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790004)

作品数:11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赵巧艳陈炜陈能幸文冬妮蒋剑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8篇旅游
  • 8篇非物质文化
  • 8篇非物质文化遗...
  • 7篇旅游开发
  • 6篇遗产旅游
  • 5篇遗产旅游开发
  • 2篇侗族
  • 1篇代理
  • 1篇遗产
  • 1篇少数民族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别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评价模型构建
  • 1篇壮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化遗产旅游

机构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中南民族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赵巧艳
  • 5篇陈炜
  • 2篇陈能幸
  • 1篇唐景薇
  • 1篇杨姗姗
  • 1篇文冬妮
  • 1篇杨曼华
  • 1篇闫春
  • 1篇蒋剑

传媒

  • 2篇社会科学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前沿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山学院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1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实证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原则入手,根据民俗学、经济学、旅游学等有关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且结合西部地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苗族系列坡会群、壮族蚂虫另(虫字旁加另)节,云南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贵州水族端节、苗族姊妹节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若干理论借鉴与参考。
陈炜陈能幸杨姗姗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被引量:26
2011年
文章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根据民俗学、经济学、旅游学等理论建立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由专家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评价综合层,包括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效益4个指标,C层为评价项目层,由11个指标构成,D层为评价因子层,有33个指标构成。结果表明,开发潜力在评价的综合层中系数最大,开发条件次之,利益相关者因素和开发效益占的比重最小。
陈炜陈能幸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论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被引量:8
2011年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文章在剖析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践,论述了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对当前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若干理论与经验借鉴。
陈炜杨曼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张力调和:机制优化的视角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从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主体的特征差异入手,分析了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的张力矢量构成,然后借鉴政治科技张力调和的成功经验,通过对当前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机制缺陷的分析,提出在机制层引入有机委托——代理机制调和张力的观点,并构建相应的机制模型。
赵巧艳闫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的互动——以龙胜金坑红瑶为例被引量:20
2011年
在剖析现有研究忽视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互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框架内可以实现二者统一的观点。然后以龙胜金坑梯田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为调查对象,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和策略,很好地解释了金坑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的互动机制。研究表明:场域的变化提供了社会性别功能发挥的空间,不同的社会性别在不同的场域内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资本形式,通过相应的内在策略实践与外在偏好选择实现了不同资本功能的转换,资本功能的实现又生成并强化了惯习的形成,并最终表现为场域结构的优化与功能的提升。
赵巧艳
关键词:民族旅游社会性别场域红瑶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背景下广西壮剧孵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流行的背景分析,以实地调查资料为根据,剖析了壮剧开发式保护的主要措施、成效以及不足,提出在壮剧开发式保护中引入孵化理论的观点,并分析了孵化理论提升壮剧开发式保护效率和效果的机理。最后,详细探讨了壮剧孵化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模式选择、运行流程,以及具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赵巧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孵化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张力被引量:2
2011年
在界定文化遗产和张力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特征与发展现状,论证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存在四个关键利益主体——政府、企业、科学共同体、族群。并结合不同利益主体的特征差异,剖析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张力的形成逻辑、矢量构成、表现形态及演化特征。
赵巧艳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试论旅游开发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文章运用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详尽论述了旅游开发对广西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正、负面影响,据此提出实现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陈炜蒋剑唐景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综述被引量:12
2011年
针对中国侗族传统建筑研究成果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的状况,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分别梳理和概括了侗族传统建筑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对侗族传统建筑中最具特色的鼓楼、风雨桥、聚落和传统民居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并对现有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展望了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赵巧艳
关键词:侗族风雨桥聚落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张力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对当前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借鉴科技哲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西部地区非遗旅游开发张力的形成逻辑,基于不同主体在非遗旅游开发上的特征差异探讨了张力的空间矢量构成、表现形态,以及张力的层次体系和时空演化特征。
赵巧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