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2006LH01)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世清王丽梅邵明安沈玉芳张福锁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小麦及玉米苗期生物量对介质供磷水平的反应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研究小麦和玉米对介质供磷水平的反应,为小麦玉米栽培中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4种磷水平(以P2O5的浓度表示),分别为缺磷处理(0 mmol/L)、低磷胁迫(0.05 mmol/L)、中等供磷(0.3 mmol/L)和标准供磷(0.5 mmol/L);以小麦和玉米为指示作物,包括不同分蘖类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小偃22号(多分蘖品种)和兰考4号(少分蘖品种)及两种不同产量潜力玉米(Zea maysL.)屯玉65号(高产品种)和户单4号(低产品种),组成完全试验方案,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小麦、玉米苗期生物量对介质不同供磷水平(0-0.5mmol/L)的反应。【结果】小麦和玉米两种作物在苗期对磷胁迫均有明显反应,且玉米对磷素的反应并不低于小麦,但对磷素敏感的阶段不同,且这种敏感性因作物基因型差异而有所不同。植株不同部位对磷素反应亦不相同,在苗期早期(即出苗后40 d以前),作物冠层生长并不需要介质较高的供磷水平,而在苗期后期(即出苗后40-50 d),磷胁迫对冠层生长会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介质较低供磷水平有利于促进玉米根系生长,而小麦根系生长则需要较高的供磷水平。总体而言,在苗期早期阶段,玉米对介质供磷胁迫的反应强于小麦,而进入苗期后期生长阶段则以小麦的反应强于玉米。【结论】在玉米苗期早期,介质供磷尤为重要;对小麦而言,介质供磷对其冠层的影响效果在出苗40 d以后才能显现。
- 华瑞沈玉芳李世清张福锁
- 关键词:小麦玉米苗期生物量
- 小麦/玉米苗期磷累积量对介质供磷水平反应的差异被引量:6
- 2009年
- 小麦和玉米苗期是磷素营养的关键期和敏感期,研究两种作物苗期对介质供磷反应,可为合理施用磷肥提供参考。试验设缺磷对照、低磷胁迫、中等磷胁迫和正常供磷(P_2O_5含量分别为0、0.05mmol·L^(-1)、0.3mmol·L^(-1)和0.5mmol·L^(-1))4种磷水平,选取小麦"小偃22号"、"兰考4号"和玉米"屯玉65号"、"户单4号"为指标作物,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小麦、玉米苗期磷累积量对介质不同供磷水平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介质供磷水平下,两种作物苗期磷累积量显著不同且因作物类型、基因型、器官及测定时期不同而异。总体而言,介质供磷后,苗期早期生长阶段(出苗后25d以前),小麦的介质最佳供磷水平较玉米高;苗期后期(出苗后40~50d),小麦和玉米最佳供磷水平一致。如果以低磷胁迫作为对比进行分析,玉米苗期整株磷累积量对介质供磷的敏感性比小麦强;从不同基因型来看:"兰考4号"对介质供磷的敏感性强于"小偃22号","屯玉65号"和"户单4号"基本一致。缺磷条件下小麦较玉米磷效率高,供磷条件下玉米较小麦高;但不同基因型间规律性较差。
- 华瑞沈玉芳李世清张福锁
- 关键词:小麦玉米苗期磷效率
- 土壤水分和施肥水平对甘薯叶片气体交换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以"秦薯4号"和"619"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土壤水肥条件下甘薯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以及胞间CO2浓度(Ci)。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两个甘薯品种的Pn、Tr、WUE、Ls、Gs、Ci均有极显著影响;除"秦薯4号"的Gs外,施肥对两个甘薯品种的6个生理指标的影响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甘薯叶片的Pn、Tr随土壤水分的减少均呈下降趋势,而Gs和Ls在土壤轻旱条件下下降或略有不明显上升,但在重旱条件下这两个指标均明显下降。Ci在轻旱条件下变化不明显,但在土壤严重干旱时极显著升高,说明轻旱条件下叶片气体交换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而重旱条件下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秦薯4号"叶片WUE随土壤水分的下降而极显著下降,而"619"则呈明显的先增后减趋势。甘薯叶片Pn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增加施肥可促进叶片CO2的气体内外交换。相对于不施肥处理,中肥处理的Tr略有不明显下降("秦薯4号")或明显上升("619"),高肥处理极显著增加了Tr;叶片WUE在中肥处理下极显著增加,但继续增加施肥量时增加不明显或极显著下降;"619"的Gs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秦薯4号"变化不明显。随施肥量的增加,Ls呈先增后减的趋势,Ci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说明中肥处理下甘薯叶片气体交换主要受气孔因素的限制,而高肥处理下则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水肥间互作效应明显,合理施肥可提高干旱条件下Pn、Tr、WUE,但品种间气体交换对施肥的反应机制存在差异。
- 许育彬宋亚珍李世清
- 关键词:甘薯土壤水分施肥气体交换
- 水、氮供应对玉米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0年
