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GZY1184)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月辉刘建国谢冰斌梅晓峰朱新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180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60只)和实验组(120只)。首先对实验组大鼠予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进行基础致敏、致敏加强、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然后再将实验组动物完全随机分为B、C二组,每组60只。B组继续予以等浓度OVA双侧鼻腔滴鼻,每周2次;C组在予以等浓度OVA双侧鼻腔滴鼻每周2次的同时,每天予以丙酸氟替卡松每侧鼻腔50uL/次,喷鼻1次,A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进行腹腔注射及滴鼻。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12、及16周末从各组中随机挑选10只进行处死,其中1只行鼻黏膜微血管铸型,其余9只立即取鼻黏膜送病理检查,以观察鼻黏膜形态学改变、微血管铸型情况。结果大鼠接受变应原激发后,鼻黏膜出现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化生,部分细胞剥脱,固有层腺体增生肥大、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及血管增多;电镜下见上皮层纤毛不同程度脱落,排列欠整齐,基底膜板层网状结构增厚,胶原沉积及纤维增生,微血管密度增加,血管迂曲,粗细不一,并交织成网状。B组由于持续变应原接触,鼻黏膜病变进一步加重;C组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但鼻黏膜仍有纤毛脱落,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化生,腺体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基底膜增厚,胶原沉积及纤维增生,微血管密度增加。结论变应性鼻炎可导致鼻黏膜发生病理改变,接触时间越长,病变越明显。糖皮质激素可较好地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鼻黏膜的病理改变,但对已经发生不可逆性改变的黏膜结构无逆转或明显的修复作用。
- 刘月辉陶泽璋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鼻黏膜糖皮质激素类
- 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结构变化及微血管重塑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持续暴露变应原大鼠鼻黏膜结构及微血管的改变。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持续暴露变应原组(B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每组大鼠各半,采用鼻黏膜组织HE染色法和鼻黏膜微血管铸型方法分别观察8、12、16周鼻黏膜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的鼻黏膜变应原暴露8周后表现为黏膜上皮大量脱落,杯状细胞化生明显,腺体分泌旺盛;微血管铸形观察可见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明显,行经迂曲。12,16周表现为上皮细胞剥脱明显,上皮下纤维化,杯状细胞化生减少,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轻度肿胀,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管腔内壁不规则,管壁纤维化、增厚;微血管铸型观察可见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甚至萎缩,管腔内壁不规则,管壁纤维化,毛细血管增生明显。结论AR鼻黏膜早期炎性损伤、后期黏膜组织增生和纤维修复及微循环血管重塑是持续暴露变应原AR大鼠鼻黏膜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 刘建国刘月辉
- 关键词:变应原鼻黏膜增生微血管铸型
-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气道黏膜重塑的影响
- 2009年
- 谢冰斌刘月辉梅晓峰
-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
- 丙酸氟替卡松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重塑动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实验动物模型鼻黏膜重塑的动态表现,及丙酸氟替卡松(FP)对重塑的影响。方法:选近交系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AR组(B组)和FP治疗组(C组),每组各40只。以OVA+Al(OH)3凝胶配制变应原建立实验模型,并对各组模型进行不同干预,分阶段取鼻黏膜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镜切片制作,观察其鼻黏膜结构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A组鼻黏膜结构清晰,纤毛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基膜增厚、胶原沉积等。而B、C组鼻黏膜上皮及纤毛不完整,出现以嗜酸性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基膜增厚,胶原沉积及少量纤维增生,但细胞间的结构尚未破坏。随着变应原的持续接触,B组鼻黏膜形态学改变随时间延长逐步加重,至上皮全层剥脱至基膜,细胞及组织结构明显破坏。C组在FP治疗后,鼻黏膜的形态学改变未进一步加重,但仍可见纤毛不同程度脱落,排列不齐,基膜增厚,胶原沉积及纤维增生等。结论:AR鼻黏膜存在重塑,且随着变应原的持续接触,重塑将进一步加重,最终发生不可逆性改变。FP可有效控制AR,减缓或一定程度逆转鼻黏膜重塑,而对于已发生的不可逆性改变并无明显逆转或修复作用。
- 谢冰斌刘月辉刘建国朱新华梅晓峰
- 关键词:动物模型丙酸氟替卡松
- 丙酸氟替卡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及其mRNA在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FP)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蛋白及其mRNA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重塑过程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健康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AR组和FP治疗组,每组各40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取鼻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RT-PCR检测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R组和FP治疗组TGF-β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而FP治疗组鼻黏膜于第8周开始表达明显下降,与AR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AR鼻黏膜重塑过程中,FP可有效降低重塑过程中的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从而抑制其重塑过程的发展。
- 谢冰斌刘月辉朱新华刘建国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变应性鼻炎丙酸氟替卡松
- 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达的动态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中不同阶段,变应性鼻炎实验动物模型鼻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健康SD大鼠18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C组),每组60只。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取鼻黏膜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GF-β1、FGF-2的表达情况。结果:A组TGF-β1、FGF-2表达均呈阴性。B、C组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且B组在避免变应原后表达有所下降,但未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黏膜TGF-β1、FGF-2的表达呈不同程度阳性,脱离变应原后表达下降。
- 谢冰斌刘月辉罗璝刘建国钟艳萍梅晓峰
- 关键词:动物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