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19961116)
-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叶任高马虹马中富何建桂高劲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医科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细胞凋亡与p53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被引量:1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p5 3和 Bcl 2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猝死者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检测 (TU NEL)法检测 2 0例 AMI猝死者和 10例心脏正常车祸死亡者心肌细胞凋亡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p5 3和 Bcl 2蛋白在心肌细胞中表达水平 ,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 :AMI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为 (5 5 7.95± 144 .10 )个 / 10 0 0个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34.30± 2 0 .6 8)个 / 10 0 0个 (P<0 .0 5 ) ;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中 p5 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为 (4 41.6 5± 131.6 8)个 / 10 0 0个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0 .2 0±2 6 .2 7)个 / 10 0 0个 (P<0 .0 5 ) ,且与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成明显的正相关性 (r=0 .6 5 5 3,P<0 .0 0 2 )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为 (36 .2 5± 43.17)个 / 10 0 0个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10 0 .10± 71.34)个 / 10 0 0个 (P<0 .0 5 ) ,且与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成明显负相关性 (r=- 0 .810 3,P<0 .0 0 1) ;梗死区心肌细胞内 p5 3与Bcl 2蛋白表达数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r=- 0 .80 78,P<0 .0 0 1)。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数 1支者 (5 0 6 .38± 175 .88)个 / 10 0 0个 ,2支者 (5 5 4.38± 92 .15 )个 / 10 0 0个 ,3支者 (6 6 8.
- 马中富罗斌叶任高何建桂马虹高劲松
- 关键词:细胞凋亡P53蛋白心肌梗死猝死
- p53和Bcl-2基因mRNA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 p53和 Bcl 2基因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 AMI)猝死者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TUNEL法检测 1 5例老年 AMI猝死者和 1 0例心脏正常车祸死亡者的心肌细胞凋亡 ,用以 c DNA为内参标准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内 p53和 Bcl 2基因 m RNA表达量 ,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TUNEL法发现 ,猝死者梗死区的每千个心肌细胞凋亡数老年 AMI猝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0 0 ) ;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中 p53基因 m 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0 0 ) ,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与其中 p53 m RNA表达量的对数值成明显正相关性 ( r=0 .883 ,P<0 .0 0 1 ) ;Bcl 2基因 m RNA表达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0 0 ) ,且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数与其内 Bcl 2 m RNA表达量的对数值成明显负相关性 ( r=0 .90 7,P<0 .0 0 1 ) ;猝死者 p53和 Bcl 2基因的 m RNA表达量对数值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r=0 .84 9,P<0 .0 0 1 )。不同支数冠脉病变猝死者之间的比较 :1支、2支和 3支病变者在心肌细胞凋亡数、p53和 Bcl 2 m RNA表达量方面 ,相互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可能是因为例数少 )。结论 :老年 AMI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存在明显的凋亡现象 ,且受 p53与 Bcl 2两者相反调节其?
- 马中富叶任高罗斌何建桂马虹高劲松
- 关键词:细胞凋亡心肌P53BCL-2心肌梗死老年猝死
- 以cDNA为内参标RT-PCR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内p53和Bcl-2基因mRNA表达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 p5 3和 Bcl 2基因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中 m RNA表达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用以c DNA为内参标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p5 3和 Bcl 2基因的 m RNA表达量。结果 :p5 3基因 m RNA表达量〔m RNA/总 RNA(ng/ g)〕依次为 :冠脉结扎后 4小时组 (5 76 4 8.78± 19776 .96 ) ng/ g>结扎后 6小时组 (339.0 6± 10 4 .11) ng/ g>结扎后 3小时组 (16 5 .4 4± 33.36 ) ng/ g>结扎后 2小时组 (88.2 5±16 .6 5 ) ng/ g>未结扎 (0 )组 (3.16± 0 .6 9) ng/ g和结扎后 1小时组 (16 .37± 2 .73) ng/ g、8小时组 (2 3.13±7.0 3) ng/ g、 12小时组 (6 .75± 2 .86 ) ng/ g,P均 <0 .0 5 ;Bcl 2基因 m RNA表达量〔m RNA/ g总 RNA(ng/ g)〕:冠脉结扎后 3小时组 (4.5 3± 1.5 9) ng/ g、 4小时组 (0 .0 2± 0 .0 1) ng/ g和 6小时组 (3.4 6±0 .39) ng/ g<结扎后 2小时组 (5 2 .4 8± 14 .18) ng/ g、8小时组 (5 9.2 4± 2 .91) ng/ g<结扎后 1小时组 (77.2 0±12 .4 8) ng/ g和未结扎 (0小时 )组 (81.77± 9.6 2 ) ng/ g<结扎后 12小时组 (99.6 0± 4 .71) ng/ g,P均 <0 .0 5。该种方法能对不同的样本检出不同量的 m RNA含量 ,其特异性强 ,且能检出 0 .0 2 ng/ g的 m RNA含量 ,敏感性高。
- 马中富黄帆高劲松马虹叶任高
- 关键词:CDNA心肌细胞BCL-2基因P53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