- 【目的】阐明水、氮供应对玉米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及随生育时期变化的影响,对关键生育时期采取有效水肥措施以提高产量。【方法】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素和水分供应对玉米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累积、分配及随生育时期变化的影响。【结果】除11叶期外,施氮可显著提高叶片和茎鞘单位干重氮素含量;施氮条件下,充分供水有利于叶片和茎鞘单位干重氮素累积;而氮素胁迫时,充分供水反而不利于单位干重氮素累积。无论施氮与否,充分供水处理叶片+茎鞘干物质累积随生育时期呈单峰曲线变化,而干旱胁迫处理呈线性增长趋势;除水、氮皆胁迫处理叶片+茎鞘氮素累积从11叶期到灌浆期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处理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无论水、氮供应情况如何,各生育时期氮素累积主要部位均为叶片;不施氮时,生育前期干物质累积主要部位是叶片,生育后期为茎鞘;施氮后,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累积主要部位均为茎鞘,施氮对茎鞘干物质累积的影响比对叶片更为显著。【结论】叶片和茎鞘干物质与氮素累积具有不同步性,且随生育时期累积趋势因水、氮供应不同而异。各处理氮素累积主要部位均为叶片,而干物质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因氮素供应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施氮和充分供水均可显著提高冠层营养器官干物质及氮素累积,二者存在显著正交互效应,本试验条件下氮肥比水分效应更为突出。
- 王丽梅李世清邵明安
- 关键词:玉米
- 夏玉米冠层叶片表观自由空间的差异研究
- 2008年
- 叶片自由空间在环境与冠层养分交换间具有重要作用,是目前植物营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盆栽试验,以不同株型夏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N 0、0.15和0.30 g/kg)下玉米冠层叶片表观自由空间(AFS)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叶片AFS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为随生育期推进,叶片AFS、生物量和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除成熟期,其它各生育期品种与施氮水平对叶片AFS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施氮对叶片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施氮后叶片全氮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施氮水平下,植株冠层叶片AFS也存在显著差异,中量施氮处理(即N 0.15 g/kg)植株叶片AFS值(9.49)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9.03),但随施氮量进一步增加,叶片AFS下降,施氮量为N 0.30 g/kg时,叶片AFS为8.62;不同施氮水平各生育期不同叶层间叶片AFS、生物量和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间叶片全氮含量和AFS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紧凑型品种陕单902叶片AFS最大,平均为9.24,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中间型品种农大108与平展型品种陕单9号间差异不显著,二者平均分别为9.06和8.85;不同株型品种各生育期不同叶层间叶片全氮含量和AFS缺乏规律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全氮与叶片AFS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481),说明植物冠层叶片AFS大小除受遗传特性影响外,植物体和介质氮素营养水平不同,AFS也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随生育期变化而不同。
- 吉春容李世清冯宏昭李生秀
- 关键词:夏玉米冠层氮素营养
- 植物冠层氮素淋失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植物冠层在养分循环及改变养分流量方面的作用,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本文在综合评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植物冠层氮素淋失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应重点研究的问题:(1)进一步完善测定方法,开展对农田植物冠层氮素淋失的研究;(2)如果确定农田植物存在冠层氮素淋洗,需明确冠层氮素淋洗形态,并与不同氮效率基因型联系起来进行研究;(3)开展揭示植物冠层氮素淋失途径与过程的机理研究,特别是应该将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叶片自由空间和自由空间中可溶性氮素等可能影响冠层氮素淋洗的指标与冠层氮素淋洗相联系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冠层氮素淋失机理,对冠层氮素淋失赋予理论支持。
- 李世清吉春容范亚宁陈小莉李生秀
- 施氮水平与模拟降雨pH值对玉米冠层NO_3^--N淋失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为探明降雨特别是酸雨对玉米冠层氮素淋失的影响,以盆栽试验春玉米为指示作物,采用自制人工降雨器进行模拟降雨,研究施氮与不施氮(对照)条件下玉米冠层NO3--N淋失动态、数量及随生育期和降雨酸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性和弱酸性降雨淋洗,NO3--N淋失量主要由冠层氮素含量决定,而强酸雨淋洗,NO3--N淋失量受降雨pH值和冠层氮素含量共同影响。各生育期玉米冠层NO3--N淋失量随降雨pH值降低变化规律不一,生育前期降雨pH值对冠层NO3--N淋失影响较生育后期显著,在研究降雨酸度对玉米冠层NO3--N淋失的影响时,必须考虑生育期。相同pH值模拟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NO3--N淋失量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11叶期>吐丝期>灌浆期,生育前期显著高于中后期。玉米冠层NO3--N淋失量不仅与介质施氮有关,同时受降雨pH值影响,2因素在不同生育期对NO3--N淋失贡献大小有所不同,但总体看,植物体氮素丰富程度是影响冠层NO3--N淋失的主要因素。各生育期玉米冠层均存在一定数量的NO3--N淋失,尤以生育前期为甚,说明在研究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流量和冠层氮素损失时,冠层氮素淋失应予以考虑。
- 王丽梅李世清邵明安
- 关键词:降雨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