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1400)

作品数:99 被引量:1,129H指数:19
相关作者:王成善申维张顺黄永建陈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天文地球
  • 23篇生物学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盆地
  • 23篇松辽盆地
  • 18篇白垩纪
  • 10篇地质
  • 9篇松科
  • 9篇松科1井
  • 9篇化石
  • 8篇白垩世
  • 7篇地层
  • 7篇古气候
  • 7篇白垩统
  • 6篇大洋
  • 6篇大洋红层
  • 6篇植物
  • 5篇地质意义
  • 5篇嫩江组
  • 5篇侏罗统
  • 5篇环境意义
  • 5篇非线性
  • 4篇地层学

机构

  • 4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兰州大学
  • 8篇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26篇王成善
  • 18篇申维
  • 13篇张顺
  • 11篇孙柏年
  • 9篇黄永建
  • 8篇陈曦
  • 8篇肖良
  • 5篇张世红
  • 5篇邓胜徽
  • 5篇李相传
  • 5篇胡修棉
  • 5篇赵波
  • 4篇解三平
  • 4篇万晓樵
  • 4篇付秀丽
  • 4篇吴靖宇
  • 4篇贾慧
  • 4篇张晨晨
  • 4篇李亚林
  • 3篇林春明

传媒

  • 12篇地学前缘
  • 8篇大庆石油地质...
  • 7篇地质通报
  • 6篇地质学报
  • 5篇科学通报
  • 5篇中国古生物学...
  • 4篇古地理学报
  • 4篇Acta G...
  • 3篇现代地质
  • 3篇沉积学报
  • 3篇高校地质学报
  • 3篇Scienc...
  • 2篇微体古生物学...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探矿工程(岩...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3篇2011
  • 13篇2010
  • 19篇2009
  • 17篇2008
  • 31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向取心技术在松科1井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介绍了DX101型岩心定向取心钻具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就其在松科1井中的现场应用及效果作了总结与分析。
林志强杨甘生张建姜彬霖
关键词:松科1井白垩纪
北京北安河地表沉积物的岩石磁学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08年
地表沉积物的磁性能够记录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北京北安河地表沉积物的类型为全新世洪积、湖积粉砂和黏土.岩石磁学研究表明这些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以磁铁矿、赤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该剖面磁参数变化特征和已报道的北京其他区域的典型污染剖面显著不同,例如,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随剖面深度增大而逐渐减小,表明研究剖面的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浓度从地表向深处逐渐降低.ARM/SIRM等指示磁性矿物粒度的磁参数的值从上往下逐渐增大,表明磁颗粒粒度向下逐渐变细.磁黄铁矿从22cm深度处往下突然出现,指示了沉积剖面中存在氧化-还原界面.因此,北安河地区地表沉积物的磁性变化受控于还原成岩作用和成壤作用两种地质过程.这为在北京地区利用磁性来调查污染状况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基准点".
王红强张世红李海燕
关键词:环境磁学成壤作用
海啸和海啸沉积被引量:4
2010年
综述海啸沉积特征,认为岸上细粒海啸沉积物具有以下特点:(1)地层层序上向上变细、减薄;(2)水流方向的重复反向(即重复的双向水流);(3)含有撕裂的碎屑;(4)较差的分选性;(5)向陆地延伸更远;但将以上任何单一特征看成是海啸沉积的特征性依据都是不恰当的,需要将以上特征结合起来判断,才能作为海啸沉积的依据。而有关岸上巨砾的海啸或是风暴来源,至今仍争论不清,但较一致认为巨砾堤坝复合体是风暴成因。浅水碎屑海啸岩通常为夹在低能稳定状态的背景沉积粉砂—黏土层内的一套独特砂层,可以根据海啸能量的增加到衰减分为Tna—Tnd四个不同单元;而地震海啸岩通常具有震积岩—海啸岩的沉积序列;碳酸盐海啸岩则显示了与海啸入射流和回流相关的冲刷—充填结构。深海的海啸沉积作用机制仍然不清。尽管海啸传播阶段可以产生地中海A型均质岩,但深海海啸岩可能主要与海啸回流有关,如目前讨论最多的K—T撞击海啸岩。尽管目前的研究促进了对海啸的认识,但存在诸如海啸沉积机制仍然不明确,海啸沉积识别依然困难等许多问题,海啸沉积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坚实基础。
王立成王成善李亚林魏玉帅
关键词:海啸爬升
松辽盆地嫩江组大型陆相坳陷湖盆湖底水道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50
2006年
松辽盆地属于大型陆相中生界含油气盆地,通过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首次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嫩江组一段湖相泥岩中发现了发育完整的大型湖底水道系统,该系统由3个主干水道和4个末梢分支水道构成,沿大庆长垣自北向南延伸,水道系统延伸最大直线距离71km,水道最大宽度600m。研究认为该水道系统可能为河流直接入湖而形成,电测解释和岩心观察表明水道砂体具有很好的含油气性。因此,这一水道系统的发现为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广泛发育的湖相泥岩中寻找油气储层提供了一个新勘探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冯志强张顺解习农安广柱赵波侯艳平
关键词:松辽盆地石油地质意义
东帝汶海MD98-2172岩芯磁记录与还原成岩作用过程被引量:9
2007年
MD98—2172岩芯位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的帝汶通道上。多参数的岩石磁学测量结果表明,该岩芯的磁性矿物组合很好地记录了海洋沉积物中的还原成岩作用过程:0~3.85m段岩芯以亚铁磁性准单畴(PSD)磁铁矿为主,其含量和粒度基本不随深度而变,受还原成岩作用的影响不明显;3.85~5.35m段岩芯也以PSD磁铁矿为主,但其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少,粒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变粗,或粗粒磁铁矿的相对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多,处于铁氧化物还原阶段;5.35~15.00m层段以顺磁性颗粒为主,并出现黄铁矿,处于硫酸盐还原阶段。
