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08DKA30470-010)
-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丽杨慧荣孙际佳李桂峰赵会宏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珠江流域野生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Cyt b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珠江水系5个江段共190尾野生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样品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片段,并测定其序列,确定野生黄颡鱼的Cyt b基因片段全长为1 109 bp。在190尾样品中检测到43种不同的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848 57和0.04 817,呈高单倍型、低核苷酸多样性的分布模式,表明其遗传多样性属于中等水平。利用Clustal-X 1.81和MEGA 5.0软件对190尾样品进行同源基因序列分析,其A+T含量(55.1%)显著高于G+C含量(44.8%),碱基组成差异不大,分布比较平均。使用最大似然率法构建分子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都匀江段与左江江段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Fst=0.414 30)。AMOVA分析显示,珠江水系野生黄颡鱼的遗传变异均来自群体内,达到75.23%,表明地理因素对黄颡鱼的遗传分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聚类结果与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中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群体间没有发生过种群扩张,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 张鹤千杨子拓李桂峰肖诗斌孙际佳杨慧荣赵会宏谢堂晖韩兴鹏刘丽
- 关键词:黄颡鱼珠江流域CYT
- 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分子标记技术的使用在分子层面上对水产动物进行深度剖析,推动了水产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对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构造和它们在水产行业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在起源演化、亲缘和亲权关系、遗传距离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的区别,讨论了该分子标记技术在未来水产行业中的发展前景。
- 杨子拓刘丽
- 关键词: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水产养殖
- 杭州湾大金山岛潮间带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的种群鉴定及分布动态被引量:2
- 2013年
- 于2011年5月和9月对杭州湾北岸大金山岛潮间带区牡蛎种群数量开展了生态调查,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分布于潮间带区的鲜活牡蛎全部为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5月近江牡蛎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41(±106)个/㎡和13006(±1509)g/㎡,9月近江牡蛎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21(±69)个/m。和14124(-+1470)g/㎡,两个月份间近江牡蛎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种群大小频率构成中,以壳高(SH)介T40~45mm的群体最多;5月和9月可收获牡蛎(SHt〉70mm)的平均密度分别达到26个/㎡和55个/㎡。
- 徐学锋刘丽杨慧荣全为民
- 关键词:近江牡蛎种群
- 用微卫星技术研究珠江流域三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探讨了广西右江、左江及红水河三江段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自主开发了4对大眼鳜微卫星 DNA 引物,此外,还从28对鳜属微卫星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5对,19对标记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对32尾右江(YJ)、35尾左江(ZJ)及36尾红水河(HSH)三地理群体野生大眼鳜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总群体的固定指数 Fix 范围为0.0014~1.000,表明19个位点在总群体内表现为杂合子缺失,其对环境的应对能力有所下降。遗传参数统计结果表明,总群体观测等位基因数(Na =19.4737)、香农指数(I =2.3998)、平均杂合度(Ave Het =0.7206)、多态信息含量(0.447<PIC <0.947)均显示:在哈温平衡下,大眼鳜3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3群体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红水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左江群体、右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左江和右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为接近。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较大(0.15>群体间近交系数 Fst =0.1539<0.25),15.39%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4.61%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内,群体内近交系数 Fis 为0.5761,各座位的基因流 Nm 分布范围较广(0.1474~8.9091),平均 Nm 值为1.3745,表明3群体间属于中等遗传分化水平,基因流基本顺畅,群体内的近交系数较高,容易引起遗传结构的变化。基于 Nei's 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显示左江群体与右江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红水河聚为一支,符合其在地理位置上的关系。
- 杨慧荣欧阳徘徊李桂峰孙际佳赵会宏张勇夏雨王紫钰刘丽
- 关键词:大眼鳜微卫星
-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分子标记技术的使用和进步推动水产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在分子层面的深入研究对水产养殖行业有重大革新。介绍了微卫星标记技术的进展和变革、EST-SSR技术的优势;探讨了微卫星标记技术在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上的研究,包括在遗传多样性、数量性状定位、品种培育、群体遗传结构、水产动物品种鉴定、水产动物亲权鉴定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行业的实际价值。
