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213)

作品数:33 被引量:236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长安柏道远张玉芬康春国杨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第四纪
  • 11篇洞庭盆地
  • 6篇江汉平原
  • 6篇长江
  • 5篇气候
  • 4篇动力机制
  • 4篇古气候
  • 3篇示踪
  • 3篇长江中游
  • 3篇沉积环境
  • 2篇地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第四纪地质
  • 2篇第四纪构造
  • 2篇断陷
  • 2篇遥感
  • 2篇盆地
  • 2篇气候演变
  • 2篇重矿物

机构

  • 3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湖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许昌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31篇李长安
  • 9篇柏道远
  • 8篇张玉芬
  • 4篇康春国
  • 3篇杨勇
  • 3篇陈亮
  • 3篇雷文大
  • 2篇邵磊
  • 2篇孙习林
  • 2篇王节涛
  • 2篇王秋良
  • 2篇胡思辉
  • 2篇袁胜元
  • 2篇霍炬
  • 2篇严玲琴
  • 1篇梅惠
  • 1篇陈进
  • 1篇杨则东
  • 1篇鹿献章
  • 1篇陈中原

传媒

  • 8篇第四纪研究
  • 4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Journa...
  • 1篇Geosci...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10篇2009
  • 3篇200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的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被引量:3
2012年
对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东南部两护村ZKC1孔上新世末—第四纪沉积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以及粒度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曲线协变性及相关系数表明,ZKC1孔沉积物化学蚀变指数(CIA)与Cr、Ga、V、Nb、Be、Li、Sc、Th等微量元素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从陆相沉积物CIA及微量元素含量与温度和湿度正相关的概念出发,结合其他资料,重塑洞庭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变过程:早更新世为冷干→暖湿→冷干→暖湿,中更新世为冷干→暖湿→冷干—温湿→暖湿,晚更新世为寒冷→温湿→寒冷,全新世总体为温湿—暖湿。这一结论与ZKC1孔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气候演变过程及中国东部第四纪气候演化基本吻合,说明沉积物CIA和微量元素含量较好地记录了第四纪气候演变信息。相关性分析表明洞庭盆地沉积物粒度对CIA无明显影响;CIA与沉积物粘土含量呈弱的正相关关系,应与湿热气候条件下有更强烈的风化和更多粘土矿物形成有关。
柏道远李长安陈渡平周柯军黄文义
关键词:化学蚀变指数沉积物粒度第四纪气候演变洞庭盆地
第四纪华容隆起构造活动、成因及动力机制被引量:18
2010年
第四纪华容隆起位于江汉—洞庭盆地中部。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孔对华容隆起及周缘地貌、第四纪断裂和沉积进行调查,恢复华容隆起构造升降特征与过程,进而探讨华容隆起的成因及其构造活动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华容隆起与周缘凹陷一道沉降,同时前者受周边正断裂控制相对后者有抬升,中更新世晚期一道抬升,晚更新世—全新世构造稳定或弱沉降。第四纪期间华容隆起总体表现为明显的构造沉降。以上表明第四纪华容隆起主要由前第四纪盆—山地貌分异造成,其次与第四纪期间相对周缘凹陷抬升有关。上述地质特征以及区域第四纪地质资料,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江汉—洞庭盆地为断陷盆地,中更新世晚期—全新世转变为坳陷盆地。就华容隆起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1)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江汉—洞庭盆地断陷沉降与地幔上隆背景下的深部物质迁出有关。2)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构造活动可能与深部物质蠕移运动的回返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作用有关。3)江汉—洞庭盆地的整体性沉降导致盆地中部的华容隆起以沉降为主;华容隆起特殊的地壳物质结构可能导致深部物质更难向外迁移,使其相对周缘凹陷有抬升。
柏道远李长安王先辉周柯军马铁球彭云益李纲陈渡平
关键词:第四纪动力机制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特征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探,以地貌和沉积为基础,对洞庭盆地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纪洞庭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处于断陷阶段,区域构造活动的主要表现有:①盆地及次级凹陷边界受NNE、NW、EW和SN向等4组正断裂控制;②各次级凹陷强烈沉降并接受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凹陷内部或中央而远离边界断裂;断裂上盘局部可具明显沉降;③随着盆地逐渐扩张,断陷活动向东、西边缘迁移;④盆地断陷活动具幕式特征,总体可分为为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早—中期等3个裂陷幕;⑤盆地北面的华容隆起具明显构造沉降,盆地周缘其它隆起及盆地内部的赤山隆起具有脉动式抬升;⑥赤山隆起构造较稳定期和构造抬升期分别对应于安乡凹陷缓慢沉降期和快速沉降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洞庭盆地处于坳陷阶段,其中中更新世晚期洞庭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在盆地东缘和西缘产生倾向盆地的构造掀斜,局部第四系变形形成褶皱;晚更新世—全新世洞庭盆地主体产生坳陷沉降并接受沉积,盆地周缘部分地区存在小幅度抬升。上述不同阶段构造活动特征可以通过盆地及周缘深部物质迁移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来解释。
