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890282)

作品数:21 被引量:233H指数:10
相关作者:朱建国褚海燕谢祖彬曹志洪曾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19篇
  • 12篇红壤
  • 9篇稀土
  • 6篇水稻
  • 6篇土壤
  • 5篇酶活性
  • 4篇外源
  • 4篇微生物
  • 4篇稀土元素
  • 3篇油菜
  • 3篇水稻土
  • 2篇生理指标
  • 2篇土壤监测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微量元素肥
  • 2篇微量元素肥料
  • 2篇微生物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环境效应
  • 2篇黄潮土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0篇谢祖彬
  • 20篇褚海燕
  • 20篇朱建国
  • 16篇曹志洪
  • 10篇曾青
  • 9篇李振高
  • 3篇张雅丽
  • 2篇卜元卿
  • 2篇张华勇
  • 2篇林先贵
  • 1篇高人
  • 1篇张雅莉

传媒

  • 6篇中国稀土学报
  • 4篇农村生态环境
  • 2篇稀土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农业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Pedosp...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9篇2001
  • 5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镧对红壤微生物碳、氮及呼吸强度的影响被引量:35
2001年
室内培养试验表明 ,La对红壤微生物碳氮及呼吸强度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并随浓度增加 ,抑制作用增强 ,在 10 0mg·kg- 1 时达到显著水平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La对微生物碳氮和呼吸强度的抑制作用有减少的趋势 ,但短期内抑制作用难以消除。水稻盆栽试验表明 ,在低浓度时 ,La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和呼吸强度有少量刺激作用 ,但随着浓度的增加 ,则产生抑制作用并不断增强 ,在 3 0 0mg·kg- 1 时达到显著水平。
褚海燕曹志洪谢祖彬朱建国李振高
关键词:稀土红壤微生物
稀土元素La对油菜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临界浓度被引量:22
2001年
通过水培试验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对油菜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POD活性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或根施 0 0 3~ 3mg/kg的La3+对油菜的生长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现为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 ;而高于 3 0mg/kg浓度的La3+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 ,油菜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 ,POD活性增高。La对油菜的临界浓度为 3 0mg/kg。
曾青朱建国谢祖彬褚海燕曹志洪
关键词:稀土元素油菜LA生理指标
分根法研究镧对水稻生长及其生理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0
2003年
用分根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水稻生长及其促进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镧(0 05~1 5mg·L-1)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实粒数;随着镧浓度从0 05增加到0 75mg·L-1,镧降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和根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当镧浓度为0 75~9mg·L-1时,镧显著降低叶和根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0 75mg·L-1镧增加叶中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0 75和3mg·L-1镧增加根中细胞分裂素(iPAs)和IAA含量,但降低脱落酸(ABA)含量;秧苗移栽后46d,0 25~6mg·L-1镧显著增加叶片气孔导度;秧苗移栽后59和83d,当镧浓度分别为15和6mg·L-1时,镧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镧对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叶和根中蛋白质,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没有发现显著作用。还讨论了镧促进水稻生长和消除超氧阴离子(·O2-)的可能机制。
谢祖彬朱建国褚海燕张雅丽高人曾青曹志洪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生理参数
外源镧的吸附对红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溶液组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采用不同用量外源稀土镧 ,研究其在红壤上的吸附及对红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溶液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红壤对La3 + 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具有较高的可解吸性。当外源La3 + 浓度小于 40 0mg/kg时 ,被吸附的La3 + 具有较高的非交换性。阳离子交换量受外源镧的影响不显著 ;当外源镧浓度大于 30 0mg/kg时 ,土壤盐基饱和度与有效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降低 ,而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显著增加。浸出液中的盐基离子浓度随外源镧浓度提高而增加 ,且当外源镧浓度大于 5
谢祖彬朱建国褚海燕曹志洪曾青
关键词:红壤
红壤中La对油菜的剂量效应和临界浓度被引量:21
2001年
通过盆栽试验 ,研究了红壤中不同浓度La对油菜的生长、产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浓度La可促进油菜生长并增加产量 ,但达不到显著水平 ;3 0 0mg·kg- 1以上的高浓度La则显著抑制油菜生长和降低产量 .La浓度为 60 0mg·kg- 1时油菜死亡 ,油菜产量降低一半时的EC50 =3 0 0mg·kg- 1.La浓度为 1 5mg·kg- 1时油菜叶片叶绿素和叶绿素a/b分别减少 。
曾青朱建国谢祖彬褚海燕曹志洪
关键词:稀土叶绿素过氧化物酶活性红壤油菜
镧积累对红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00年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 ,研究了镧积累对红壤有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镧积累降低了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含量 ,有效氮、有效磷含量与镧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镧对土壤有效钾的影响不明显。
