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103595)
- 作品数:4 被引量:134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定强卓慕宁甘华阳周永章杨少芹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粤西典型崩岗侵蚀剖面可蚀性因子初步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广东崩岗侵蚀区土壤可蚀性研究是认识崩岗侵蚀机制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与可蚀性因子K又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粤西典型红壤侵蚀区的两种不同侵蚀强度的花岗岩风化壳侵蚀土壤剖面,从垂向上研究了两种剖面中土壤颗粒组成特性、有机质空间变化,并利用USLE型中的土壤可蚀性K因子修正方程计算了两种不同侵蚀程度剖面的可蚀性K因子,分析了三个指标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发现典型花岗岩区土壤侵蚀剖面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和可蚀性K因子呈现较好的规律性,表现为:自剖面上部至下部,土壤颗粒组成逐渐变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递减,可蚀性K因子逐渐升高,三个指标在红土层与砂土层过渡区(剖面2~3m深度范围)分界明显,界面上下含量相差悬殊;相同层位对比研究发现,强侵蚀剖面相对于弱侵蚀剖面,土壤的黏粒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更低,可蚀性K因子值更大;两剖面中三个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黏粒、粉粒、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可蚀性K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在广东崩岗侵蚀区,不同粒级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及可蚀性K因子的空间变化均可有效地反映来源于花岗岩风化壳的土壤之可蚀性。
- 王艳忠胡耀国李定强杨少芹
- 关键词:有机质K因子土壤可蚀性
- 广州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的水质特征被引量:96
- 2006年
-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中富含交通活动所产生的大量石油类、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能够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并影响水生生态。对广州市内道路某路段发生的七场路面雨水径流进行了降雨量、径流量的同步监测和径流样品的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中营养盐的含量较低,但COD值较高,且可生化性差,石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也较高。其中石油类、COD、悬浮固体和重金属Pb的污染水平虽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研究结果在同一范围,但都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反映出我国在道路路面环境维护和管理上与国外的差距。对照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广州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中的石油类、COD、悬浮固体和Pb等指标都大大超过III类标准,表明道路径流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地表水体,可能对受纳水体主要是珠江的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 甘华阳卓慕宁李定强周永章
- 关键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水质
- 城市快速路路面径流污染及其环境效应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广州城市快速路代表性路段选择3个监测点开展路面径流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快速路路面径流悬浮固体、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较高,氮、磷营养盐浓度较低;不同监测点路面径流污染浓度差异较大,主要受降雨特征、日交通量和道路周边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路面径流中的石油类、化学需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铅和锌等污染物已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地表水,则可能造成受纳水体的水质污染.城市快速路道路旁径流排水口附近的土壤已明显受路面径流污染的影响,表层土壤有碱化、养分含量增加和重金属积累的趋势,路面径流污染给道路沿线土壤带来潜在的土壤理化性质不平衡和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 卓慕宁李定强
- 关键词:环境效应地表水土壤城市快速路
- 公路路面径流重金属污染特征被引量:35
- 2007年
- 对广州地区市内,城乡结合部和郊区的3条不同的公路路面雨水径流的降雨、径流流量同步监测以及径流瞬时样品中Cu、Zn、Pb、Cd、Ni和Cr 6种重金属的测试表明,在路面重金属被雨水径流的冲洗过程中,基于浓度的初期冲洗现象明显,即在径流发生的初始阶段浓度最高,随着降雨和径流过程的进行,重金属浓度持续降低,在径流流量峰值部分,重金属的浓度达到最低值,随后随着流量的减小略有上升;路面雨水径流中的重金属彼此相关性强且都与径流中悬浮固体存在明显相关,绝大部分的重金属都以悬浮固体吸附或直接的颗粒态形式存在;公路路面雨水径流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公路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市内道路的重金属次径流平均浓度最高,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公路路面径流的次径流平均浓度相差不大,Pb是路面径流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
- 甘华阳卓慕宁李定强周永章
- 关键词:公路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