柏道远王先辉李长安马铁球陈渡平周柯军彭云益李纲
关键词:第四纪洞庭盆地断陷动力机制
第四纪洞庭盆地构造性质及动力机制探讨被引量:23
2010年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孔对第四纪洞庭盆地及周缘隆起区的地貌、沉积和断裂构造等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厘定洞庭盆地构造活动特征暨构造性质,并探讨其动力机制。研究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具断陷性质,具体表现在:①在边界正断裂控制下盆地及其次级凹陷强烈沉降并充填厚度较大的河、湖相沉积;②临澧次级凹陷发育典型封闭性断陷湖盆沉积;③NNE向、NW向、EW向、SN向等多组方向控盆断裂的发育指示区域伸展构造体制。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洞庭盆地具坳陷性质,主要表现在:①中更新世晚期洞庭盆地与周缘隆起区发生较大幅度的构造抬升并遭受剥蚀,同时产生构造掀斜与褶皱变形;②晚更新世-全新世洞庭盆地坳陷沉降并接受沉积。分析提出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机制: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盆地的断陷沉降与地幔上隆背景下的深部物质迁出有关;中更新世晚期盆地构造抬升、掀斜和褶皱变形与深部迁出物质的回返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作用有关;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盆地坳陷沉降与区域挤压应力下的坳陷或拱坳变形有关,可能同时伴有NE向的深部物质流动与拉张;不同级次和不同规模范围的深部物质迁移运动,造成了第四纪洞庭盆地与其内部次级构造单元之间的叠加关系。
柏道远李长安王先辉马铁球周柯军彭云益李纲陈渡平
关键词:第四纪洞庭盆地断陷盆地坳陷盆地动力机制
第四纪洞庭盆地赤山隆起与安乡凹陷升降运动的沉积记录被引量:23
2010年
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和钻井资料,对第四纪洞庭盆地南部赤山隆起及其西侧安乡凹陷的沉积和地貌特征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二者的升降过程。赤山隆起为居于洞庭盆地南部的小型抬升断块,主要受东、西边界正断裂所控制,长约18 km,宽4~5 km。隆起内早更新世汨罗组和中更新世新开铺组、白沙井组组成多级阶地。安乡凹陷内充填200~300 m厚的河流和湖泊相沉积,自下而上依次为早更新世华田组、汨罗组,中更新世洞庭湖组,晚更新世坡头组,全新世湖积、冲积等。地貌与沉积特征表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赤山隆起总体表现出抬升期与稳定期交替的脉动式抬升,而安乡凹陷则表现出缓慢与快速沉降交替的幕式沉降特征;前者构造较稳定期和构造抬升期分别对应于后者缓慢沉降期和快速沉降期。中更新世晚期二者因区域构造反转而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晚更新世—全新世安乡凹陷在拗陷背景下接受沉积。上述第四纪早期赤山隆起脉动式抬升与安乡凹陷幕式沉降的对应关系,为洞庭盆地与周边隆起的盆—山耦合过程提供了约束,同时暗示盆地断陷活动可能与地幔上隆导致中地壳物质自凹陷向周边迁移有关。
柏道远李长安周柯军陈渡平马铁球王先辉彭云益李纲
关键词:第四纪抬升沉降动力机制
Differential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Clinopyroxene from the Floodplain Sediments in Yangtze and Hanjiang River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Detrital Source Identification被引量:1
2014年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Yangtze River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Comparis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oodplain sediment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hree Gorges is of significance to identify the material detrital sources fo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linopyroxene (Cpx) is the typical mineral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 sin. Cpx was extracted from the fine sediments with the grain size ranging from 0.063 to 0.125 mm i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hree Gorges. The sediments, from which the Cpx was extracted, were taken from the floodplains of the catchments of both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anjiang River, as well as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Zhoulao Core drilled in the center of the Jianghan Basin where the two rivers flow through. Geochemistry of these Cpx was investigated, concerning the contents of major elements measured b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and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analyzed by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 The Cpx in the Yangtze River contains titaniferous augite which is sourced from the Panzhihua-Xichang region in South