乳动物的真核细胞中,具有偶联受体和效应系统传递跨膜信号的功能,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双重调节的作用,但关于RAS与WSSV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Ras基因克隆至pBAD/gⅢA表达载体上,以E. coli Top10为宿主菌,在L-阿拉伯糖的诱导下获得RAS重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RAS蛋白,质谱分析显示,该蛋白为凡纳滨对虾RAS。采用Far-western和ELISA检测方法分析RAS与WSSV结构蛋白VP26、VP28N和VP37的相互作用。Far-western结果显示,RAS与VP26有明显的结合作用,ELISA实验结果显示,RAS与VP26蛋白的相互作用随RAS量的增加而增强。本研究表明,RAS参与WSSV侵染过程,为进一步研究WSSV侵染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中一 刘庆慧 黄倢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RAS蛋白 WSSV 2013年中国典型对虾养殖区白斑综合征病毒流行株高变异区序列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流行变异情况,本研究取用2013年3—12月从7个省市发病地区采集到的64份WSSV阳性样本,以特异的引物扩增目的片段,通过测序分析不同样本的缺失及变异差异。结果显示,在开放阅读框ORF14/15的扩增中,分别有6530 bp、6533 bp和5138 bp的片段缺失,而在ORF23/24扩增中有12070bp大片段的缺失,不同地区样本中未能成功扩增ORF75,而ORF94的重复单元数目分别为0、3、4、12不等,ORF125的重复单元数目为0、7。SNP分析表明,含有3个重复单元的ORF94在48位的碱基为T、T、T,重复单元数为4的在48位的碱基为T、T、T、T,重复单元数为12的在48位的碱基分别为T及11个A。而ORF125所有重复单元数为7的情况在8、18、25、66、69位置的碱基均为G、G、G、G、A,在9、50、53、61位的碱基也普遍出现了变异。结果表明,WSSV在中国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在序列中的缺失、重复单元数目以及SNP的差异较为明显。 孙新颖 万晓媛 刘庆慧 黄倢关键词:WSSV ORF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Tetraspanin-3与WSSV的体外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15年 Tetraspanin-3是四跨膜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在信号转导和免疫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Tetraspanin-3(FcT_3)的大胞外环区(Large extracellular loop,LEL)基因片段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p BAD/gⅢA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BAD/gⅢA-T3L,转化入大肠杆菌TOP 10中,用L-阿拉伯糖(L-Arab)诱导并经钴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质谱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为FcT_3。用地高辛将FcT_3L标记并与WSSV作用,Far-western分析显示,FcT_3L与VP26结合。ELISA实验结果显示,FcT_3L与VP26蛋白的相互作用随VP26量的增加而增强。推测FcT_3通过与VP26作用介导病毒核衣壳的入胞过程。 关广阔 刘庆慧 黄倢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WSSV 相互作用 2016-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wsv006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wsv006蛋白结构变异情况,并进一步为其蛋白功能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2016和2017年在全国18个地区采集的WSSV阳性样品为模板,采用PCR方法,用特异性引物扩增wsv006基因,经连接转化后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16年的47份样本中有9个样本,包括河北黄骅、山东日照、河北沧州和河北唐山4个地区的样本中出现了wsv006目的条带,检出率为19%。在2017年的39份WSSV阳性样本中有16个样本,包括福建霞美镇、河北黄骅、广东湛江、山东滨州、山东东营和上海6个地区的样本中出现了wsv006的目的条带,检出率为41%。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扩增的wsv006编码氨基酸变异包括氨基酸替换、插入、缺失和提前终止翻译,其中插入的主要是脯氨酸(P)和苏氨酸(T),插入位点在第151~166位,处于PT的交叉重复区域;终止翻译是由于核苷酸第541位插入了GAGG,在转录过程中形成了终止密码子。[结论]wsv006氨基酸序列存在明显变异。 蔡苗 刘庆慧 万晓媛 黄倢关键词:WSSV 2017年中国部分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高变异区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自暴发以来给全球范围内的对虾养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解我国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区WSSV的流行变异情况,选取2017年中国部分地区的42个WSSV阳性样本,对ORF14/15、ORF23/24、ORF75、ORF94和ORF125共5个可变区进行PCR特异性扩增,分析其序列的缺失变异和重复单元(Ru)中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在ORF14/15的扩增中共出现4种缺失片段;ORF23/24只出现11945bp的缺失片段;ORF75扩增中,总RUs数目为3、4、9,其中45bp的RUs在12、27、80位点发生多核苷酸多态性;ORF94的RUs数目为6,其各重复单元在48位发生单核苷酸多态性;ORF125的RUs数目为4、6、7不等,其各重复单元分别在20、27、50、53、61位发生碱基突变。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样本中,WSSV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缺失变异,其中部分可变区表现出缺失情况的稳定性,某些可变区的重复单元数目及SNP表现出地区的差异性以及不稳定性。 刘晓娉 孙新颖 刘庆慧 万晓媛 黄倢关键词:WSSV 2014年中国不同地区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ORF14/15和ORF23/24缺失区序列比较 被引量:4 2016年 对虾养殖面临诸多病害威胁,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养殖对虾主要病原之一,WSSV不同地理株的变异可能导致WSSV毒力的变化。为了解2014年中国大部分地区WSSV ORF14/15和ORF23/24的变异情况,本研究选择2014年1月–8月期间采集的48份WSSV阳性样本,用特异引物扩增ORF14/15和ORF23/24片段,连接于T载体,转化至Top10中,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不同样本之间的缺失差异。