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无)
- 作品数:3 被引量:4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新武赵天杰张立新刘广范景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双频多极化SAR数据与多光谱数据融合的作物识别被引量:8
- 2009年
- 本文以北京昌平为研究区域,针对农作物的分类特点,结合ASAR的VV极化、新型PALSAR的HH、HV极化以及TM的多光谱数据进行细化分类。首先,使用MIMICS模型对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玉米和果林的后向散射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并跟SAR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在充分认识农作物后向散射的机制和数值大小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和正态模糊分布函数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双频多极化SAR数据和多光谱数据进行农作物类型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双频多极化SAR数据能够提供有利于作物类型识别的信息,并产生重要的可分离性,其结合多光谱数据进行作物类型识别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具有较大的优势。
- 赵天杰李新武张立新王芳
- 关键词:MIMICS模糊神经网络ASARPALSAR
- InSAR技术在矿区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0
- 2008年
- 介绍了应用InSAR技术监测矿区地表沉降以及地下开采活动的原理;利用重轨差分InSAR技术获得了峰峰矿区地表ENVISAT和JERS 1的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分析了在矿区地表沉降过程中ENVISATC波段和JERS 1 L波段形变干涉相位图的相干特性、相位特性以及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实验结果表明,利用C波段和L波段雷达数据可以实施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但是C波段雷达受到空间干涉基线的限制更加严格,如果要实现对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需要充分利用每个卫星回访时期的雷达数据,建立长时序的星载雷达形变干涉相位图序列,才能较好地实现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 刘广郭华东Ramon HanssenZbigniew Perski李新武岳焕印范景辉
- 基于双频多极化数据的农作物后向散射特性模拟分析及类型识别被引量:1
- 2008年
- 以北京昌平地区为研究区域,获取了2007年该试验区C波段ENVISAT/ASAR数据和L波段ALOS/PALSAR数据,并提取了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首先,利用MIMICS模型对该地区的春玉米、夏玉米和果木的后向散射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然后,将模拟结果同雷达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利用不同作物之间的后向散射系数数值大小关系,建立分类二叉树,很好地区分了春玉米和夏玉米,总分类精度达86.66%。研究结果表明:双频多极化雷达数据能够提供有利于作物类型识别的多方面信息,对农作物遥感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
- 李新武赵天杰张立新
- 关键词:双频多极化MIMICSASARPAL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