李海燕张世红方念乔
关键词:岩石磁学
Balanced Cross-Section and Crustal Shortening Analysis in the Tanggula-Tuotuohe Area,Northern Tibet被引量:3
2011年
The Tanggula (唐古拉) thrust system and the Tuotuohe (沱沱河) foreland basin, which represent major Cenozoic tectonic units of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have been recently studied. Field investigation, analyses of de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wo restored balanced structural sections suggest 75-100 km (51%-64%) of N-S shortening in the Tanggula thrust system and 55-114 km (42%-47%) of N-S shortening in the Tuotuohe basin. The shortening ratios indicate that the Tanggula- Tuotuohe area has undergone intensive deformation and crustal shortening during the Early Tertiary, resulting not only in crustal thickening, but also in large scale volcanism and in rapid uplift of the Tanggula Mountains.
李亚林王成善马超Ganqing XuXixi Zhao
MML-EM方法及其在化探数据混合分布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1年
概率图法在筛分混合分布的问题上,只能对混合分布的各项参数作出粗略的估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MML-EM法.模拟研究表明,在混合分布参数估计上,该方法比概率图法有更高的精度.以江西大吉山钨矿石英脉原生晕数据为例,经过该方法的筛分,得到钨、钽和铌的含量服从由2个子分布组成的混合对数正态分布,即双峰分布.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钨的高值总体代表了岩浆期后热液成矿期的热液充填石英脉型矿化,低值总体可能代表其他成矿期的事件,其中高值部分可能构成岩浆晚期浸染型的弱钨矿化.钽和铌的高值总体代表岩浆晚期的浸染型富矿化,低值总体代表其他成矿期的叠加矿化.该方法为化探数据中混合分布的筛分以及解释多地质成因总体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定量化工具.
刘向冲侯翠霞申维张德会
关键词:化探数据
浙江东部新近系金缕梅科一新种
植物化石角质层保存了地质历史时期植物叶片的微细构造,不仅为开展化石与现存植物类群的对比以及展示进化环节上形态特征的系统演变,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而且是化石植物分类、对比以及恢复古环境的重要依据。对地层中植物化石角质层的研究...
丁素婷孙柏年肖良李相传贾慧
关键词:金缕梅科新近系微细构造
黑龙江阿城晚二叠世安加拉-华夏混生植物群——兼述古亚洲洋的关闭问题被引量:41
2009年
记录了产自黑龙江阿城地区上二叠统红山组的20种植物化石,包括Paracalamites sp.,Pecopteris tangwangheensis Huang,C.obese Huang,C.shenshuensis Huang,C.tangwangheensis Huang,C.heilongjiangensis Huang,C.zeilleri Zalessky,C.sp.,Comia yichunensis Huang,C.tenueaxis Huang,Iniopteris sibirica Zalessky,Supaia teiliensis Huang,Compsopteris tchirkovae Zalessky,C.cf.adzvensis Zalessky,Nilssonia sp.1,Nil.sp.2,Taeniopteris cf.densissima Halle,T.cf.nystraemii Halle,T.sp.,Noeggerathiopsis derzavinii Neub.等.植物群主体为安加拉型,但共生有晚期华夏植物群的重要分子,显示了混生植物群的特点.主要分子的地史分布及与相似植物群的对比表明该植物群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晚期,其混生的特点指示西伯利亚板块在晚二叠世和华北板块于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缝合带拼合,古亚洲洋关闭.
邓胜徽万传彪杨建国
关键词:晚二叠世古亚洲洋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软件(MRQP)在WINDOWS下混合编程的实现被引量:2
2007年
以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中常用的7种方法为研究对象,结合Fortran 90与Visual Basic 6.0各自的特点,使用混合编程的方法,开发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软件(MRQP软件)。MRQP软件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数量化理论等进行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方法,脱离DOS环境,不依赖于MAPGIS、ARCINFO等软件的二次开发,在Windows平台下直接运行的软件。详述了运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软件建立一个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运用Compaq Visual Fortran 6.5软件实现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运算和如何将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的核心代码在Windows GUI上直接调用。最后以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地质背景为前提,以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组成的矿床密集区为模型单元,以金矿异常密集区为预测单元,开展定量预测,验证该软件所达到的预期效果。
王岩申维
关键词:WINDOWSFORTRANVISUAL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