- 杨子拓刘丽
- 关键词:微卫星水产
- 利用CR和Cyt b基因序列组合评价珠江和长江水系赤眼鳟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珠江和长江水系共24个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个体mtDNA CR和Cyt b基因片段,并测定其序列。对1 345 bp的组合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3个单倍型,22个单突变位点,102个简约信息位点。在139个突变位点中:转换位点100个,颠换位点30个,插入/缺失位点14个;A+T的含量(61.5%)明显高于C+G的含量(38.5%)。4个水域个体间的遗传变异率在0~7.43%之间,组合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S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77 8、17.271 0和0.029 7,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对4个群体的组合序列进行FST分析,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进化网络关系图。结果表明:不同水系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而同一水系内的不同群体间差异不显著。AMOVA分析表明:梧州、新丰、武汉和宜昌4个群体间显著性的遗传分化主要由不同水系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所致,珠江或长江流域内群体间不存在遗传分化,进一步印证了FST的分析结果。珠江和长江水系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是因地理隔离导致的生殖隔离,分属"长江群体"或"珠江群体"。但在同一水系内,主要因为赤眼鳟的半洄游习性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没有出现遗传分化。
- 杨慧荣刘丽龚世园赵会宏孙际佳陈彦珍
- 关键词:线粒体DNACRCYT
- 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外向型绿色水产养殖规划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现代集约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展示窗口,在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开平市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通过规划建设,明确指出了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水产养殖以外向型为重点,以绿色为特色,从核心区、成果转化区和辐射带动区3个层次逐步进行。在潭江沿岸打造"一条鱼工程",建立外向型罗非鱼养殖产业带;以重要的水产养殖镇为主体,打造"一镇一品"工程。指明了各区的重点建设项目,并提出了作为保障措施的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 杨慧荣章家恩刘丽
- 关键词: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基于线粒体D-loop基因的珠江翘嘴鲌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为探明分布于珠江流域的野生翘嘴鲌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状况,实验在珠江流域广东省(肇庆和韶关)、广西省(梧州、昭平、平乐、柳城、桂平、平果、田阳、龙州和扶绥)自然河流内采集野生翘嘴鲌种群。研究采用线粒体分子标记技术(D-loop基因)对珠江流域翘嘴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做一个多方面的分析。利用PCR技术,得到D-loop全基因序列856 bp,通过分析发现,176个个体中合计41个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0.875 06)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0.007 00)显示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1个野生地理群体翘嘴鲌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188 28,显示珠江流域翘嘴鲌作为一个大种群已产生了中度分化,种群分化时间经计算推断为5万年前左右。其中,梧州和桂平,梧州和肇庆,昭平和平乐,田阳和平果,扶绥和大部分种群(柳城、桂平、田阳、韶关)的遗传分化程度都较低(FST<0.05),基因流Nm>5;其他种群两两之间达中度遗传分化(FST>0.05),基因流Nm<5。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显示:单倍型Hap1和Hap2可能为单倍型先祖,其余单倍型由其进化而来。但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并没有显著相关性,种群扩散规律需要进一步探索,说明珠江流域野生翘嘴鲌并未地理因素产生种属分化。
- 杨子拓孙际佳李桂峰肖诗斌张鹤千杨慧荣赵会宏刘丽
- 关键词:珠江流域翘嘴鲌D-LOOP遗传分化
- 珠江流域3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形态差异被引量:24
- 2016年
- 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法,对广西三江段的右江(ZY)、左江(YJ)及红水河(HSH)野生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群体的110个个体形态比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利用SPSS17.0软件对33项(11项传统形态与21项框架形态)形态学可量性状比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依据可量性状的LSD单因素比较分析结果,3个种群大眼鳜的显著差别主要体现在头部及尾部性状特征;其中,红水河群体分别与右江群体、左江群体在头部[HW/BL、ED/BL、U(10-11)]及尾部[CPL/BL、N(5-6)]存在显著差异,而右江群体与左江群体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比较大眼鳜群体形态差异上,框架结构性状C(1-11)、E(2-11)、F(2-10)、G(3-4)、I(3-9)、M(4-10)、K(4-9)、J(4-5)、T(9-10)、O(5-8)、N(5-6)、P(5-7)、R(7-8)、S(8-9),即大眼鳜的头部及躯干部框架性状可以作为解释其差异的主要成分,而传统形态外形大小则作为解释其差异的次要成分。LSD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均一致表明:左江群体与右江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红水河群体聚为一支。以上结果显示:大眼鳜3个群体存在形态差异,且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本研究从形态特征上为珠江流域广西江段大眼鳜群体的划分提供科学数据,为大眼鳜优良品种的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杨慧荣欧阳徘徊李桂峰孙际佳夏雨王紫钰刘丽
- 关键词:大眼鳜野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