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533036)

作品数:13 被引量:203H指数:8
相关作者:史峰邓连波周文梁陈彦倪玲霖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浙江财经学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旅客
  • 2篇用户
  • 2篇铁路
  • 2篇铁路旅客
  • 2篇退火算法
  • 2篇网络
  • 2篇列车
  • 2篇旅客列车
  • 2篇模拟退火
  • 2篇模拟退火算法
  • 2篇快递
  • 2篇快递网络
  • 2篇基于用户
  • 2篇交通网
  • 2篇交通网络
  • 2篇城市
  • 1篇到发线
  • 1篇到发线运用
  • 1篇点对点
  • 1篇点对点网络

机构

  • 12篇中南大学
  • 2篇浙江财经学院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铁道第四勘察...

作者

  • 10篇史峰
  • 6篇邓连波
  • 4篇周文梁
  • 3篇陈彦
  • 2篇倪玲霖
  • 2篇霍亮
  • 2篇王英姿
  • 2篇涂茜
  • 1篇刘芬芳
  • 1篇黄铮诚
  • 1篇李恒鑫
  • 1篇罗端高
  • 1篇谈贵军
  • 1篇陈群
  • 1篇秦进
  • 1篇方晓平
  • 1篇黄恩厚
  • 1篇卿力
  • 1篇郁宇卫

传媒

  • 3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交通运输系统...
  • 1篇系统工程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运筹与管理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Journa...

