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R40)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兰姜维娜马帅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论证“络损”病机学说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正常组大鼠及模型组大鼠周围神经形态、血清MBP改变,从形态学角度论证"络损"病机学说。方法将大鼠设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模型组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6周后分别观察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形态、血清MBP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在成模时血清MBP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存在以轴索和脱髓鞘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组织自身损害。结论证明了"络损"病机学说中神经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中医的"络脉"的类似性,DPN"络损"除微血管和微循环病变之外,尚存在神经组织自身损害。
- 张兰马帅
- 关键词:络损病机中医实验医学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回顾性研究DPN常见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近1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DPN患者147例,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阻络5种证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集的147例DPN患者中,阳虚血瘀证最为多见,但较其他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血瘀证年龄最小,与其余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痰瘀阻络证的病程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P<0.05),BMI明显高于其余各证型(P<0.01,P<0.05)。阴虚血瘀证的HbA1c明显低于其余各证(P<0.05)。各证型间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偏小的DPN患者以阴虚血瘀为主要证型,其HbA1c较低。痰瘀阻络证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气阴两虚证,其BMI较高。
- 张兰姜维娜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回顾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