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810005)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建新徐孝明陈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对华贸易
  • 1篇行为体
  • 1篇中美经贸
  • 1篇中美经贸关系
  • 1篇社会责任
  • 1篇石油
  • 1篇石油美元
  • 1篇石油危机
  • 1篇双轮驱动
  • 1篇企业
  • 1篇外交
  • 1篇外交政策
  • 1篇贸易关系
  • 1篇金融
  • 1篇金融危机
  • 1篇经济景气
  • 1篇经贸
  • 1篇经贸关系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张建新
  • 1篇徐孝明
  • 1篇陈杰

传媒

  • 2篇复旦国际关系...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美地方间贸易关系的发展
2014年
过去的30多年来,中美经济关系获得显著发展。随着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共同利益和潜在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与此同时,日趋对称的经济关系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在安全领域。鉴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更加全面地了解中美两国实力势在必行。我们通常在双边层面上来观察中美经贸关系,也就是中美两国关系在整体上以及在全球和地缘政治这样的更大的背景下是如何发展的。而对于次国家层次,关注就少得多。本文试图跨出中美两国地方间贸易关系系统分析的第一步,首先描述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中美地方间贸易的发展,其次探讨美国"再产业化"战略及其"大都会出口倡议"的出台,最后阐述地方间贸易对中美关系的意义。
陈杰
关键词:贸易关系中美经贸关系个案研究地缘政治国家行为体出口
论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对沙特的外交政策被引量:8
2010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减少与产油国的巨大贸易赤字,防止再次爆发针对西方的石油禁运,对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加强经济、文化联系和军事交流等多种手段。这些措施基本达到了加强与沙特的联系、增加双方对称性相互依赖的效果,实现了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目标。
徐孝明
关键词:石油危机石油美元
美国“再产业化”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3
2014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产业转移造成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股再产业化浪潮在美国迅速兴起。在再产业化政策指导下,美国经济出现了三大发展趋势:一是美国经济开始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回归;二是美国离岸制造业从海外向本土的回归;三是继续强化服务业的领先优势。在"实体经济+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下,美国正在努力重塑其世界经济领导地位。
张建新赵星玄
关键词:产业空心化国际金融危机双轮驱动经济景气劳动力成本企业
奥巴马政府对华贸易政策走向被引量:7
2009年
奥巴马政府实行"以社会价值为取向"的自由贸易政策。美国政府虽然认识到发展中美经贸关系有助于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尽快走出衰退,但奥巴马政府同样坚持对华贸易政策应符合社会责任和政治透明度的严格标准,更加关注劳工、环境和人权等社会价值观,尤其是强调对华贸易政策应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美国工人从中受益。同时,随着美国国会的结构重组,其对华经贸政策立法也步入"保护主义周期"。短期来看,奥巴马政府对华经贸决策更趋理性和务实,中美经贸关系将保持总体稳定。长期来看,制度性差异和战略性竞争仍将导致双边经贸冲突的长期化和政治化。
张建新
关键词:奥巴马社会责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