年份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轴辐式与点对点及组合式的快递网络特征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快递网络是快递企业生产活动的网络基础,也是快件公司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轴辐式网络与点对点网络是两种基本网络结构,快递企业网络一般由两种结构根据其各自优势组合而成。文章通过分析快递的基本业务流程,以轴辐式网络与点对点网络的拓扑结构、成本构成、送达时间构成为基础,详细研究了轴辐式网络、点对点网络以及组合网络的拓扑结构与成本及网络耗时特征,为快递网络结构的选择与优化奠定基础。
倪玲霖
关键词:快递点对点网络网络特征
全连通快递网络与轴辐快递网络的比较被引量:35
2009年
快递网络是快递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介绍全连通快递网络和轴辐式快递网络的快递作业流程,并分析其差异。对两种网络模式下的快递分拣成本与分拣效率、储存成本与储存效率、运输成与运输效率及快递网络的总成本和网络服务效率进行详细计算和比较,分析各种参数对快递服务成本与服务效率影响,得出快递量是决定快递网络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单位储存成本、单位中转成本以及单位分拣成本等是次要因素,而网络规模与网络结构的选择无直接关系;轴辐式快递网络的分拣成本、分拣效率以及储存效率均小于点对点网络结构等重要结论,为快递网络优化奠定基础。
倪玲霖史峰方晓平涂茜
关键词:快递快递网络
基于用户平衡分析的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分布优化被引量:14
2008年
设计了基于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分布的旅客出行选择网络,并研究了该网络上旅客的各项出行费用,以旅客出行总费用最少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车站旅客列车始发时间分布的双层规划模型,同时设计了模拟退火启发式算法。模型反映了列车能力对客流分布的影响和拥挤条件下的旅客群体选择行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与算法取得较好优化效果。
史峰黄铮诚周文梁邓连波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
城市微循环交通网络中单行交通组织优化被引量:29
2009年
为了有效疏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优化与实施单行交通组织是充分发挥微循环交通网络效率的重要手段.从降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饱和度的目标出发,考虑最大期望饱和度的限制要求,建立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的决策变量为支线路段的单向行车组织方案,优化目标为最小化干道路段平均饱和度和最小化干道路段饱和度超限量;下层规划在干道路段能力、支路路段能力和饱和度的限制下进行平衡配流.提出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并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了单行交通组织优化前后干道及微循环道路上的交通状况,验证了微循环道路网单行交通组织优化的效果.该模型可应用于微循环交通网络中的单行交通组织,为单行交通组织提供优化方法.
史峰黄恩厚陈群王英姿
关键词:遗传算法
交通网络建设序列的动态规划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交通网络建设序列优化是交通规划中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对交通网络设计及其建设序列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按照网络建设中规划者和用户间的关系,以交通网络建设序列下的各阶段系统总费用作为上层规划,以各阶段的交通流用户平衡模型作为下层规划,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并依照问题的特点,采用动态规划的求解方法进行探讨,而下层模型则采用了基于路径搜索的GP算法进行求解。并针对网络规划算例进行了计算,针对固定和变动客流OD两种情况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和动态规划求解算法能够为路网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邓连波霍亮
关键词:交通规划双层规划模型动态规划
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间客车开行频率与票价优化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两城市间旅客出行弹性需求,研究了客运企业客车开行频率与票价的组合决策优化问题。在综合考虑旅客出行时间调整费用、车内拥挤费用、票价支出以及客运企业运营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线路的建设维护分摊费用、车票收入的基础上,以旅客和客运企业的系统净收益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优化模型和求解方法,并就一组特殊旅客出行时间调整费用函数进行了深入讨论和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为客运企业客车开行频率和票价的组合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史峰罗端高王英姿谈贵军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票价
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模型与算法被引量:27
2010年
在给定铁路客运站站形布局和列车运行图的前提下,研究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过站径路由列车的接车作业进路、占用的到发线和发车作业进路拼接而成。以旅客列车的接发车作业进路为决策,以道岔和到发线占用相容性为约束,以最大化接发车作业进路效用和到发线运用效用为优化目标,建立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的0-1规划模型。设计基于极大列车过站径路方案k剔除邻域系的模拟退火算法。以某客运站为例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对实际问题的描述准确,算法效率较高,适用于求解大规模铁路客运站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
陈彦史峰秦进周文梁
关键词:到发线运用模拟退火算法
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及其效用被引量:49
2007年
通过分析铁路客流构成和旅客列车分类,将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旅客主体特性、列车特性和随机因素,构造可以直观描述列车特性的时间、费用和舒适度3个因素之间关系的曲线图。采用随机效用理论建立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非集计模型,给出个体旅客对列车选择概率的多项Logit模型,并通过影响因素选择及参数标定等设计求解方法。以某区段不同收入旅客群的乘车选择行为为例进行计算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旅客收入水平越高,考虑时间、舒适度因素就越多,受费用因素影响越小,更趋向于选择乘车时间较短、舒适度较高的高档次列车。计算所得2个旅客群对不同列车的选择概率结果具有合理性,表明模型与算法贴切地反映了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的特征。
史峰邓连波霍亮
关键词:铁路旅客运输影响因素LOGIT模型
基于用户平衡分析的铁路旅客列车票额分配计划制定及评价方法被引量:17
2008年
票额分配计划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集体乘车选择行为下长途旅客的出行需求,其中的旅客集体乘车选择行为表现为基于客车开行方案的换乘网络上的用户平衡态,据此平衡态提出以直接人公里数最大为目标的票额分配计划制定方法。进而根据短途套用、票额共用和席位复用等售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旅客集体乘车选择行为的影响,设计基于票额分配计划的换乘网络,依据该换乘网络上的用户平衡态,提出以旅客出行费用和票额分配计划的直接人公里数两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展示了票额分配计划的制定过程,并对不同票额分配计划进行了评价分析。
史峰陈彦周文梁邓连波
一类拥挤道路与停车设施收费综合优化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拥挤道路使用收费和停车设施收费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两种手段,文章对两者收费策略结合条件下的市郊—市区间综合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前往市内工作区上班的驾车者到达拥挤收费点后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是交纳拥挤道路使用费继续驾车前往工作地;二是停车再换乘地铁或BRT等公交方式到达目的地.通过对两种策略下用户的出行成本进行分析,以最大化总的消费者剩余为上层优化目标,以弹性需求下的组合出行网络用户平衡作为下层规划,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模式搜索的求解算法.并对算例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算法是有效的.
史峰陈彦李恒鑫邓连波
关键词:拥挤道路使用收费停车收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