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1-03)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辛治国贾俊山李路晨郭士博孙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油藏
  • 1篇砂岩油藏
  • 1篇剩余油
  • 1篇识别方法
  • 1篇疏松砂岩
  • 1篇疏松砂岩油藏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取心
  • 1篇取心井
  • 1篇自动识别
  • 1篇自动识别方法
  • 1篇校正方法
  • 1篇流场
  • 1篇密闭取心
  • 1篇密闭取心井
  • 1篇夹层
  • 1篇含水
  • 1篇含水饱和度
  • 1篇发育阶段
  • 1篇饱和度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辛治国
  • 2篇冯伟光
  • 2篇贾俊山
  • 2篇孙志刚
  • 2篇郭士博
  • 2篇李路晨
  • 1篇孙波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疏松砂岩油藏密闭取心含水饱和度校正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利用密闭取心井资料分析油、水饱和度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受岩心上提和钻井液侵入等过程影响,胜利油田主要含油层系馆陶组上段以及沙二段上部油层岩心测试油、水饱和度之和却只有75%-85%,需要通过校正求准饱和度数据。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开展了挥发过程及岩心上提过程的室内实验,按照取心过程“逆流而上”分别进行了挥发校正、孔隙度变化校正、降压脱气校正以及钻井液侵入校正。校正结果显示。岩心上提过程导致油、水饱和度损失量最大,其中含水饱和度损失13.7%,含油饱和度损失6.5%。同时疏松砂岩油藏取心还需要考虑钻井液侵入对油、水饱和度的影响,对全侵和强侵样品进行了饱和度校正。
辛治国冯伟光郭士博李路晨孙志刚
关键词:密闭取心井
夹层自动识别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提出了一套利用电性变化梯度自动识别夹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夹层的电性特征与上下储集层有一定差异的特点,从而划分出夹层。然后计算夹层的自然伽马变化梯度、微梯度变化梯度、微电位变化梯度、微电极幅度差、声波时差变化梯度、井径变化梯度等参数,将这些参数归一化后绘制雷达图,发现泥质夹层具有高微梯度变化梯度、高微电位变化梯度、高井径变化梯度的特征;灰质夹层具有高声波时差变化梯度及低微电极幅度差的特征;物性夹层具有高微电极幅度差及低声波时差变化梯度的特征。在孤岛油田利用水平井挖潜夹层上部剩余油的过程中,利用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辛治国冯伟光郭士博李路晨孙志刚
关键词:夹层测井曲线储集层
优势流场发育阶段定量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差异、水油流度差异、注采差异、注入水长期冲刷及剥蚀等因素影响,油层内逐渐形成优势流场。矿场生产证明,优势流场对流体的分布和运移起重要作用,对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有较强影响。但是实践也证明,不同开发区块、不同油藏类型、不同井网类型以及不同工作制度等条件下形成的优势流场有很大差异。依据优势流场中流场强度大这一主要特征,引入流场强度指数作为定量的界定指标,并与PV数指数、采出程度及注水效率等参数结合,定量界定了优势通道的形成及所处阶段。当流场强度指数大于1.5,注水效率高,采出程度低时说明这是优势流场的初期阶段;流场强度指数大于1.5,注水效率低,采出程度低时说明是狭窄的优势通道,为优势流场的中期阶段;流场强度指数大于1.5,注水效率低,采出程度高时说明是优势流场的后期阶段,即已成为优势通道。
辛治国贾俊山孙波
关键词:流场剩余油
优势流场表征技术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中高渗透高含水砂岩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渗流特点,应用改进流线法数值模拟技术描述流场的展布,表征油藏中流体渗流规律,可以为油藏开发决策提供精确且直观的数据及图表基础。改进流线法在物质守恒方面精度高,而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存在物质守恒问题,对研究优势流场有着重要影响。改进流线法数值模拟可以高精度、多角度表征高含水油藏优势流场的展布,且实际研究成果表明其与现场示踪剂监测、干扰试井结果吻合。
贾俊山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