Sichuan Province, whereas the Cpx in the Hanjiang River is mainly from the surroundings without any titanif- erous augite. The REE analysis infers that the titaniferous augite is the diagnostic mineral of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and thus could be used as a tracer mineral to identify the detrital sources for the sedi- ments formed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Cpx from the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Jianghan Plain (Zhoulao Core) shows comparable geochemical nature with that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is different in geochemistry from that of the Hanjiang River, implying that the modern sediments in the Jianghan Plain are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Jian YangChang'an LiYufen ZhangN'dji dit Jacques Dembele
关键词:PROVENANCECLINOPYROXENEEPMA
江汉平原沉积环境演化及对三峡贯通的指示被引量:11
2009年
选取江汉平原孔深400.59m的新沟钻孔,通过对其4.0Ma以来的沉积物进行岩性描述及粒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此岩芯剖面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该岩芯垂直剖面沉积物颗粒基本构成是以砂、粉砂、粘土为主,沉积环境变化频繁。根据粒度参数特征所反映的沉积环境意义,划分出4个沉积阶段:3.93~3.66MaB.P.(深度400.59~375.03m)为深湖相沉积环境,3.66~2.17MaB.P.(深度375.03~195.90m)为河湖相沉积环境,2.17~1.77MaB.P.(深度195.90~147.08m)为浅湖相沉积环境,1.77MaB.P.~0.11kaB.P.(深度147.08~0m)为河湖相交替频繁的沉积环境;从而揭示了江汉平原新沟钻孔4.0Ma以来的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对比江汉平原新沟孔和周老孔的磁学参数及磁性矿物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新沟孔深度109.15~98.82m间江汉平原水系曾发生过重要调整,江汉平原的沉积环境和物质成分均发生了重大改变。该层位可能就是长江三峡贯通的层位,其贯通时间新沟孔古地磁年龄约为1.0MaB.P.左右。
王秋良李长安
关键词:江汉平原粒度参数沉积环境
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特征及物源示踪意义被引量:14
2009年
通过对江汉平原周老孔第四纪岩芯的22个重砂样品中0.125~0.063mm粒级的重矿物中的普通辉石进行实验分析,发现从钻孔深度104m开始向上,普通辉石的含量明显增多(辉石在该粒级沉积物中的丰度从平均3.2×10^(-4)增加到10.9×10^(-4)),种类也明显多样(从单一的墨绿色普通辉石到多种颜色的普通辉石都有相当数量的出现),特别是含钛普通辉石(玫瑰红色调)首次出现。通过对江汉平原物源分析,特别是近源(三峡以下,含三峡)和远源(三峡以上)产出普通辉石的岩体的面积及类型的比较分析(近源与远源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明显不同),认为江汉平原沉积物中普通辉石的变化是由长江上游下金沙江-三峡贯通后远源物质进入所引起的,这个发生变化的钻孔深度(104m)的古地磁年龄为1.1Ma。
杨建李长安康春国雷文大
关键词:辉石江汉平原物源示踪
长江中游砂山沉积物磁组构特征及其指示的古风场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江西九江新港砂山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和磁化率椭球体主轴的统计分析,揭示了该风成砂剖面磁组构参数在不同层位的变化特征,获得了古风向特征及其演变规律.(1)整个时期内该区的主导风向为NW-SE和NNW-SSE向,但在不同时期风向和风力强度又有所不同,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砂2层,风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原来的NW-SE为主,变为NE-SW向为主,且该阶段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2)砂2、砂5、砂6层具有较大P、F、L和较小的q值,说明在其形成时气候最为寒冷,冬季风的风力最强、风速比较稳定,这与野外观察到的在这几层中大型板状斜层理发育,砂层粒度较粗,黏土含量较少的结果一致;(3)晚更新世末期长江中游的风成沙丘广泛发育,表明该时段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最干冷、风力作用最强的时期,有着与北方沙漠—黄土区相类似的气候环境;(4)研究表明,AMS主轴的等面积赤平投影法和玫瑰花图,可以用来分析古风向的变化规律,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
张玉芬李长安陈亮康春国胡思辉霍炬严玲琴程旭
关键词:长江中游磁组构特征古风向
长江中游阳逻砾石层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典型剖面,通过剖面沉积学、岩相划分和粒度分析研究,对长江中游"阳逻砾石层"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阳逻砾石层的岩性主要砾石层夹砂层,由Gm,Sh和Sp沉积相类型组成;大多数频率曲线图形态为双峰,且以不对称曲线为主;概率累积曲线大都为上三段式,以滚动总体为主,约占50%~60%,斜率较大,在35°~45°;悬浮总体约占20%~30%,斜率在40°以上;跳跃总体约占20%~30%,斜率较小,多在10°~20°。跳跃总体和滚动总体之间均存在有混合带,分选性较差。综合分析认为,阳逻砾石层沉积环境为具有辫状河特点的河流沉积。根据电子自旋共振测年(ESR)得到阳逻砾石层的形成年龄为1.12~1.56MaB.P.,表明阳逻砾石层形成于第四纪早更新世。
梅惠李长安杨勇齐国凡康春国
关键词:沉积环境沉积相长江中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