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B501-14) 作品数:13 被引量:326 H指数:8 相关作者: 徐选国 杨君 唐有财 符平 戚玉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更多>>
社会工作、社会承认与生活世界的重构 被引量:8 2014年 转型期个体分化与社会团结之间的张力,要求建构一套社会整合的价值观。社会承认体现了一种主体间的相互承认关系,既是回应当前社会转型语境下生活世界碎片化问题的理论视角,也是彰显社会工作本质特征、重构生活世界的重要理论路向。社会承认在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建构表现为爱、法权、团结三种承认形式,对应着自信、自尊、自豪三种实践自我关系。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从家庭、国家和社会三个维度分别对爱、法权和团结进行再建构,以促进人的完整性的实现,进而实现生活世界的重构目标。 杨君 徐选国关键词:社会转型 社会承认 社会工作 现实分野与关系重构:互构性发展视角下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被引量:5 2014年 互构性发展视角因其在解释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具有同源、同构、共变和共生等理论意涵,在社会科学领域得以积极借鉴。文章从理念互构、目标互构、功能互构和机制互构等维度建构了一种互构性发展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的现实分野,即在发展脉络上存在断裂性,在理论建构上凸显非相关性,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缺乏整合性。基于互构性发展分析框架,文章从关系嵌入、制度整合、殊途同归和多元共担等方面重构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改善二者长期以来存在的现实分野,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二者健康、有序互动,并积极回应和谐社会建设议题。 徐选国 王娟娟关键词: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 “同类相斥”?——中国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问题 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基于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社会距离问题。结果表明,越是处于城市上层的居民,越对外来人口表现出亲和与宽容倾向,两者之间的主观社会距离越显接近;越是城市下层的居民,反而越表现出排斥倾向,两者的主观社会距离也越显疏远。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同类相斥"悖论,即,同质性程度越高、越是属于或接近于同一阶层地位的不同社会人群,他们之间就越呈现出疏远和排斥倾向。本文从利益相关论和制度构建论的角度对此种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唐有财 符平关键词:社会距离 外来人口 “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社会工作实践为例 被引量:12 2014年 四川灾后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之间的关系由防备、试探向互动、合作演化。现实中,四川灾后社会工作体现了三大独特生成机制,即移植性、嵌入性、融合性,但是,这三种机制不足以指导和解释当前及今后四川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四川灾害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机制应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这种生成机制及其演变趋势,不仅为四川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分析架构和理论视角,也为今后四川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进程提供新颖的思路。 徐选国关键词:灾害社会工作 探寻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政治逻辑——读弗雷德·鲍威尔的《社会工作政治学》 被引量:7 2014年 著名社会工作学者弗雷德·鲍威尔(Fred Powell)于2001年出版的《社会工作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Social Work)①,虽至今尚未有中文翻译版面世,但其思想和观点却在社会工作学术界有着持久的影响力。该书从后现代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诸多挑战和责难入手,提出“后现代社会:社会工作会终结吗?”的疑问,同时,作者综合了以往诸多学者的观点,建构了“历史-当代”的分析范式,以社会工作在历史和当代发展脉络下的特征和实践, 徐选国 戚玉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 政治学 弗雷德 政治逻辑 后现代社会 WORK 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设何以可能?——迈向经验解释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被引量:87 2014年 社区治理模式创新既是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基础,也是完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我国城市社区呈现出社区组织碎片化、社区公共性衰落、社区生活个体化三大新困境。"社区治理共同体"成为化解城市社区问题的有效理念。此共同体以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为主体,以社会再组织化为手段,以实现社区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为根本目标。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社会、国家参与社会自治组织实现合作主义的具体实践。这不仅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更有利于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杨君 徐永祥 徐选国关键词:碎片化 公共性 个体化 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理论创新与经验反思--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8 2014年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重要议题,反思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与社会治理中的理论基础、行动逻辑和经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灾害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为背景,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进而构建了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路径和治理内容五位一体的社会治理创新分析框架,作为社会工作参与灾后社会治理的理论分析视角;继而从介入前提、组织载体、参与主体、实施路径和成效评估五个方面呈现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后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经验实践。最后,对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仍然任重道远。 徐选国 戚玉 周小燕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治理创新 灾后重建 人本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本质、特征及其可能路径 被引量:62 2014年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与以往学界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本质等观点进行再对话,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念与实践,重新厘定了新型城镇化即农村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和市民化的本质意涵;揭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的过程整合性、任务艰巨性、主体多元性,以及本质人本性的基本特征。最后,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运作机制、实施路径和制度保障等维度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能路径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当下及未来科学有序推进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助益。 徐选国 杨君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本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亲子分离具体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9 2011年 针对既有留守儿童研究把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整体,忽视留守儿童内部可能存在的差异性特征,本研究从分离的形式、时间、空间、时机等多个维度来还原具体的亲子分离模式,并藉此考察不同模式的亲子分离在劳动负担、自闭倾向、厌学情绪、学习成绩和主观幸福感五个方面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上述五个方面,不同模式的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所产生的影响呈现出差异。特别是,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性别效应,与母亲分离显著影响儿童的自闭倾向、幸福感等主观方面,与父亲分离对儿童的学业表现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论点深化了目前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对农民工的家庭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有财 符平关键词:留守儿童 共同体理论谱系与人的主体性 被引量:1 2014年 "共同体"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纽带。人的本性具有双重性——主体性与被动性,这是人的内在矛盾。要超越这一矛盾,必须对共同体进行追问以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进而寻求人的主体性。从共同体理论的历史演变来看,西方共同体理论大致经历了道德共同体、契约共同体和美学共同体三个阶段。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期盼建立新的共同体,化解社会风险,重构我们的生活世界,创造生活的意义。 杨君关键词:道德共同体 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