结果显示,能够扩增ORF14/15和ORF23/24样品的比例分别为43.75%和33.33%。在ORF14/15扩增中,分别扩增出1260 bp、1270 bp、1892 bp和2662 bp片段,与TH-96-Ⅱ比对共有4种缺失情况,即缺失6540 bp、6530 bp、5908 bp和5138 bp。而在ORF23/24扩增中,分别扩增出1140 bp和1146 bp片段,与中国台湾株(TW)比对有两种缺失情况,即缺失12070 bp和12064 bp。研究结果表明,WSSV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而不同毒株之间在ORF14/15可变区差异比较明显,在ORF23/24可变区差异不大,但均具有大片段缺失。 孙新颖 刘庆慧 万晓媛 黄倢关键词:WSSV 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coat-ε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组织分布 被引量:2 2016年 coat-ε基因表达的蛋白是组成COPⅠ的coatomer复合体的一个亚基,为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coat-ε基因全长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RACE)技术,扩增出coat-ε基因的3端和5端,测序结果经DNAMAN比对拼接得出coat-ε基因全长,基因全长1402 bp,5非编码区(UTR)84 bp,3'非编码区(UTR)310 bp,开放阅读框1008 bp,预测编码335个氨基酸,其中,第230–300的氨基酸属于TPR超家族,Signal P 3.0 Server预测氨基酸序列没有信号肽,TMHMM Server v.2.0分析此氨基酸不存在跨膜结构,PSORTⅡPrediction预测该蛋白位于线粒体、细胞质、内质网中,属胞内蛋白。系统进化树显示,中国明对虾的coat-ε基因与节肢动物门的动物亲缘关系相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析该基因在鳃、上皮、胃、肌肉、肝胰腺等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结果显示,coat-ε在肌肉中的相对转录表达量最高,在鳃和附肢的表达次之。本研究获得的中国明对虾coat-ε全长序列,可为该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王修芳 刘庆慧 吴垠 黄倢关键词:中国明对虾 基因克隆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透射电镜分析中病毒固定条件的优化 2013年 电镜观察是研究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形态和结构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多聚甲醛和戊二醛对纯化的WSSV粒子进行固定,从中寻找最优的固定条件用于病毒的透射电镜(TEM)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多聚甲醛或者戊二醛固定的WSSV粒子对吸附、染色等实验操作的耐受性较未固定样品有显著提高,在制样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结构破坏.其中1.00%(V/V)多聚甲醛常温固定20 min对WSSV粒子的结构保持得最好.进一步地分析表明,1.00%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病毒粒子更有利于金标免疫电镜的研究. 邬君君 谷力 李钫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多聚甲醛 戊二醛 2016年中国部分地区白斑综合征病毒高变异区序列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4 2018年 为探究中国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分子流行病学变异情况,选取2016年1-7月从我国3省9市采集到的47份WSSV阳性样本,提取WSSV核酸后,使用特定引物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继而进行测序并分析比较不同地区样本的ORF14/15和ORF23/24序列缺失情况,ORF75、ORF94和ORF125的VNTR及SNPs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ORF14/15的扩增中,有4种缺失片段,分别是6 540 bp、6 530 bp、5 950 bp和5 140 bp,而在ORF23/24扩增中则有3种大片段缺失,分别是12 073 bp、12 070bp和11 945 bp,在所有样本中ORF75的RUs数目分别为11、8、10、3,ORF94的RUs数目分别为5、7、8、11、14,ORF125的RUs数目为4、5、6。SNPs分析结果表明,ORF94片段中含有5个和8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均为T,含有7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为T、G、G、G、G、T、T,含有11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为T、T、T、T、T、T、G、T、G、T、T,含有14个RUs的在48位的碱基为T、T、T、T、G、G、T、G、G、T、T、T、T、T,含有所有RUs数目的ORF125片段在8、18、25、66和69位置的碱基均为G、G、G、G和A,,而在9、50、53、61和63位的碱基则出现了4种变异。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的样本中,WSSV毒株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情况。主要表现在ORF14/15和ORF23/24均出现了新的缺失片段,ORF75、ORF94和ORF125的VNTR以及SNPs变异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 蔡苗 孙新颖 刘庆慧 万晓媛 黄倢关键词:白斑综合征病毒 单核苷酸多态性 红螯螯虾网格蛋白轻链的克隆及制备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2 2016年 网格蛋白为三脚蛋白复合体,其介导的内吞作用是病毒侵染细胞的常用途径之一.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为了研究分析WSSV的侵染机制及进入宿主细胞的途径,在本研究中,克隆得到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网格蛋白轻链的c DNA全长,并将其命名为Cq CLC(Genbank登录号为KR075008).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网格蛋白轻链进化距离较近.此外,在其蛋白序列中选择抗原性较好的片段合成多肽,并以此制备单克隆抗体,而后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从中筛选出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为进一步对WSSV侵染虾细胞机制及入胞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家骏 李钫 杨丰关键词:海洋生物学 红螯螯虾 克隆 抗体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