褚海燕朱建国谢祖彬曹志洪李振高曾青
关键词:红壤有效养分土壤评价
外源镧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2003年
用14 C标记葡萄糖法研究了外源镧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镧在低浓度下可增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进行呼吸作用 ,而高浓度下则产生显著抑制作用 ,最大抑制率为 3 3 %。土壤微生物呼吸产生的14 CO2 主要是培养初期释放的 ,培养 14d后14 CO2 释放已非常少。外源镧可增强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合成自身的生物量 ,最大增幅为 2 5 %。
褚海燕卜元卿林先贵朱建国谢祖彬曹志洪张华勇
关键词:碳源利用微生物生物量
镧对油菜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3年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La对与油菜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酶活性以及对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3mg·kg-1的La3+油菜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POD,CAT,SOD和PPO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但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可见La具有诱导植株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曾青朱建国谢祖彬褚海燕张雅莉
关键词:植物病理学水培稀土
镧对太湖地区水稻土若干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2年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镧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酸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的影响。镧对水稻土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抑制作用 ,当镧浓度大于 6 0 mg/kg时 ,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最大抑制率达到 13%;镧对水稻土脲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镧对水稻土蔗糖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当镧浓度为 30 0 mg/kg时 ,刺激作用达到显著水平 ,最大刺激率为 10 %。
褚海燕朱建国谢祖彬曹志洪曾青林先贵
关键词:酶活性水稻土水解酶微量元素肥料
Effect of Lanthanum on Major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Red Soil被引量:2
2001年
Pure culture and pot cultur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nthanum (La) on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us, and some microbial physiological groups , nitrifier, azotobacter and phos- phobacteria, in a red soil taken form the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Red Soil,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Jiangxi Province. LaCl3 was added into media at levels of 0, 25, 50, 100, 150, 200, 250 and 500 mg L-1 in the pure culture experiment, and into soil samples in porcelain pots before rice growing at levels of 0, 6, 30, 150, 300, 600 and 900 mg kg-1 dry soil in the pot culture experiment. The populations of the three soil microbes in the pure culture experiment de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level of La, indicating that La was toxic to the soil microbes in pure culture, and the sensitivity of the 3 major microbial types to La was in a decreasing order of actinomyces > bacteria > fungus. In the pot experiment, La had slightly stimulative effect on soil bacteria and actinomyces when applied at low concentrations while had inhibitory effect on soil bacteria, actinomyces and fungus at high concentration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La was low, soil azotobacter was stimulated slightly while soil nitrifier was stimulated strongly and the maximum increase was up to 50%.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La was high, both soil azotobacter and nitrifier were inhibited, and the inhibition of La to the nitrifier increased with La concentration. La added at all the levels had stimulative effect on soil inorganic and organic phosphobatteria. Among the 4 physiological groups, soil nitrifier was most sensitive to La, so , it might be reasonable to assume that soil nitrifier was a sensitive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rare earths.
CHU HAIYAN, WANG JUNHUA, XIE ZUBIN, ZHU JIANGUO, LI ZHENGAO and CAO ZHIHONG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关键词:LANTHANUM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