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281) 作品数:13 被引量:23 H指数:3 相关作者: 刘强 樊飞跃 王彦 王宏 杜利清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评价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单细胞凝胶电泳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三种不同肿瘤细胞株:肝癌细胞(HepG2)、食管癌细胞(EC-9706)和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肿瘤细胞的DNA断裂水平。结果MTT法:2Gy、4Gy和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的SF显著低于MCF-7,表明HepG2和EC-9706细胞具有更高的辐射敏感性。SCGE:三种肿瘤细胞在8Gy照后表现出的辐射敏感性差别最显著。结论多种生物学指标的综合应用,有希望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张宜培 曹嘉 王彦 杜利清 李进 王芹 樊飞跃 刘强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 DNA修复基因hOGG1的寡核苷酸多态性与癌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2012年 该文从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和基因寡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发生等方面探讨人源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hOGG1)基因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基因寡核苷酸多态性与癌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综述hOGG1基因与癌症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讨hOGG1基因寡核苷酸多态性与辐射致癌的关系;指出hOGG1基因作为癌症易感人群诊断和预防标志物的价值。 王宏 刘强 杜丽清 王彦 付岳 陈凤华 樊飞跃关键词: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肿瘤 疾病遗传易感性 肿瘤 彗星实验对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和研究放射工作人员的DNA损伤情况,探讨不同工种、工龄与DNA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人)和放射组(51人);按照工种,将放射组分为放射科组、介入组和骨科组;按照工龄(年)的不同,分为〈10、10~和20一组。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对对照组和各放射组进行检测。结果放射组与对照组DNA损伤的差异有显著性,放射组的尾部DNA百分含量(TDNA%)、尾矩(TM)、Oliver尾矩(OTM)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工种、工龄间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介入组高于放射科组,放射科组高于骨科组。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DNA损伤,随着工龄的增加DNA损伤程度加重。 杨永华 刘强 王宏 姜恩海 王蕾 赵淑英 贾辉关键词:DNA损伤 RNF8在不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与细胞辐射敏感性相关性研究 2011年 目的:测定不同肿瘤细胞中RNF8蛋白的表达以及与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U87、EC109、Hela、SGC7901等肿瘤细胞中RNF8蛋白的表达量;采用MTT法测定各个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结果:RNF8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表达量不同,不同肿瘤细胞具有不同辐射敏感性。结论:RNF8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正相关,有可能成为辐射敏感检测指标。 王彦 刘强 杜利清 王浩 李德冠 王月英 吴红英 王宏 陈凤华 樊飞跃辐射诱导蛋白ATF3功能研究 2012年 目的阐明辐射损伤中ATF3蛋白诱导表达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为探讨辐射损伤防护的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HCT116(Tet-off)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细胞未进行任何处理)、诱导组(加入诺考达唑诱导ATF3蛋白表达)、照射组(单纯接受射线照射)、照射+诱导组(细胞加入诺考达唑诱导ATF3蛋白表达后接受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Caspase decay分析细胞凋亡。克隆形成率测定细胞增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诱导组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表达ATF3蛋白的细胞内出现Caspase 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对照组则未出现2种蛋白的裂解。诱导组的细胞克隆形成率(15.09%)低于对照组(21.13%),但高于照射组(2.25%)和照射+诱导组(5.24%)。结论 ATF3表达可诱导细胞周期G1阻滞、细胞凋亡和增殖能力下降,且对于受照射的细胞可能有一定的辐射保护作用。 王彦 王宏 杜利清 王芹 李永明 刘强 樊飞跃关键词:ATF3 电离辐射 细胞凋亡 DNA损伤修复 雷丸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08年 从雷丸的临床应用、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人工培养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雷丸的研究进展。 王宏 程显好 刘强 樊飞跃关键词:雷丸 蛋白酶 凝集素 多糖 菌丝体 菌核 DNA损伤与肿瘤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2 2012年 目前,肿瘤的放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各种肿瘤甚至同种肿瘤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人其治疗效果却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射线作用的敏感性不同,但是目前所采用的各种肿瘤的常规放疗方案,大都基于把某一类型的肿瘤患者看作是放疗反应相同的个体, 李永明 王彦 杜利清 樊飞跃 刘强关键词:肿瘤细胞 DNA损伤 病理类型 放疗方案 放疗反应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细胞DNA辐射损伤修复时效性,拟合修复曲线和修复平面模型,提高其在辐射生物剂量估算中应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对离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3、24、48和72h进行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辐射诱导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程度。结果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剂量-效应曲线和不同剂量点的修复曲线拟合度均较高(r〉0.98,P〈0.01),将两者结合后,拟合的曲面光滑度较好。结论不同剂量下的损伤修复呈线性关系,修复曲面模型可用于辐射原发损伤估算。 王宏 刘强 杨永华 王蕾 姜恩海 樊飞跃关键词:单细胞凝胶电泳 DNA损伤修复 肠辐射损伤模型鼠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急性肠型放射病的实验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肠辐射损伤模型鼠,对肠道放射损伤模型鼠移植CM-DiI荧光标记后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利用人β2-微球蛋白PCR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供体细胞在模型鼠肠道粘膜及组织中的定位,DAI评分和体重变化评价小鼠一般状态,组化染色观察肠道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鼠的一般状况在移植MSC 5周明显改善,组织病理学观察也明显好转,组织PCR结果显示MSC除定向分布到辐射损伤部位小肠,在骨髓、肝脏、肺脏、脾脏也有一定的分布。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助于肠辐射损伤模型鼠的恢复,有望用于人急性肠型放射病的治疗。 王彦 刘强 杜利清 王宏 曹嘉 陈凤华 邓昭玲 赵鹏 樊飞跃关键词:干细胞 细胞移植 小鼠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肠辐射损伤模型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小鼠肠道损伤的治疗作用,为人急性肠型放射病的治疗寻找可靠的供体来源。方法体外诱导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多向分化能力。对肠道放射损伤模型鼠移植CM-D iI荧光标记后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组化染色观察肠道粘膜的病理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供体细胞在模型鼠肠道粘膜的定位。结果移植MSC5周后模型鼠的一般状况和肠道病理学表现明显改善,荧光示踪发现移植细胞分布于肠粘膜淋巴组织内和腺上皮细胞间,提示MSC可能参与了肠道粘膜的修复过程。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改善模型鼠的肠道病变,有望用于人急性肠型放射病的治疗。 曹晓沧 王邦茂 赵辉 杜利清 王彦 李进 王芹 杜伟廷 刘强 韩忠朝 樊飞跃关键词:电离辐射 肠型放射病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