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RC2003101)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侍德施红光赵剑樊建王友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修复后
  • 1篇应力性
  • 1篇生物力学
  • 1篇青年性
  • 1篇脊柱
  • 1篇脊柱骨
  • 1篇脊柱骨折
  • 1篇骨折
  • 1篇骨折固定
  • 1篇骨折固定术
  • 1篇固定术

机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篇刘璠
  • 1篇赵卫东
  • 1篇王友华
  • 1篇樊建
  • 1篇赵剑
  • 1篇施红光
  • 1篇侍德

传媒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青年性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钩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 评价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采用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作用,并探讨其应用于青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8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于L4制作椎弓崩裂模型,按正常标本组、峡部裂组、改良Scott固定组、钩钉固定组和Buck螺钉固定组顺序分别测量腰椎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2002年7月-2004年2月,14例男性单纯腰椎弓崩裂患者(15~31岁)接受自体骨直接修复峡部裂后椎板钩、椎弓根钉固定术,随访并根据影像学结果及MacNab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3种内固定方式均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性,钩钉法在抗旋转不稳方面更优于Buck钉及改良Scott法,同时钩钉法和Buck钉固定法在提高屈曲稳定性方面优于改良Scott法。临床病例无手术及内固定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1个月,除1例术后单侧椎弓崩裂处不融合外,其余患者均获得植骨愈合。按MacNab标准:优、良13例,一般1例。结论椎板钩一椎弓根钉应用于青年性腰椎弓崩裂直接修复后固定可在减少融合节段的同时能有效恢复腰椎稳定;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
赵剑刘璠王友华樊建施红光赵卫东侍德
关键词:脊柱骨折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